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农业污染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 精选

已有 7689 次阅读 2012-8-14 10:5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农业, 污染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是我们经济发展最快的三十多年,同样是城市化发展最快的三十多年,也是人们日常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的三十多年。这种改变对我们的未来影响深远,如何建设我们的新农村,能不能做到农村向城市一样的可持续发展,将取决我们今天明智的决策和所采取的形动。

因家乡的一项工业园的水污染治理项目,我回了一趟家乡——全国著名的苏北粮仓,鱼米之乡兴化。与珠三角相比,家乡的工业发展是滞后的,除部分乡镇已形成了不锈钢工业园外,基本以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业为主。虽然出差时间匆忙,但我还是抽出数小时,回家乡的农村走一走。“清清的小河,弯弯的小路,围绕着小村旁”的影像不见了,农村公路四通八达,已做到了村村通公路,但清清的小河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种略带棕红色的河水。以前,每年冬天,因水流趋缓,河水中悬浮物浓度低,往往是河水最清的时候,而现在再已难寻那种美景。家乡的乡亲,因适应了这种因污染而慢慢变化的景观,基本能做到了熟视无睹,而很少回去的我,则觉得这种变化是触目惊心的。

经初步的探索和了解,目前家乡农村的污染,有些是“现代卫生文明的生活方式”代替“传统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如用抽水马桶,代替原来的茅坑,而农村又没有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系统,这些排泄物有些经化粪池,有些甚至直接就随水排入环境增加了水的污染;以前采用茅坑,则都变为农家肥而循环使用了。又例如用液化气代替农作物的桔杆作燃料,就产生了桔杆处置的麻烦。

根据我的观察和了解,这里主要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淤泥的淤积,桔杆的处置,以及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淤泥的淤积问题:

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农耕史,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做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著名的有“桑基渔塘”运行模式。在我小时候,那时,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都从事农业生产,每到农闲季节,农民往往被生产队组织起来,主要做二件事,一件是捞河泥(揽泥),将河中的淤泥通过特殊的工具,从河底捞上来,作为农田的肥料。另一件事就是搞农田基本水利建设,即挖河整理灌概的渠道等。由于每年都清除河中的淤泥,在小河小溪中游泳时,能感觉到:河水中的淤泥深度,一般不会超过50MM。若偶尔发现某个河段的淤泥深度较深,往往会成为一条有用的“情报”!但现在农村中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而从事农业生产的都差不多是“老,弱,病,残”了,再也没有人从河中捞走淤泥,可以想象,这二三十年来,河中的淤泥积累了多少,小河已不能游泳了,有些地方,淤泥的深度超过一米。

没有使用淤泥及其它农家肥作为肥料,但粮食仍能维持较高的产量,这是因为大量使用了化肥。化肥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功不可没,但大量使用化肥,不少化肥没有被农作物吸收,就随水排到河中,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而水体的富营养化,加速的水藻的繁殖与沉积,又加快了河道污泥的淤积。有关对湖泊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淤泥越积越厚,慢慢导致湖泊沼泽化,直至湖泊死亡的这种报导很多,已基本成为人的共识。太湖的蓝藻问题,昆明滇池的污染问题,问题的关键也是如何清除和处置湖中的巨量淤泥,正因为淤泥问题没办法解决,为这二个湖泊,国家已投入了数百亿的经费,但问题仍然严重。

从菜市场上来看,现在因河水污染的原因,河中水产种类也发生了变化,喜欢低溶解氧,抗污染性较强的水产品,如黄角鱼(昂丝),鲶鱼,小龙虾等产量在增加。若河流的污泥淤积问题不加以控制,河流的自净功能就会慢慢丧失,农村地区都难以找到可以饮用的水源。

 

桔杆的问题:

在我小时候,县城有一座用农业的桔杆做原料生产造纸厂,它能污染一条大河,将整条河污染成棕红,棕黑色,但后来,因为水污染问题,将那座造纸厂关闭了。现在家乡的河水变成棕红色,而周围并没有造纸厂,那这种污染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据我调查和了解,它也是农业污染引起的。小时候在柴火短缺的时候,大家都用农业的桔杆作为柴火,烧完的灰是非常好的农家肥。由于使用桔杆作为柴火必须有人看护,手动操作,劳动强度大,现在经济条件发展了,广大农村地区,也都开始使用方便,卫生的液化石油气。这样,农业生产的副产物桔杆就成为多余的产品。某些农村地区,就养成了在田地里直接焚烧的不良习惯。国内每年都有因焚烧桔杆,引起能见度差,而导致车祸,甚至引起民航航班不能顺利起降的新闻报导。因在农田焚烧桔杆,因其含水量偏高,往往引起大量浓烟,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容易引起公愤,且也容易被发现而被处罚,故有不少人就采用了静悄悄的处理方式,即将这些桔杆,推到河道中。听讲这种处置方式,在兴化还比较常见。这些桔杆,长期在河道中浸泡,是引至河水变成棕黄色的主要原因。

 

