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gmhs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gmhsn

博文

07曙光学者慈善助学纪要

已有 4604 次阅读 2014-11-25 17:39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手机在忙碌的间隙里适时响起来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你好,胡老师,我是你们07曙光学者资助的学生,聂林知(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采用化名),开学时手机丢了,一直没有能联系上你们……”啊哈,聂林知!可算是有你的音信了。聂林知同学是07曙光学者集体慈善助学活动中最后一名受资助学生,今年进入大四的他该要接受最后一年的资助金了。可是,从开学前到现在我一直无法联系到他,大家的爱心捐款也因此发放不出去,让我心里面总是惦记着这件事。和他确认了银行账户信息后,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在了地上。

07曙光学者践行“回馈社会”的理念始于党校学习后的那次红色之旅。在川西明珠木格措边上,我们见到了几位藏区小孩,衣着颇为破旧。在和他们的交谈中,我们感受到了贫困山区孩子求知的渴望。回到上海后,大家的话题全部集中在开展慈善助学的方向中。那一年,中国红十字会冒出了几桩贻羞万年的事,让公益组织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慈善助学这事看来需要我们亲力亲为了。热心的曹志伟同学、焦正同学主动请缨组织我们的爱心活动,而恰在那个时候,张芳老师远赴贵州省黔南州述职。在他们三人的努力下,07曙光学者定向资助黔南州贫困学生的愿望成为现实。

君为周武王,某为姜子牙。在一个热心涌动的曙光学者聚会上,我自告奋勇担当起慈善基金的财务总管。从沙漠小山村里走出的我,深知这笔慈善基金对山区孩子的重要性。因为这次的积极担当,我也被大家公选为班副。其实,入选07曙光班委我的确是名副其实的。陈凯老师号称熟悉90%以上的曙光学者,我则是熟悉所有的07曙光学者。直到现在,07曙光学者中要是有人联系不上另外一位,多半会打电话找我的。在我开展独立科研工作的启动期,我很幸运地加入了07曙光这个团体,获得了宝贵的科研启动经费,并结识了一群风华正茂的学者。在我心目中,07曙光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在这次聚会上,我们确定了慈善助学的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深入贫困山区学校捐助学习用品,另一种是一对一资助考入上海市高校的贫困大学生。前一种相对简单,后一种则需要有人牵线去寻找有切实需求的学生。由于张芳老师在黔南州供职,这两种方案都得以顺利开展。会后,07曙光学者纷纷慷慨解囊,让我这个财务总管颇有些应接不暇。为了明确账务,我还做了个小发明,每位曙光学者汇款给我时,需要在自己捐款的金额的小数点后加上或者减去自己的曙光学者编号(譬如我是07SG33,要捐助500元,则汇款500.33元或者499.67元)。五年后的今天,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等已经可以在汇款中加留言了,这让我的小发明瞬时成为了历史古迹。

曹志伟同学和焦正同学依然是我们标杆。2010年年初亲赴贵州山区,给孩子们送上曙光学者们捐助的学习用品,同时还在上海高校的大一新生中各自找到一位贫困孩子,开始一对一资助。当年暑假他们又一次奔赴黔南州(此次还有戴微同学)代表9位曙光学者欢迎当年考入上海高校的9位优秀贫困学生。07曙光学者一系列的慈善助学行动得到了陈凯老师的大力肯定(实际上,陈老师个人也为慈善基金投入不菲金额,为此,我们将07曙光的起始编号07SG00留给了陈老师)。在2010年第十一期的曙光通讯里,陈老师以“做上善若水之人”为题对07曙光的慈善活动做了专题评述。

经过张芳老师的协助,我和来自贵州的小罗(名字隐去)同学建立了一对一的资助关系,也通过短信和他取得了联系。第一次看到小罗同学是中秋节的前一天,我乘坐轻轨来到东华大学,在空旷的学生食堂里找到了他。下午时分,食堂里没有人,比较安静。我面前的他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孩子,由于营养不良,有些面黄肌瘦的感觉。在我的鼓励下,他说了说他们来上海的情况,开学后在学校里熟悉环境的情况等等。看得出来,他还是怯生生的,基本上是问啥答啥,于是,在那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多半是我在给他说我上大学、读研究生、出国以及回国做科研的事。再往后,有几次想过去看看他,无奈学校里事太多,而东华大学又远在松江,没有一整天的时间无法回来。不过,在和他的短信交流中,我了解了些进展。他逐渐熟悉了新的环境,顺利通过了各科考试,加入了攀岩队等等。2010年末,曹志伟同学在组织的曙光学者聚会时邀请了所有和我们建立资助关系的同学。在那里,我又一次看到了小罗同学,也见到了其他几位。半年不到的时间里,他们明显开朗了很多,活跃了很多。再一次坐在一起谈话,我们成了听众。

聂林知同学是2011年进入我们的资助计划的。其时,曙光助学公益基金里还有11000元多些的结余,而日趋忙碌的曙光学者们已经无法抽出时间去山区学校了。在群发邮件里,我提议将这些钱以全体07曙光学者的名义资助一位贫困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标准还是按照一对一那种,不够的部分由我补足。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在张芳老师的协助下,我们全体07曙光学者和聂林知同学建立起资助关系,资助金还是由我负责发放,每年3000元,共发放4年。

时间缓慢流逝,第一批受资助的大学生已经顺利完成学业。他们有的回到贵州从事基础教育工作,有的则在上海觅得一席之地。毕业前,小罗同学和我通过一次电话,其时他正在杭州参加学校组织的实习活动。他很高兴地说他已经在上海找到了一个满意的岗位。从他的话语里,我感受到一种凤凰涅槃般的活力。

07曙光学者以一个集体的方式进行的慈善助学活动获得了一个完美的结局,而我知道曙光学者们自己进行的慈善活动还在持续进行。四年多的时间里,07曙光学者们从尚不宽裕的生活中挤出16万多元的慈善金,以一对一的方式帮助13名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并为两所贫困山区小学送去精美的学习用品。

感谢所有07曙光学者,特别是参与一对一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曹志伟、焦正、戴微、冯芸、周虎臣、罗均、陈恒、严泉、张兆国以及促成这些资助活动的张芳老师。和你们同行,我很骄傲!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2447-846235.html

上一篇:IP07-高分子纳米粒子在纳米反应器中的可控合成
下一篇:研究生招生季的随笔
收藏 IP: 202.120.9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