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与科学网博主商榷基金

已有 2536 次阅读 2021-11-10 11:0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昨天我发的博文“研究生怎么做”一文里说:凡是没有承担过国家基金的,或没有稳定科研方向的导师大多数是不称职的(说这话可能得罪一些老师),教出的学生也很难青出于蓝。果然引起一些老师歧义,对我的观点提出批评。我感谢他的意见,不同观点百家争鸣是一件好事。

以下是该老师的评论:

不同意博主武断的说法。没有国家基金,不代表没有系统的好的研究想法。反对一切以获得国家基金为判断依据的做法。

欢迎评论。请完整准确解读我这句话本意。毋庸讳言,国家基金与文章在国内现行高校评价体系中占有其重要的位置。就像高考选拔学生一样,考上与未考上的不一定决定人的一生。存在就有其合理性。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使每一个人满意,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基金与有没有好的想法或能不能做出贡献是两回事,拿到基金并不完全与水平划等号。我没有歧视未拿过基金的老师。对于基础科学而言,没有基金意味着什么,我不必多说。至于应用学科,不一定拿国家基金,但一定有国家或地方项目可以承担。360行不都以基金论成败。条条大路通罗马,关键在于你自己。

国家项目——大学里制造了新时代范进的牢笼

题目有点以偏概全,国家项目怎么成了范进的牢笼?拿基金者,优秀者占多数。不可否认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暂未拿到的,也不必抱怨,努力积极争取。
  时下,各大学对国家基金和其他国家项目迷恋的地步。主管部门对大学排名、评比、给指标都与之挂钩;大学如是对老师也同样要求,职称晋升、评先、头衔评比,甚至职位升迁都要看你有没有国家项目。这国家项目,就成了大学教师的命根子,跟古代科举考试的举人和进士对于读书人一样重要了。

  基金的重要性我不想多说。作为考核依据有其合理性。我想强调做出成绩远比拿到基金更重要。
  国家项目如此重要,大学老师趋之若鹜。这让原本就不宽阔的基金之路异常拥挤。为了提高命中率,有些大学从上而下,号召老师们申请,还请外面经验丰富、拿过多次国家项目的专家来向老师们传经送道。为了鼓舞老师的积极性,往往还请本校屡败屡战、最后成功申请的老师给大家讲申报经验。本人就有幸聆听了一位女老师的国家基金(国家项目的一种)申请交流会。该女教师博士毕业以来,连续奋战6年,最后获得了一项青年项目。她不但讲了她的心得,更诉说了这漫长6年中孜孜以求的艰辛。说到动情处,居然泣不成声。当时,我环顾会场,发现很多老师双眼都满含热泪,少数女老师竟然泪流满面。好一个走心的基金交流!大家真是感同身受呀!

这位老师值得赞,而不是唏嘘。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这会对她未来科研有激励作用。
   过几天,我冷静下来后。感觉这事有点不正常。就我了解到的信息,花5-10年才拿到国家基金项目,不在少数。他们中很多人为了基金,黑发熬成了白发,生龙活虎的青年熬成了木讷虚弱的大叔或大婶;我突然感到:这基金,成了新时期中国高校里制造范进式执着又苦逼的人才的牢笼。这国家项目,真的值得耗费如此多心血,如此长的时间来获得吗?没有基金基金,就不能开展研究吗?没有国家基金,就真的没有水平吗?

有无基金与做什么科研,基金与水平不能混为一谈。
   蒲松龄没有中进士,却写出了超越无数进士的名著《聊斋志异》;爱因斯坦1905年弄出5篇震惊世界的论文,还是瑞士专利局审查员,没有任何项目和经费资助;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没有申请任何项目,却弄出了新型发泡剂技术,转让经费5.2亿,单项技术转让经费位列全国第一。而相反,多少人有国家项目,搞不出一项能产业化推广的技术。

国家基金更多是支持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两回事。做哥德巴赫猜想的与发泡技术同样对社会有贡献。杨振宁与袁隆平同样令人尊敬。

多数博士,花5-10年的时间,深入到工程或社会实践,扎扎实实地研究一个问题,多半都会成为该领域的专家,甚至能改进一个行业的关键技术或提出有建设性的思想。这期间,也往往能获得企业的经费支持。显然多数情况下比苦逼地追求一个国家基金强很多。所以呀,主管部门和大学的制度还是应该更加人性化。成才和出成果本是条条路儿通罗马的是事情,何必要把大家都往独木桥上赶呢?不能拿、或者不想拿、或者不屑于拿国家项目的老师,也应该在大学有生存的空间。他们中甚至藏着大人才,别在他们萌芽和积累的阶段就把他们淘汰了!

科研分工不同,基础需要基金,应用也需要经费,来源不同。与评判科研人员水平无关。无论做基础还是应用,都用成果说话。基金只是条件,成果才是水平。空谈不如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29911-1311773.html

上一篇:研究生怎么做
下一篇:研究生论文与就业的冲突
收藏 IP: 119.129.52.*| 热度|

9 郑永军 李宏翰 张士宏 武夷山 李可 王安良 赵凤光 王启云 赫荣乔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