化肥的使用问题

传统的农家肥是粪便、猪粪、鸡粪、河中的淤泥,以及青草经厌氧发酵处理后的物品。而这些农家肥的使用,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由于劳动力的短缺,人们往往大量使用化肥。有研究报导认为,大量化肥的使用,被农作物利用的效率平均只有50%左右,若不当使用,其利用率更低。而没有被农作物利用的化肥,则随水排入到河流中,引起水体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染。目前城市的污水处理率正不断提高,其排入水体营养物质的总量在下降,而农业污染的水体营养物质的比例正不断增加,若农业的污染不加以控制,从小的环境上来讲,农村的水体污染将会持续恶化,从大的水体环境来讲,一些大江大河的水质也难得到进一步地改善。

 

解决这三个主要问题的方法探讨

如何解决农村水体污染的这三个主要问题呢?我看也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人们的环保及可持续发展意识;二是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技术;三是制定相应的法规、标准和新的处理处置方法,并按法规,标准,新方法执行。

我国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发展史,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史。每年因雨水冲刷,必然有一部分田地的泥沙,被冲到河流中,再加上河道中的一些有机物沉积形成淤泥,每年通过捞河泥的形式,再返回到田地中,既增加了土地的肥力,也减轻了水体污染。农业的桔杆,部分作为牛、马的饲料,大部分作为燃料烧掉。牛马的粪便,烧掉的灰烬,又作为肥料返回田中。这些肥料可以改良土壤,并使土壤持续保持肥力。当然,那时也没有化肥使用,也就不存在过量使用化肥而产生的水体污染问题。

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做法,根据形势的发展,采用新的科技手段加以解决。

 

河中淤泥问题解决之道

河中的淤泥,必须考虑合理合适的方式还田。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再通过劳动力,将淤泥捞起来还田是不可能了。但我们可以开发出合适的河中捞淤泥的机器,将捞出的河泥,在适当的季节,均匀,按比例地回流到田中,作为农家肥。国内目前广泛使用的挖吸泥机,当初开发这种挖吸泥机,是为了开挖清淤航道而设计的,故并不特别适用于清除河中作为农田肥料的淤泥,因为挖吸泥机挖出的泥,与抓斗挖泥机一样,是不均匀的,有些地方挖得深,有些地方挖得浅。二年前,参加广州河道的清淤工程技术论证,国外有一种括泥机,主要是括除河底表层的淤泥,利用这种原理,开发出来的括吸淤泥机,应是比较合适的。当初在广州河道的清淤中,最麻烦的问题是,清出的河中淤泥量很大,如何最终处置淤泥是个大问题,且处置费用高昂;而在兴化的农村,这个麻烦的问题就变成了比较容易处理的问题,将它还田,作为肥料,变废为宝。

河道的清淤,可提高水体的水质,为农田增加农家肥,也有可能改善航运条件,故这种工作不是一个部门可以做的,而是一个多部门统一协调的工作,其费用,也可通过多部门来统一协调。关于河段的整治,无论是广州的河涌整治,还是昆明滇池,太湖流域的整治,都是跨几个部门,由政府主管领导直接负责的大工程,而那些地方的整治,也只是简单地解决河流、湖泊的污染,且都碰到淤泥的最终处置这个麻烦的问题;兴化处理这个问题,则不仅仅是解决了河流的污染,还能解决农家肥的问题,又没有淤泥处置的麻烦,部分河段还能改善航运条件,是个有综合收益的工程。若有可能,可选择某个河段,做一个示范工程,再考虑是否可以推广应用。

 

桔杆问题的解决方法

桔杆问题,最主要是人们的观点问题,要教育人们,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不要在田中直接焚烧桔杆,或将桔杆直接推入河中,另外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尽量减少这种形为的发生。还要用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对这些桔杆加以利用。国内外的一些新的耕作方式,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如桔杆粉碎后直接还田法。另外一种能产生比较大的经济效益的方法,是利用桔杆做原料,生产其它一些农副产品,如桔杆做蘑菇的培养基来长蘑菇,但长蘑菇也可能受到市场销售等限制,不可能将所有的桔杆都消耗完。能大规模地消耗桔杆是将其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作为燃料加以利用。目前,生物燃料作为可再生的燃料,在一些地区得到推广应用。若工厂或工业园要上新的锅炉,用传统的煤作为燃料,往往不能获得环保部门的批准,但使用生物燃料,是目前国家鼓励的,是可能被批准的。

有一种观点是:在农田中,桔杆太分散,而生产的生物燃料,价值太低,得到的价值,可能都不能抵消运输的成本。这种观点是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桔杆因密度低,体积大,若生物燃料加工点距离很远,则桔杆的运输成本很高。但加工成生物燃料后,密度就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也就随之下降。若我们开发出一种机器,能开到田间地头,在田边,现场加工成生物燃料,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吗?目前,家乡的村村通公路的工程,使这种能加工成生物燃料的机器,开到田间地头更成为可能。

 

