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风
基金申请书把握的度 精选
2022-9-26 08:27
阅读:19652

基金申请书最难把握的是度。

度字,有多种解释,其中在哲学中解释为:等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这种统一表现在:度是质和量的互相结合和相互规定。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要发生变化。量变与质变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要把度和关节点、临界点区分开来。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

1.现状分析

要充分了解国内外与本研究相关的进展。哪些已取得的成果?哪些有争议的焦点问题?哪些还没有报道?才知道自己提出的问题有无创新。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知己知彼。独辟蹊径。与众不同。让人感到这是个科学问题,急需解决。这是一个高度。

2.提出设想

要研究什么?为什么要研究?你的思路是什么?这是一个宽度。

3.解决问题的方案

拟用什么方法,手段解决你提出的问题。关键问题是什么?最好环环相扣,彼此照应。从不同角度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不在于先进,在于适用。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行性。这是一个广度。

4.前期基础

已取得什么成果。与本研究有何关系?是技术问题?是后期深入?所列条件是否满足本课题?最好列出一些相关文章或阶段性有苗头的数据。前一个基金完成的情况对后续申请至关重要,这是一个可信度。

创新是核心,是关键。但最难把握。题目大了,太泛。内容多了,太杂。方法多了,能否都用到或是否解决问题?有无备选方案,一条路走不通,还有没有其他途径?经费预算是否合理?团队组成是否合理?与前期工作怎样衔接?

起码要让评审专家多数认可,给予优的评价,最好是优先资助。这是一个成功度。

申请者与评审专家是背靠背。不给你当面解释申辩的机会。成败在于标书。好的标书(表述)是成功的一大半。

申请基金靠什么?靠实力?靠团队?靠基础?靠创新?

申请基金需要一个团队。多少人合适?什么样的人合适?

以前学科有大牛,实验室人数较多。只要大牛申报,十拿九稳。助手们跟着干就是了。

但现在教师晋级有新规定,必须独立承担项目。于是造成人心“涣散”,原来的“大树”不能为其遮阴乘凉了,要独自去“寻食”。于是,各自为战的战国时代来临。

通常项目组成员组成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大牛不愁。因为基础“雄厚扎实”,在圈子里已站稳脚跟,有一席之地。加之阵容强大,条件优越,只要申请,成功率几乎百分百。

2.一般教授靠自己实力和特色,需要研究生做主要成员,搭配1-2个助手。申请成功率与以往获得资助,结题评价和发表论文有关。

3.副教授申请难度较大。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积累和创新。团队实力一般较弱。

4.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椒们相对较难。但好在有青年基金,相比面上中标率高些。

团队人员组成通常教授博导没问题。副教授组织团队难度大,因自己资历浅,学生少,可支配的人员有限。加之限项规定,想搭起一个项目组,仅凭几个硕士生,怎能与教授博导的团队相比?而团队力量的强弱又是决定项目的重要因素之一。

前期工作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能列举近年一大批SCI论文的比没有什么论文的显然占有绝对优势。而项目是优中择优,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中标者往往给予那些基础好的。造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项目被少数人所“垄断”也成为一种现实。屡战屡败者的信心会越来越弱,直至逃离科研。

都说基金申请书看创新思想,而这往往是最难把握的。什么叫创新?没有定义,只能靠评审人的判断(评审人由于某种原因不可能做到个个完全公平公正)。而评审人面对若干份申请书,只能比较后排队。通常看中基础好,研究方向稳定,有特色,有成果的。似乎只有这些人有资格获得项目,配得上做科研。

几点建议:

对申请者来说,写好申请书最重要。你的学术思想怎样才能被同行接受,需要认真的推敲。工作的意义;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前期工作基础;团队的组成和必要的条件等。

对评审者来说,要认真负责看待每份申请书,要出以“公”心。

对基金委来说,完善申请(限项),评审(力争公平),验收(投入产出比)机制,创造一个鼓励创新,公平竞争的环境。最好找对口专家评议,争议机制需完善,给更多的人以机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多少,是反映一所大学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指标。

对某些学校而言,校领导的政绩考核与此息息相关。

最近学校召开2014年国家基金申报动员会。领导说,这几年学校国家基金获批数和经费数有较大的提高,但存在者隐忧。前有目标后有追兵。

一个学校有能力获得国家基金的就那么多人。由于限项等新规定,一些已获得项目的教授项目已经饱和,不可能年年申请了。于是全民动员,深挖潜力,要求所有老师都要申报,岂不知申报数量与申报质量并不成正比。

一个学校的科研能力是有限的,达到极限后只能稳定或略有下降,这很正常。科研如同栽树,需要时间的积累。科研成果象果树结果一样,有大年小年之分,来不得半点浮躁。拔苗助长只能事与愿违。

所以,领导不必烦恼,急也没用。不练好内功,年年盼着数字提高,可能吗?亩产一万斤只能是个神话!


相关专题:基金申请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东风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29911-135683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