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age意得辑
科研半路转行的人都干什么去了,这里有一个被计算机耽误的从政案例
2022-7-7 17:33
阅读:2783

在科研人的职业规划中,进入高校当老师和进入研究院所做研究员应该是占比最大的两个答案。那么占比最小的呢?从政应该算作一个。为了从政而读博的人,还能好好做科研吗?或许这是盘绕在很多人心头的一个疑问。

本期对谈的主人公郭浩就是一位励志从政的博士生。他从本科到博士,一路读的都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他的成绩一直不错,在影响因子 25.249 的 1 区 SCI 期刊上发表过论文。

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毕业后也能从政?郭浩告诉我们,能,并且缺口不小。下面,让我们听听郭浩的故事。看看他抱有怎样的科研目标和人生梦想?又正过着怎样的科研生活?

“科研,不是我生活的全部”

意得辑:一直以来您都是学生工作和科研学习两不耽误,这是如何做到的?您如何理解博士阶段的学生工作?

郭浩

我觉得本质上这两件事并不冲突,因为对于我而言,我的人生不只有科研。学生工作也好,科研工作也好,都不可能占满一个人所有的时间。如果一整天都在做科研,效率是会一直降低的。学习之余,我可以选择娱乐去消磨时间,也可以选择去做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学生工作。

做学生工作对自己本身是一种提升,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和同学之间、老师之间的友谊会加深。另外与人沟通和与书本沟通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挑战,它们也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博士阶段大家科研压力都比较大,大多数人不愿意做学生工作。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事都是这样,大家都不愿意做,但总得有人要做,那我就做呗。另外因为我在学生工作方面比较有经验,一些工作别人做可能效率会很低,我做效率会比较高。

意得辑很多人在读博之前都要纠结一番,而您是硕博连读,能跟我们讲讲当初是怎么决定读博士的?您觉得读博之前应该想清楚哪几件事?

郭浩

我没纠结,因为读博是我职业规划的一部分。我未来的规划是从政,所以希望能通过读博使自己站在一个更高的视野和平台上。国家需要理工类的行政管理人员,未来科技又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希望能通过读博,掌握科研方法和思维逻辑,未来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我觉得读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是为了做科研当老师,还是像我一样为了从政,还是有其他的职业规划。如果你只是为了读博而读博,只是因为觉得博士厉害就去读,那我觉得没有必要。

意得辑作为90后科研人,您认为你这一代和 70 后、80 后还有 00 后的区别大吗?不同点在哪里?

郭浩

区别非常大。照比 70后、80后,90 后的科研人数量更多,目的也不一样。对于 70、80 后来说,最终留下来还在学术界的人是真正喜欢科研的人。但是 90 后科研人中,有一部分人搞科研是为了跟风,有一部分人是迫于家里的压力,这就造成了一些人为了毕业而毕业的现象,驱动他们的并不是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的热爱。所以说在态度方面,90 后和那些 70 后、80 后甚至老教授们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觉得照比 90 后,00 后可能学习更努力一些,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比较“卷”,毕业要求比较高。据我观察,我的师弟师妹们,年纪越小,学习劲头越足,整体学习氛围越强。

“不要怕,先写”

意得辑计算机领域有很多研究要点,为何您选择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可靠数据传输这个看似冷门的课题?

郭浩

我之前也做过很热门的东西,比如边缘计算、5G。在做这些的时候我发现,虽然领域很热,但大家做的东西大同小异。最后通过做和别人一样的东西毕业,我觉得这件事意义不大。

水下的通信环境比水上要更差一点,研究课题更有挑战。而且从比较功利的角度来说,小众领域更容易找到可做的点,论文发表可能比热门领域更简单一些。

意得辑您最引以为傲的科研成果是什么?讲讲它的诞生历程。

郭浩

我写过一篇综述论文,发表在 Nature 子刊上,那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很高,有 25.249。这篇文章的诞生比较有意思,起初是因为我的导师觉得我在我做的这个领域研究得不够深入,他希望我整理一下相关的文献,看看其他人是怎么做的。因为实验室也没有人做这方面的工作,所以我只能摸石头过河。

那一年正好赶上疫情,整个过年期间我都没回家,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憋了三个月,把文章憋出来了。起初我也没想投这么好的期刊,我想的是随便找一个SCI投一下就行。结果我导师看完之后觉得还可以,帮我做了一些努力,包括推荐给一些期刊,找其他老师帮忙修改等等。最后大概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这篇文章才投出去。

意得辑您发表过两篇 SCI,您认为写一篇 SCI 论文最重要的技巧是什么?