化肥过量使用问题的解决

化肥的问题,更是一个观点更新的问题。化肥在我国的使用历史,也就是短短的三十多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化工行业的飞速发展,化肥的产量迅速提高。由于劳动力的上涨,农家肥的使用越来越少,而使用方便,高效的化肥的使用,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化肥的使用,是目前农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一些农民,有这样一种不正确的观点:即要提高农业的产量,就要增加化肥的使用量。事实上,少量化肥的使用,特别是化肥配合农家肥的使用,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作用非常明显,大量使用,虽然有时也能进一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已没有少量使用那么明显,且污染水体,引起富营养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我不是农业专家,对化肥的使用量不可能提出具体的建议,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导原则上不能以农作物的产量作为唯一的指导性指标。我们是不是可以少用一些化肥,虽然农作物产量降低了一点点,但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大大减轻了,这样也许更合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农村要因地制宜地走大农场可持续发展运行模式

理论上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目前实际的可操作性仍存在比较大的困难,关键的难点是农户的散户经营的个体化小的生产模式,与大规模,大投入,环保的社会收益的要求不相适应。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有一个基本原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基础还比较差,特别是个别贫困的农村地区(如安徽的小岗村),那时采用一大二公的集体生产队的生产方式,显然不适应当地落后的经济基础。他们将田分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民填饱了肚子,比饿肚子的集体劳动方式强多了。但我们在总结他们成功的经验并在全国推广应用时,又扩大化了,采用一刀切的模式,整个兴化农村的田,差不多全分了。当然,江苏也有一个典型,没有将田分了,仍以集体化形式进行生产,目前发展得非常好,成为全国的典型,这就是江阴市的华西村,华西村已成为了“全国第一村”。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内的经济基础也远远不是三十多年前的基础,我们有必要重新探讨什么是最合适的生产关系,农业采用什么样的生产模式,能更适合新的经济基础,以及新形势和新要求。当然我们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不要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按各地的不同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更适合现有经济基础的改革。中国这么大,制定的政策和决策,必须非常平缓,不能过激,即一定要做到“不折腾”!

国家实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已经为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化经营创造了法律基础。

清除河道的淤泥,目前的劳动生产力成本,以及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已不可能再采用人工的方法进行清除,只有采用大型机械化装备,将淤泥从河道中采集上来;由于采用大型的机械化装备,河道清出的泥量是比较大的,不易施用于各农户小块农田中,而应有一大块土地统一处理,这样,易于操作,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降低了清除河道淤泥的成本。

桔杆的处置,无论是采用大型机械化农田作业,将其直接粉碎,在收割农作物时,同时翻地,将其深埋于土地中,作为直接还田的手段;还是用机械,在农田地头将其直接加工成生物燃料,这些都需要集约化经营;若规模小,生产成本就会增加,得到的生物燃料会得不偿失;只有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低运输与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扭亏为赢。

化肥的使用,也需要集中统一的指导。由于使用了部分淤泥作肥料,且从指导思想上,也不以施用过量的化肥,来争取获得最大的产量为原则,故化肥的使用量能大幅下降,也就减轻了使用化肥引起的农业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

从这几点来看,集中的,农场化大田经营模式,并采用相应的技术有可能是解决现有农业污染的一条途径。河中淤泥少了,桔杆再也不允许推入河中让其在河道中腐烂而污染水质,且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从而减轻了其可能的对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风险,这样,我们真可能重新使农村的河水变清,并能使农业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争取做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从经济上来讲,将河中的淤泥回田,可能要花费一些费用,且有可能因减少化肥的使用,而使农作物的产量有所下降,但因使用了农家肥,减少了化肥的使用,而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这些产品,相对于只使用化肥作肥料的产品,无疑是绿色环保的,也可使用绿色环保的标志,且从口感上,也应该味道更好一些,更富有营养。

作为农民散户,一般是很难申请产品的绿色环保标志的,且也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品牌。可在某个乡镇,示范性地成立一家生态农业生产性的企业,采用大农场化经营,真正使用河中的淤泥做肥料,减少化肥的使用,切实提高农产品品质,该企业申请自己的品牌,争取获得绿色环保产品的标志。这些有绿色环保标志的产品,将会更受到人们的欢迎,且也可以销售更高的价钱,这样,就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运行成功后,再总结经验、教训,扩大范围进行推广,真正做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写这篇文章,完全是为了抛砖引玉,希望大家不要只盯着工业污染,对农业污染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设法加以解决。只要我们重视它,就一定能找到解决方法,真正做到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我想起了著名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着泪水,因为我深爱脚下的这片土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32399-602052.html

上一篇:记者要增加自己的科学素养
下一篇:一件“皇帝的新衣”
收藏 IP: 116.56.130.*| 热度|

48 李土荣 翟自洋 侯沉 孙广东 赵建民 刘健 方立魁 冯大诚 朱永青 肖振亚 杨洪强 曾泳春 范功端 李学宽 刘旭霞 陈沐 何振峰 杨海涛 丁凡 曹须 苏栋栋 万润兰 罗祥存 吴耿 叶威源 王淳 王世通 朱晓刚 庄世宇 王春艳 俞强 严海燕 焦豹 戎可 王守业 陈一良 穆仕芳 汪可涛 mengle neilchau zhanghuatian zuoluo liangfeng ljxm zdzszl dangping hidashu muguiy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