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过“曜日”看日本
初学日语时,都躲不开两个汉字:曜日。
尽管是正正经经的两个汉字,并非日语假名,但现在的国人多已不识其意了。
若给两个汉字前配上“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字,组成:
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
大家一看,就很容易猜出大意来了,就是从星期日到星期六的意思。
查查资料,看看究竟怎么说“曜”:本义为日光,后称日、月、星为“曜”(音:耀)
,也可理解为明亮的天体。
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合称“七曜”。
古代中国,韩国,日本,朝鲜都曾采用这样用七曜来计日的历法。
周天来源很早,易经中就有“七日一来复"的说法了,七曜在黄帝内经就有出现“九星悬朗,七曜周旋“
有人说七曜历可能是唐代才传入中国的,最早应该起源于巴比伦。
也有人说我国现存最早的历书苗族的《七曜历日》才是最早用七曜历的,早于易经,也早于巴比伦。
通常日历上日曜日会在月曜日前面,不符合人们一到七的普遍认知规律,这是因为,我国古代历法中,把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七日一周,周而复始,称为“七曜”;七曜论中,太阳为首,太阳为尊,为万物之始,自然应置于最前,其余顺次排下。
因此日本通常采用由日曜日至土曜日的一周计算方法,但我国在改良历法时考虑到简明实用的问题,便采用“星期一”“星期二”直到“星期六”,因为“星期七”不顺口且有西方“礼拜日”和日本“日曜日”之说便改作“星期日”。
透过“曜日”看日本,看到的是许许多多我们丢失、忘记、不认识的曾经的中国……
红叶随笔 2017/02/05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5 1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