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
研究生如何与导师相处 精选
2022-11-3 18:59
阅读:13385

微信图片_20221102195714.jpg

研究生为什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如果师生关系不好,会有什么坏处?如果师生关系不好,那么有可能导师不但愿意搭理研究生,还会导致研究生论文被卡、导师不让学生外出实习、研究生毕不了业,进而在总体上给研究生带来糟糕的读研体验。

怎么处理好师生关系?图书市场上已经有不少关于沟通的书,例如《好好说话》《沟通的方法》《可复制的沟通力》。读这些书有用吗?我的回答是:读这些书,对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有一定的作用,但这些书更多是介绍“方法”(术),而研究生处理师生关系要更多地符合研究生教育的“情境”。

研究生导学矛盾的类型

图片2.png

刘艳芳编著的《核心冲突》提到人际冲突包括观念冲突、目标冲突、利益冲突、决策模式冲突、方法冲突、习惯冲突、认识冲突、个性冲突。我认为,这些分类同样也能用在讨论研究生导学矛盾。而且,针对每一种矛盾,都能举出相关的例子。但其实,上述八种矛盾在研究生师生关系的范畴内可以笼统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每个人的阅历、性格、认识不同而导致做决策、做事情方式方法的不同,另一类是由双方利益诉求、站位、目标不一致而引发的矛盾。

微信图片_20221103181157.jpg

首先说第一类矛盾。每个人思考问题、做事情的方式方法都不尽相同。举个例子,周五黄昏我和家人在科创园区吃完晚饭后,正好看到园区有一个核酸采样亭子,少有人排队。于是,我就提议家人在这里测核酸,这样,就不用在晚上排队参加小区的“大筛”,也以免回到家以后忘了下楼测试。

但我的妻子不同意。她的理由是:虽然这里几乎没有人排队,但要扫了场所码才能出示核酸码,而在小区测核酸只需要核酸码;这里虽然排队的人少,但万一排在我们前后的人的样本和我们的样本混在一起后,混管样本检出阳性怎么办?

这样的例子我可以举出很多。比如,年中到商厦购物,获悉我的妻子的积分卡里面还有一些积分,我就提出应该马上把这些积分换成几支牙膏,否则的话到年底会忘了,导致积分作废。但妻子和小孩却说:不要牙膏,情愿到年底用更多的积分换一个水壶。

研究生和导师的一些矛盾也是属于思考问题、做事情方式方法不同。比如,论文被退稿后,有的研究生希望自己的导师能够把论文投到更“低档”的学术期刊,这样论文能够更加稳妥地发表,学生也能确保毕业、拿到学位证。但有的导师认为应该根据审稿人的意见补做实验,并把论文投到更“高档”的学术期刊。

图片1.png

再说第二类矛盾。第二类矛盾的本质是课题组运行模式和学生的需求、情况不匹配。根据管理学或者组织行为学,组织有三个共性:有特定的目的;组织中的人员作出决策并开展工作,以实现组织的目标;有规则和规章制度明确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组织从外部输入资源(人力、资金、原材料、技术、信息),经过内部的转化,向外界输出产品(成品货物、服务)。

课题组也像组织,也有输入、转化、输出的过程。课题组输入资金、实验设备、新生,开展科研活动,并输出科研成果、技术发明、毕业生,并且凭借自己的产出获得更多的输入(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就意味着,导师希望:学生认真读研、顺利毕业;课题组能够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能够获得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学生不要心活,不要多事。

但研究生有自己的需求。他们希望尽快“达到毕业要求”之后参加实习、找工作,还有的学生希望发表高档次论文,以便在将来找工作。

师生诉求的不同会导致矛盾。此外,研究生还面临着三方面的压力:科研进展、写论文、按时毕业;实习、找工作;经济压力、婚恋、同伴压力或者影响。这些压力会构成产生师生矛盾的“情境因素”。

遇到问题怎么办?

图片3.png

研究生身处导师建立的课题组,如果和导师发生矛盾,自己会很难受,这也不利于自己完成学业。那么,遇到问题怎么办?

