应行仁
反思1——以撒的献祭
2014-5-15 07:00
阅读:19338
标签:信仰, 人性, 理性, 人文主义

Wikimedia commons, File:Rembrandt - Sacrificeof Isaac - WGA19096.jpg

亚伯拉罕【1】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先知,是希伯来民族、阿拉伯民族、閃族的共同祖先。他听从神的指示,愿意杀死儿子以撒作为祭献,被尊为信仰的典范。

【圣经〈创世记〉22章1-12节】这些事以后,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就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神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备上驴,带着两个仆人和他儿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到了第三日,亚伯拉罕举目远远地看见那地方。亚伯拉罕对他的仆人说:“你们和驴在此等候,我与童子往那里去拜一拜,就回到你们这里来。”亚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儿子以撒身上,自己手里拿着火与刀。于是二人同行。以撒对他父亲亚伯拉罕说:“父亲哪”,亚伯拉罕说:“我儿,我在这里。”以撒说:“请看,火与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亚伯拉罕说:“我儿,神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于是二人同行。他们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天使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

伦勃朗的画描绘了这个惊心动魄即将杀戮的瞬间。年轻的以撒赤裸着身体,双手反绑放置在薪柴上,亚伯拉罕按住独生儿子的脸,扭压后仰,右手高举屠刀要刺向他的咽喉。突然有位天使出现,抓住他的手臂震落利刃,愤怒击打这位后来被尊崇为信心之王的人。

上帝要通过常人无法接受,惨绝人伦的考验来测试亚伯拉罕的忠诚,这在古代也许并不为过,但在生命被珍视为至高无上的现代,让教会在爱心温存的人们面前十分尴尬。许多传道者解释含糊其辞,不得要领。但这毕竟是写在圣经里的一个核心内容,它树立起一个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听从上帝意旨的信仰模范,千百年来信徒们都以他为楷模,自认为是其传人,只是到了现代,人文主义高涨,让大家愈来愈难以接受这样严酷的意旨。

教会的解释是:上帝并非真要亚伯拉罕杀死他的儿子,只是考验他。道德伦理是人际行为的准则,神是伦理的制定者,不受人间准则约束。如果认为这考验过于残酷,那是用人的标准来理解神,人是不能测度神的用意,不能以此来怀疑神的仁慈伟大。【2

这解释了神的用意,说明信念可能是常情难以理解的,但没有回答人文主义思想对信徒心灵的拷问,也错失了对这个经典的认真思考。

我们确实无法揣度神,却可以设身处地地体察人。亚伯拉罕并不知道神会阻止或复活他的儿子,不然这成为投机取巧的闹剧,那就无所谓考验了。他坚信必须杀死儿子来服从神的意旨。但作为凡人从亚伯拉罕的角度来着想:老年得子,以撒是他心爱的独生子,名字是“喜笑”的意思。神要求他亲手杀死全家的欢乐,摧毁生活的幸福,他在举起屠刀时想必不敢看着儿子无辜的眼神,回家如何面对惊愕的妻子?他不仅仅献出个人幸福,家庭的温暖,而且是违背伦理律法。这确实是世人最无法面对极致的考验。引起思考的问题是:信念是否应当受到伦理和律法的约束?

在人性与信念冲突时,选择何者为重?这是信仰和随众的分别。善与恶的分别只能服从于一个最高的准则。放弃世俗的善恶观念,服从于信念是信仰。信仰的意义在于超越人性的软弱和愚昧,所以在它指引下,凡是与之冲突的,软弱的情感必须克服,世俗的伦理律法不足为戒,才能摆脱俗世的庸碌,透出神性的光辉。便是这故事教诲的真谛。传播福音的教士是这样理解的,东征的十字军们是这样理解的,现在伊斯兰的圣战也是这个体现。不仅宗教是如此,各种主义的信仰都是如此,主义真理就是心中的神。在革命大义下,毁家反抗,以血为祭,出生入死,杀敌为快;在自由民主旗帜下暴力动乱,摧毁秩序,牺牲生命;都是为了心中的明天,力行使者无不觉得是正气澟然,身披霞光,这个力量来自于信仰。为之一切可以牺牲,痛苦必须忍受,无需他人认同,摧毁一切障碍。

但是,这,应当吗?

