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成和
颠覆性科学创新如何检验
2021-6-23 20:36
阅读:2717

科学共同体如何作为?

晏成和

 30年来,我这个非物理科班人,在科学网、新浪网开办物理博客,陆续发表了离经叛道的科研文章。正是思想没有受到束缚,有独创的物理见解。原创的一百多篇物理博客文章全部互洽,是科研也是科普。

博文首创提出了实体(粒子)伴生场的物理存在和作用,逻辑清晰、规避了波粒二象的尴尬;同时,提出了全新的以价电子规律运动构成物质的物理体系;由此系统地诠释金属、非金属、物质三态…构成的物理原因;揭示物理学的力、热、光、电、磁分支的根源;解读火为什么是红的、相变是怎样进行、能量是什么,催化原理、导电原理、超导原理等等自然之谜。

拙博另辟蹊径,提出离经叛道的新视点:原子之间的连接,不是百年教科书上种类繁多的化学键,而是由原子核相互吸引价电子,构成了结构元、然后构成万物;质子、电子之间的作用,不是流传百年的正负电荷,而是各自伴生着的场,在各自场的作用下相互联系、规律运动。

这种实体伴生场的观点之前不易理解,现在人人关心信号、4G/5G、电磁波、场时刻萦绕,人们会感悟、关注身边伴生着的场、通过场进行相互联系、应用波与世界交流。从而理解微观质子、电子也是在各自伴生场作用下实现电子在核外呈2/8/18规律分布、环绕原子核运转;并且价电子共享形成结构元,构成原子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构成万物。[1]

在化学课中知道,氢气、氧气等气体都是两原子结成的分子。原子在宽松的气体环境中能够抱团,那么,在液态和固态紧密的状态中,这种结合不会分开。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原子的结合是两个(多个)原子为主体、n8个电子在周围,形成结构元-分子。电子价和运转形成结构元,是原子之间结合-构成金属、非金属及所有物质的主力。(图一金属结构元.png

图一

价和电子对物理、化学现象有简单洽适的诠释;能揭示自然真实,破解相变、超导等自然之谜。结构元之说能够对物体的物理性能有全面的解读[2];对化学变化-乃至催化的本质有一个符合逻辑的理解;并且所有解释相辅相成,达到了科学梦寐以求的互洽。

结构元破解了困惑人类多年的几个自然之谜,是科学的重大发现。这并不是本人有多么聪明,而是因为有着另类的坎坷求索经历。我上学时的成绩也就是个中上等,但是执着,主要是在实践中自我探索物理,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研学路。

我喜欢看书自学。初中毕业当工人,受工伤养伤时在姐姐引导下自学哲学。78年高考前自学高中课本,本科毕业后,工作之余不忘初心,在无拘无束中依据事实和逻辑独立思考物质构成。当我有所心得、感悟,发现已经离经叛道。于是,自学大学教材《物理化学》《量子力学》企盼与物理主流同步。

可是自学中,感觉到主流理论缺乏系统并且逻辑牵强。我的伴生观点与物理事实、自然事实更加契合;价和电子能全面解读物质物理特性,勾连自在、左右逢源。能够解释:火光为什么是红色?吸铁石的磁性的来历……等小时候的质疑,并且能够关联更多的自然事实、符合逻辑。

我庆幸自己在哲学思维引导下的无拘无束的自由探索,没有受到量子理论的束缚和洗脑。我那几位成绩顶尖的同学成了物理学者,在本科接受量子力学洗礼,建立了波粒模糊概念、不敢探讨核外电子的规律运动,一辈子禅精竭虑却不能破解科学之谜、有可歌可泣的一生。

面对流行百年、根深蒂固的量子理论,其缔造者都是如雷贯耳的学界泰斗。你螳臂挡车的底气在哪里?——事实和逻辑。因为自然事实、实验事实和规律是科学的源泉和基础、是科学人必须敬重的平台,泰斗和小学生在这里平起平坐;逻辑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看过比赛的人都知道:规则面前必须人人平等。

 

以上这些原创的结构元文章公开发表,解读了原子之间的连接,破解了一些自然之谜。人们欣喜地看到,是中国人提出物理新视点、开拓了科学的新疆界,大多数专业学者应该是可以看到,可是反应却是冷冷清清。

突然,有人居高临下地喝道:任何层次的科研成果,都必须接受科学共同体检验!来势汹汹、盛气凌人。引出一个问题:科学共同体是谁?以什么标准来检验别人成果?披共同体的大旗作虎皮,俨然成为正确的化身,权威来自哪里?

冠冕堂皇的解读是:科学共同体是由科学观念相同的科学家所组成的集合体——即科学活动的主体。理论上,科学共同体是全体爱好、探索科学的科学人;本质上,科学共同体是通过人来操作的、具体就是科学观念相同的一伙或几个人。那么,共同体就是有相同观点、相同利益的、一言堂的俱乐部,不是神人。

既然是检验他人,总应该是有高人之处。职称职位高,来源于之前的评定,只能说明早年、过去。科学是前进的、动态的、不完善的。在新的科研创新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新的科研成果是颠覆性的,之前的知识反倒是新成果的鬼门关,方丈怎么能给拆庙的发放通行证?共同体的检验,就会成为创新成果的断头台。

