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eiuca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leiucas

博文

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13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已有 4159 次阅读 2013-9-6 22:18 |个人分类:校园话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开学典礼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年的新生开学典礼。老实说,每年新生开学的时候,我都感觉压力特别大,倒不是因为你们长得比我高,主要是因为你们大部分都比我年轻。有句话,叫做“长江后浪推前浪”,说不定哪天你们就把师兄我推到沙滩上了。

不知道各位师弟师妹第一次看到咱们研究所的时候是什么感觉。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咱们研究所这栋楼的时候,就感觉这楼好小,里面能装多少人啊!不过,等我对研究所的历史和现状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我的观点就变了。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有句很经典的话,想必大家都知道: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其实,在这句话后面,梅校长还说过别的话,我给大家读一下:“纵使新旧院系设备尚多欠缺,而师资必须蔚然可观,则他日校友重返故园时,勿徒注视大树又高几许,大楼又添几座,应致其仰慕于吾校大师又添几人,此大学之所以为大学,而吾清华最应致力者也。”其实咱们研究所的发展正应了梅校长的这段话。咱们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当时只有几个人,两只手就数过来了,只有古代科技史一个研究方向;50多年过去了,咱们研究所的在编科研人员已经有七八十个,超过了当初的十倍,而研究方向也有很多。我想,那些当年在研究所毕业的老师回到研究所的时候,肯定会有如梅校长所说的感觉。因此,今天这样的学习机会也来之不易,我们当倍加珍惜。

今天研究所成绩的取得,靠的是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努力。那么,将来呢?等我们毕业几十年后,再回到研究所的时候,是否能够看到研究所增加几许大师呢?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可能只靠现在所里老师的努力,更要靠我们自己。也许有一天,你毕业后又在研究所工作了,等到几十年后,再来回想梅校长的这段话,我想你的感受就不一样了。

说到毕业,其实就是两个多月之前,我们在这里举行了今年的毕业典礼。大家都很关心就业情况,咱们研究所今年的就业还是很不错的。硕士毕业的同学有的出国了,有的考博了,有的去出版社或者大企业工作了,没有一个没找到工作的;博士毕业生也都进了高校,还有几个留所工作的。都说今年是所谓的最难就业季,但是在我们这里却没有问题。我想,这些同学成绩的取得,固然主要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是更离不开研究所的悉心培养。

研究所的学术氛围很浓。什么是“学术”呢?如何理解“学术”?我觉得,就是“不学无术”!我专门查了辞源,“不学无术”这个词本来的意思是如果不学习就不能获得为人处世的本事,只是现在变成不学好的意思了。不学习就不能掌握科研的本领,也就无法在科技史专业上有所成长。因此,我们就需要学习。向老师们学习,向师兄师姐学习,同学们之间互相学习。我们这里有渊博的老师、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还有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如科技史大讲堂、青年学术沙龙等等。我们的青年学术沙龙不仅是面向青年老师的,也是面向研究生同学的,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觉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也可以报名。

顺便在这里做一个广告。本来今天上午郭书春老师要在这里做一个青年学术沙龙的报告的,由于开学典礼改到了下周。郭老师是咱们研究所的元老,著名的数学史家,他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获得了郭沫若历史学奖,他还是研究、注释和翻译《九章算术》的专家。下周这个时候,郭老师会跟大家一起分享做科技史研究的体会,希望大家都来听听。

当然,除了学术、学习,研究所还有很多其他的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出游等等,也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我要说的主要就是这些,大家有什么疑问,还可以私下找我。最后,教师节就要到了,祝大家教师节快乐!

                                                                                       2013-9-6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97254-722880.html

上一篇:不再陌生的DNA ——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60周年
下一篇:清朝人眼中的显微镜
收藏 IP: 159.226.79.*| 热度|

4 曹聪 徐传胜 刘立 姚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