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ysicsxuxiao 致远

博文

心烦意乱扯量子

已有 3370 次阅读 2012-6-24 13:4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量子

   对于量子力学,我真是民科水平。但鉴于张鹏举君希望大家再比划比划,看在推荐人份上,我就继续。
   量子力学是令我深为疑虑的。有一天dwj兄问我,为什么我对光速恒定不疑虑。我想,我现在大约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一个理论被人接受,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而这个“实践”的含义,无非是以我们对世界的感、知觉为基本出发点的,恰如马赫所说,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只是“感觉的要素的复合”(列宁,经验主义批判)。
    如果假定光速不是恒定的,我们看看会出现什么结果。既然光速不恒定,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为其指定任何一种速度或者速度范围。因此,我们会发现,光的干涉现象-从日常的肥皂泡,到广泛应用的各种无线有线通信,以及现在常见的光学干涉实验-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将会非常之奇怪:肥皂泡的颜色变化情况每个时刻都会大不相同,无线通信(尤其是卫星通信)将会一会儿快点,一会儿慢点,视频信号一定是杂乱无章,而我们看到的光学干涉条纹(比如马克尔逊的干涉实验)将一会儿变窄,一会儿变宽。
    也许你并不熟悉光学实验,你认为,光是非常非常非常快的东西,在我们熟悉的生活环境里,你将之看做声波类似的东西。之所以我们没有碰到声音传播的种种现象,是由于我们日常生活之见,其速度相对于光,都非常慢。但是,当你进一步了解相关技术(这些技术已经普及)发展的时候,就会知道,我们碰到的很多实际应用问题,都跟光速是否恒定息息相关。比如,卫星定位系统的工作,就必需明确考虑相对论引起的结果。实际上,在高速信号处理中,光速是一定要考虑的东西。光速在真空中是每秒3*10^8m,那么每ns光只走了0.3m.而ns的量级不过对应GHz的频率,不过就是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动通信使用的频段。
    大量的相关实验和相关工作,使得光速恒定对我而言,是一个基本事实。
    来回顾一下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发点:(1)光速恒定;(2)相对性原理。再看看其思想暗含的考虑:(3)无超距作用;(4)因果律成立;(5)不存在脱离客观物质的而描述世界的物理量。这些想法,除了光速恒定,其余都与我们的感知觉以及我们由此相应建立的所谓理性思维一致。而光速恒定,如前所述,对于我们,也是一个普遍可见的事实。
    至于,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真空中光速是否恒定,以及是否有某些物质的速度超过光速,这是另外一回事。这些问题应该由霍金这样的神学家去操心。
    扯回量子力学,我显然要比霍金更操心。
    第一个要操心的问题,则是波函数为什么要取复数项。虽然有很多重要的朋友(请自己去北师大网站上搜张江童鞋的解释),已经来回做了解释,并且还把多世界引了来。但是,对我来说,这实在是无法接受。popper对科学的要求条件很弱,满足可证伪性即可。而我的科学世界里,还要求理论解释尽可能的简洁和唯一。爱因斯坦的解释也许不够唯一,但是够简洁。量子力学则不是,当我们进入纷繁的多世界,面对无限可能的繁杂解释,我实在不知道这样的证伪或者证实从何做起。这就好比解一个已知项不够而且非常复杂的方程组,我要干的,只能是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就算你在这妖术一般的体系中,找到了关于现实世界的可证伪的结论,且证明了其正确性,我仍然认为,那是妖术。所以后面的文章,我要扯一扯“虚数”这个量子妖怪的“灵魂”。
    第二个要操心的问题,是超距作用。这实在是faint。因为如果我们喜欢爱因斯坦,就知道超距作用跟因果律紧密相连。如果我们可以破坏因果律,ok,人类现代科学的一切知识,包括量子力学,都应该直接完蛋。因果律一破坏,我们如何证明量子力学的推导和证明是正确的?因果律是我们人类心智的一部分,即使存在违反因果律的学问,那也非人类可掌握和应用。
    第三个要操心的问题,是量子力学的有关实验。当我向那些量子大家请教的时候,他们总是信誓旦旦地说:“人家大量的实验已经证实了。”而当问及实验的具体过程和细节,则我碰到的每位大家都语焉不详。所以后面的文章,我将分析几个实验,看看是不是有"大量的实验“证实了量子力学的基本出发点。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31678-585337.html

上一篇:真民科誓言(4)
下一篇:也来说说测不准原理
收藏 IP: 113.65.94.*| 热度|

4 马德义 张弜 李宇斌 王春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