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反思(3)
随着2025新年钟声敲响,本学期进入了尾声。寒假工作开始了,惯例要首先写期末总结,同时做出一些反思。
其三
什么叫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莫林·拉赫(Maureen Lage)、格伦·普拉特(Glenn Platt)和迈克尔·特雷杰(Michael Treglia)在论文《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中介绍了他们在经济学课程教学中采用的“翻转教学”模式。不过,当时这个概念还没有引起广泛关注。
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格曼(Jonatha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真正推动了翻转课堂的发展。他们为了帮助缺席的学生跟上课程进度,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供缺课的学生下载学习。他们逐渐发现这种方式不仅对缺课学生有用,而且如果让所有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课堂上就有更多时间进行互动和实践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于是,他们在自己的课堂中推广这种教学模式,并将其命名为“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我们现实中的翻转课堂呢?许多学校都反映,老师和学生都没有落实好,只是流于形式的太多,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以至于被上成了“水课”。这里究其原因不外是,一教师的教学理念上有偏差,二学生传统学习习惯没改变,三网络教学环境和应用还没准备好。传统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从理论到实践,老师一一讲到,填鸭式教学,老师多强调,本来学时就少,还要搞什么翻转课堂?学生们也是不适应,老师还没讲,就让我们自己看,就不想看,看不进去。何况网上的教学资源定制的不适合学生先学、好学,也是一个原因。还有,以往上大课多的课程更不便于开展翻转课堂、课堂讨论。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来了,这一切都有望改观。首先,教师要完成角色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引导者、设计者与促进者。课前,教师借助 AI 设计精细的预习方案;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利用 AI 资源开展高效学习活动;课后,依据 AI 反馈优化后续教学安排。其次,教师的AI能力也要求提升。教师需要具备更强的 AI 素养,包括熟练掌握各类生成式 AI 工具的使用方法、懂得如何筛选优质 AI 生成内容、能够将 AI 融入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全过程,并且要持续关注 AI 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动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才能更好地驾驭这种新型教学模式。
最近网上看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在其新作《理解本科教育:学科与专业、课程与教学》中带领我们反思当下本科教育的处境,探寻本科教育的内涵与合理定位。谈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也让人们对眼前的忙碌与未来的预期多了几分彷徨和迷茫。现实中的本科教育实践,有着太多的纠结和张力。慢慢看吧,稍后再说。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董鸿晔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2352-146808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