郭浩

我觉得没有什么捷径可言,就是多看多写。看足够多的论文,在写作方面经过足够多的磨练,慢慢就掌握了。硬要说技巧的话,我觉得就是不要怕,先写,写完了就努力投。只要你写出来,就肯定能投出去,别管投得好坏。写论文是需要一个训练过程的。

另外在写 SCI 的时候,对问题的把握很重要。在开始之前,要深入思考所研究的问题到底有没有意义。写论文的时候,把问题剥离出来,重点写。

意得辑很多的年轻科研人员对写 SCI 还是多少有种恐惧心理的,您起初也有这样的感觉吗?做了什么克服的?

郭浩

我当时没有这个感觉,因为是否恐惧其实是和整个科研团队的氛围有关。如果整个团队都不觉得发表 SCI 是一件很难的事,那就不会有恐惧心理,写就完了。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有恐惧心理的话,我建议科研新人可以先从模仿已有的论文入手。你的第一篇SCI 可能写得不是很好,但是整个过程走下来,会对 SCI 有一个宏观的概念。之后再写就会得心应手一些。

“梦想,为人民服务”

意得辑您的梦想是什么?未来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您对自己的20年规划是怎样的?

郭浩

我的梦想就是从政,希望能从选调生做起,慢慢一点一点往上做。一般而言选调生是从村镇开始做起,到县,到市,再到省。20年规划的话,我希望能在基层做3-5年,接下来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我的梦想是为人民服务,这不是喊口号,我想要从政就是因为我想要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

 ∵∴∵∴∵∴∵∴∵∴∵∴∵∴∵∴∵∴∵∴∵∴∵∴∵∴∵∴∵∴∵∴


郭浩.jpg

郭浩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系统结构专业硕博连读,研究方向为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可靠数据传输,期间发表一篇SCI Q1期刊(影响因子25.249),一篇Q3期刊,两篇EI检索国际会议文章,一项发明专利。在读期间曾担任院研究生会主席,博士党支部书记,获得校优秀研究生干部、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

编者按

意得辑20周年之际,我们邀请了20位具有代表性的科研学者进行一对一专访, 采访对象从60后到95后,他们中有论文被诺贝尔得主引用的学术大拿,也有刚刚启航的大学青年教师,有在非洲为慢性病做艰苦斗争的医学博士,也有希望通过读博走向从政道路为人民服务的学生干部。

通过他们,我们看到了一群对科研怀抱热情和使命感的科研学者群像,我们深受鼓舞,也对未来怀抱信心。这是意得辑的20年,也是科研的20年,“做科研人员学术生涯的忠实伙伴”,是我们始终不变的信念。

  ∵∴∵∴∵∴∵∴∵∴∵∴∵∴∵∴∵∴∵∴∵∴∵∴∵∴∵∴∵∴∵∴

logo.jpg

如果你也有志投郭浩的同款25.249分期刊,但对写出来的论文又不那么自信,或许可以考虑让高分期刊的审稿人帮你提前阅卷。

意得辑科学深度编辑服务是我们特地为那些对期刊档次和发表结果有明确要求的作者加开的小灶。我们将分别指派一位拥有高影响期刊同行评审经验的审稿人、一位拥有20余年经验的学科编辑、及一位年均协助百位作者发表的执行编辑通力合作,用高分期刊的接受标准来要求你的稿件,助你冲击高影响力期刊。

该服务还涵盖若干附加服务,为的是减少稿件投出去之后的阻力,让见刊之前的麻烦事儿尽可能的少一些。相关服务包括365天内的:

—投稿信撰写,让编辑一眼看到文章的长处

—无限查重,避免和学术不端扯上关系

—无限再润色,对稿件的后续结果负责

—回复信无限审查,减少你和期刊沟通的障碍

欢迎前往意得辑官网了解服务详情。

科学网博文活码WSS.pn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Editage意得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69813-134629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