有人回答:取决于这个信念是否正义,是不是真理。也就是说:如果是,这样做是应当的。

那什么是正义,怎么知道在握的信念就是真理?或答,无数经验和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心中直觉坚信这一点!这其实是循环论证的自由心证。正义和真理总是在宗教和各种主义里频频出现,用一些事实和放大了逻辑,信者无不认定是无可辩驳,相异的都是荒谬绝伦,说到底还是自己的信念来决定。所以信念是非理性可以确认的一种崇高向往,在身体力行,与凡俗的情感和人伦正面相撞时,力行者的内心就要面临着亚伯拉罕的考验。

亚伯拉罕之后,美国一个妇人,声称听到了上帝的指示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她被判定有罪,大家公认她只是幻觉。但从她的角度,她听到的召唤与亚伯拉罕并无二致,她也是在经受考验,证明自己的信心,只不过天使没有出现。【3

惨烈的战争和政治运动之后,人们厌倦了意志的驱使,现代的影视和网络无不告诉我们自由和人权是最崇高的原则。电影《空军一号》,在家人受到劫持时,光辉的主角想的不是要履行政府的职责,而是为了家人亲自与歹徒决斗。另一电影里,极度危险的伊波拉病毒将要失控时,大家赞赏的不是如何保障社会大众安全,而是冒扩散之险救治感染亲人的赌博。人们困惑了,战争杀敌的英雄是否光荣?牺牲个人为集体是否值得?小资甫志高的叛变能否同情?今后,当恐怖分子以我们家人为质时,该合作还是反抗?悲愤的上访者要报复社会时,要否阻止?当你受到冤屈打击时,可否反叛投向敌方?

信仰并不局限于宗教,而是包括各种超越世俗人伦和理性趋避的原则。追求个人自由关注生命的人文主义,真的不需要信仰来指引吗?

篇首《以撒的献祭》画的作者伦勃朗(Rembrandt1606 ---1669)是个诚实的新教徒,又是个文艺复兴时代的思考者,这画比圣经的描写多了一个细节:天使愤怒地举起左手,要抽打眼中充满狂热的亚伯拉罕。这是责怪信仰的愚鲁,还是人性的软弱?


= = = = = = = = =

百多年前,中国在坚船巨炮叩关下,节节败退饱受屈辱,呼唤过公理,祈求过文明,上帝无语,列强冷笑。几亿的一盘散沙只是被人蔑视的东亚病夫。只为国家能强,华人不再被人轻贱,先烈们牺牲自己,流血奉献,毁家纾难,前仆后继,不同的信念在血火中搏杀争竞驱使强行,遍历从维新到不断革命、各种的主义和路线,到如今聚合了亿万力量,凝聚演化成今天的国力,赢来了外人只能骂不再敢打的局面。但近百年的战乱和折腾,无数牺牲的创痛,狂热激情过后失望的否定,也摧毁了对自己文化的信心。我们正站在道德规范的废墟上,世代相传的伦理大树已被我们自己拔除,人文主义的强风摧折着一切企图重建约束个人的规范和信念,没有一个道德基础的文化终将被人厌弃。难道我们最终还是要匍匐在地,重新被征服?

这个系列将介绍西方文艺复兴500年以来,关于理性、人文主义和信仰及文化之间的交锋,探索未来,与愿意用自己头脑思考这些问题的朋友共同探讨。

(待续)


【参考资料】

  1. 维基百科,亚伯拉罕诸教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A%E4%BC%AF%E6%8B%89%E7%BD%95%E4%B8%80%E7%A5%9E%E8%AF%B8%E6%95%99

  2. 當「倫理」在摩利亞山遇到「信仰」http://christ.org.tw/bible_and_theology/Theology/Ethics_Encounters_Faith_on_Moriah.htm

  3. 从圣经亚伯拉罕献祭以撒的故事谈鬼神之道与人道的冲突http://bbs.tianya.cn/post-no01-373301-1.s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应行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826653-794552.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