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theway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ntheways

博文

中国SCI论文统计报告2016。 精选

已有 13521 次阅读 2017-5-7 19:09 |个人分类:学术报告|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SCI论文

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在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论文是基础研究成果的主要形式,自2006年开始,我们基于SCI论文对中国基础研究的发展水平持续进行监测。

统计数据揭示出中国科研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中国SCI论文数量达到24.9万篇,逐步接近美国的产出规模,相当于美国同期论文量的77.9%。

但是,产出大国到科研强国的转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作为新兴科技国家,中国在SCI论文数量上的持续增长表明中国科研规模在不断扩大。科研规模是提升科研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规模的扩张终究会受到有限资源的制约,只有提升科研效率才可以摆脱有限资源的限制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提升科研效率中国科研水平才可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中国SCI论文统计报告2016,发表在《科学观察》2017年第1期第1-32页。小编已将其整体到微服务内容平台,请使用微信扫描文末二维码,历年来的往期链接地址。因内容较多,本文只摘录摘要、分析和结果,指标和数据集说明请参见全文。

摘要

该报告以SCI论文为统计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科研规模和科研效率两个维度对中国科学的整体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中国科研规模已经具有相当的体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科研大国;但中国科研活动的效率居于世界第12位,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还存在显著差距。中国应着重关注科研效率的提升。

结果及分析

整体态势

中国的科研规模指数相当于美国的50.7%,居于世界第2位,科研效率指数列世界第12位


科研规模

中国在工程技术领域具有论文数量优势;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国不断缩小与美国的产出规模差距。

纳米技术、材料工程的引文世界份额居中国各学科的前列。

中国的重要成果主要来自工程领域;生命科学领域是中国重要成果产出的薄弱学科。美国重要成果的学科分布呈现出与中国相反的特点。

科研效率

中国在22个学科中有16个学科的重要成果产出效率低于世界基线。

中国在22个学科中有14个学科的篇均引文高于世界基线,其中,医学工程、土木工程和环境工程的篇均引文列前3位。

从重要成果的主导性看,除化学工程外,中国在其他学科的通讯作者份额低于基准线,工程类学科的指标得分接近基准线,生命科学领域学科指标得分均不足0.6。

指标贡献力

规模指数和效率指数分别由3个指标构成。不同指标对综合指数得分的贡献程度有所不同。本报告定义指标的贡献程度为贡献力。分析各指标对规模指数和效率指数贡献力的区别,有助于针对性地发现中国科研规模与科研效率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规模指数得分中论文数量指标贡献了45.1%,说明论文数量优势是中国规模指数得分的主要推手。

篇均引文指标(40.1%)对中国效率指数得分贡献最高,重要成果份额指标贡献率最低(27.9%)。

结语

本报告的文献计量数据揭示出中国在2011-2015年继续保持科研规模快速扩张的发展特征。规模指数大幅提升,进一步拉开了与美国之外其他传统科技强国的距离。同期,中国科研效率指数的进步相对缓慢,列2015年的世界第12位。

从6个指标对于综合指数的贡献力看,论文数量指标是中国规模指数居世界第2位最主要的推手,而引文数量、重要成果数量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是SCI论文数量剧增所带来的红利。从构成中国科研效率指数的3个指标看,2015年,中国的篇均引文指标表现较之其他两个指标更为突出,而重要成果份额得分居于世界第14位,对效率指数的贡献率不及其他2个指标,这说明中国科研成果的篇均学术影响力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重要成果的产出效率有待提升。

科学活动的内在规律表明科研效率的提升较之研究规模增长更为困难,研究规模扩张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取得显著成效,而科研效率的提升则取决科研底蕴、科研环境和科研基础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对于新兴科技国家而言,科研效率滞后于科研规模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并且对于产出大国来说,产出规模增长也难以平均地转化为效率增长。中国科技界要充分利用科研规模大幅提升的有利条件,加强对科技前沿和影响全球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原创性及突破性研究,相信中国的科研效率一定会逐步提升并进入到快速发展通道,在提高研究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同时,为世界的科学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告全文,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55333-1053496.html

上一篇:重磅发布!CWTS首次来华培训
下一篇:"一带一路”科研合作态势报告
收藏 IP: 159.226.100.*| 热度|

4 强涛 刘俊华 zjzhaokeqin xls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5: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