所以国家提出“破四维”防止有人设置门槛,不拘一格鼓励创新。此时有人挥舞共同体大棒,就是在关键时刻顽固推行四维、打击创新。

共同体人本身就是运动员,又要当裁判员。由某一方运动员来做裁判,这就难免有失公允。所以,最近中央通过《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强调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关键要解决好“评什么”“谁来评” “怎么评” “怎么用”的问题。

如何检验新理论的科学性?凭什么说所你的创新正确?创新正确与否应该怎么评?科技创新的检验、判断,不是靠什么共同体,也不是依靠泰斗、权威。新理论的科学性应该首先是来源于事实、全面地符合事实;推理来自于无懈可击的逻辑,而具体的是:

1、符合事实,因为科研是为了解读自然,来源于事实、所以理论必须可以证实或证伪,和事实不能有矛盾。(量子理论的波变成粒子、粒子成波的坍縮、纠缠,至今没能交代)

 2、简约性,新理论中涉及的逻辑关系越简约,表明该理论的科学性越强,正所谓大道至简。(一个结构元理论,顶替了七八种化学键)

3、解释力,(核外电子规律运动,全面地解释了物质的力、热、光、电、磁,并且解释了低碳钢拉伸曲线、雷电的形成……破解了一些自然之谜)

4、应用性,(知道了原理,有了解释,就能够有适用,并且人们对有些特性早就有了实用,如合金、趁热打铁、记忆合金)

5、有后来,正确的理论,反映了自然真实,人们可以在此理论的基础上继续开拓,拓展一个更加广泛的领域,这就是有后来。当今科学几十年沉寂,就是难以开拓后来。

以上5条标准,条理清晰,易于操作,能够判断理论的正确;人人可以用这些标准结合事实进行检验。并不需劳驾高高在上的共同体来裁判。走红了90年的量子理论,以上5条都是欠缺的。

 

今天的物理理论中还有太多的未知、困惑,举步维艰如果共同体先知先觉、高瞻远瞩,请您把关理所当然;您如果睿智,那些未知的科学之谜早就由您披露。然而你有如此多的未知、如此不忍睹的答卷,凭什么自负?凭什么由你给创新的大门把关?传承几代的物理人不是醒不来,而是不甘心没法接受自己一生的价值观和希望的幻灭,让自己脱胎换骨  改变是一件痛苦的过程。

当今,有众多的共同体学者在媒体发文章高呼:“科学是保守的!在科学发达是今天,体制外的民科再有大的科学发现-几乎不可能!”基于这种思维,还指望保守思想的共同体能够支持颠覆性的创新?与虎谋皮!重大创新往往是在个别人的头脑中形成,稚嫩、弱小,经不起人多势众团伙的打压。

 

纵观科学史,地心说学曾经是共同体核心理论,日心说在共同体打压之中艰难挣扎;燃素理论也是共同体的学说,直到支持者死光了,科学的氧化理论才得到确立。

在现代、在中国,组合数的创始人陆家曦,破解了世界数学难题,成就辉煌!十年间陆不断地给共同体管理的杂志投稿,杂志不理不睬,泥牛入海。最后投稿到国外,得到国际数学界认可、赞誉。可怜陆家曦历经十年贫病交加,不久英年早逝。拒稿陆家曦是共同体的羞耻,拒稿者是历史的罪人。至今共同体不敢把拒稿人公之于众,打压创新的审稿人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所以现代打压物理创新也是有恃无恐。

数学公理明朗,可以从0到1的破解世界数学难题。共同体的人大权在握、悄悄闷声打压;在物理学,有量子理论先入为主,不能破解物理难题、导致科学沉寂90年,已经积重难返。所以物理创新必须是从-1到1,守旧理论感觉到灭顶之灾,打着共同体旗号,跳出来横加指责,不让中国人的原创公诸于世,事出有因。

如此,稚嫩的创新在大国难有出头之日,物理新视点-结构元是不是也要像陆家曦的论文一样,来一个出口转内销,得到洋人的认可后共同体才扭捏表态。

 

除了埋没压抑,更有是暗箭伤人。屠呦呦获诺奖,为中国人争得了荣光,有不少知名人士联名向诺奖评委会写信,抬出了共同体、要求取消这个诺奖评定。这些共同体内的名士风流,打着共同体的大旗内卷,每天乐此不疲。

共同体经营多年,习惯性以四维论英雄、论人才、论业绩。共同体竭力维护自己的阶梯,反对不走“寻常路”的方式。高呼:“对非四维的奖励和关注,有可能会揠苗助长、适得其反。”在这些四维维护者心目中破四维是“不走寻常路、是揠苗助长”,并且会适得其反!

 

结构元是继元素周期表之后,人类对自然奥秘的重大发现,这个发现是由中国人所作出的,中国学界应该对这一发现进行认真的研讨论证,这样的研讨不仅能促进我们的物理学、化学乃至生物学在新的基础理论上的率先发展、引领开拓,还能彰显中国对世界科学的贡献。

一些年轻人对物理实在性基本上不了解,只学会了跟踪式的科研。如果这样的科学教育传承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有比个人荣辱、科研经费更重要的东西,是子孙后代的身心健康和思维的清新。我在互联网开博客孜孜不倦、不求回报。只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有一个正常的逻辑思维,希望年轻人思想不再受到禁锢,希望用正常的逻辑思维解读自然、推动科学进步。

2021/6/22

[1]《结构元-自然奥秘的重大发现》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3066&do=blog&id=1285467

[2]《相变原理》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3066-1125345.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晏成和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3066-129244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3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