第一,要换位思考,即了解导师为什么这么做。

比如,有些导师不希望研究生外出做家教、出国交流、主动提出到外单位联合培养、“刷”大学英语六级成绩、外出参加自选实习。有些研究生遇到导师不允许学生干这个、干那个的情况,会非常不解甚至生气。但如果你理解了刚才说的课题组运行机制,你就更能够理解导师的决定。

就拿学生出国交流来说吧,有的导师非常支持研究生出国交流一年。一方面,这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另一方面,导师在这一年不用怎么管这位学生,学生在国外发表论文还会带上导师的名字。但有的导师不支持研究生出国交流,理由是这名研究生没有整理出科研论文,毕业都保证不了;出国后,做的课题和毕业论文的选题无关;研究生做国外导师的课题发表论文,国内导师并不是通讯作者,短短的一年交流也很难产生科研论文。

研究生毕竟阅历浅,往往会单方面地从自己的诉求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或者羡慕他人出国交流,但对一些“利害关系”欠考虑。毕竟,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每一个课题组的情况和要求也不尽相同。

第二,和导师、父母、师兄、师姐、过来人多沟通。

我曾经有一位研究生在进校后准备“刷”大学英语六级成绩,我让她别这么做,“要这么做的话,你就转到别的课题组去好了”,她很不愉快。后来,我对她说还是要先把学业搞好,发出科研论文、把毕业论文写好,之后会有时间全身心地实习、找工作。她的父母、师兄、师姐也劝她,并且师兄、师姐在完成学业和实习、找工作方面起到榜样的作用。到我们学校开讲座的资深HR经理老郭也说实习经历比英语笔试成绩更重要,而完成学业是找工作的前提。这样,她逐渐转变了思想,在读研期间发表两篇SCI论文,提前完成硕士论文,有大量时间实习、考公务员、找工作,获得校级冠名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称号,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第三,对自己的发展和课题组运行要有大局观。导学矛盾经常会出现,但研究生要想一想:这是原则问题,还是不同的人做事情方式方法不同的问题?导师是希望学生在学业上严格要求自己,还是故意卡学生?自己是要在学业和职业发展方面取得最终的理想的结果,还是纠结于导师的只字片语?

第四,不要纠结,不要钻牛角尖。曾经有一名博士生做实验不顺利,他就把两条实验曲线“对调了一下”,后来被导师发现。他沮丧地说着“老师你还相信我吗?你还把我当朋友吗?”他纠结于导师的只字片语,惦记着父母在家乡的辛劳,想着“找工作”,最终选择了退学。

图片4.png

有本书《Managing Stress at Work》提到,当遇到沮丧的事情时,要采用新的镜头来看问题。

采用“反转镜头”看问题,就是问自己:“在这个冲突当中,另一方会怎么说?为什么他可能是对的?”

采用“长焦镜”看问题,就是问自己:“六个月后,我会怎么看这个情况?”

采用“广角镜”看问题,就是问自己:“我从这件事情当中,能够学到什么?”

当自己转换了看问题的角度后,很多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第五,明白利害关系,好汉不吃眼前亏。

举个例子:我有个博士生的博士论文绪论章节有100多页,我觉得没什么。但在我们系预答辩环节,有多位评审老师说这会让外审专家认为他没有科研内容所以采用写综述来弥补,还说他写的绪论章节不聚焦。于是,就可能有这种后果:明明已经发了五篇SCI论文,可以毕业的,但因为绪论章节写得太长而招致有的外审专家的不满,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不按照这些意见修改的话,就不能送审。这位博士生马上把绪论章节删减大半。

再举个例子:一位博士生的博士论文有三章主干内容。他的导师让他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先讲基础的、铺垫的工作,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讲“升华”的工作,体现层层递进的关系。但这位博士生硬是要先讲一个最精彩的工作,试图一上来就折服评审专家。见这位博士生不听使唤,导师怒了:不按照我说的去做,我就不允许你答辩。

再比如:一名博士生把写出的稿子交给导师。导师让他重新画一张图,他却说“别人也是这么画的。别人不进行数据处理也可以发表。”但导师认为他这么画图是不对的。见这名博士生拒绝重新画图,导师很生气,说:不改图,我就不投稿了。

回过头去想想,是学生有道理,还是老师有道理呢?学生有必要为一些并非原则性的问题和老师犟吗?

如果的确遇到“恶导师”,该怎么办?

第一,自己尝试着直接沟通。

第二,分析一下: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导师的原因?课题组别的同学是否也认为他是“恶导师”?别人能毕业吗?

图片11.png

在管理学当中,判断一件事出问题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别人或者别的事物的原因,有几个判据。比如,一个纺织工人用织布机总是出次品,究竟是织布机的问题,还是他的问题?

判据一:他换一台织布机,还出问题吗?如果他换一台织布机还出问题,那么出次品可能是因为他自己技能不行、工作态度不端正。

判据二:他以前从事别的工作(比如说超市营业员),出问题吗?如果他以前从事别的工作也经常出问题,那么这次出次品很可能是出于他个人的原因。

判据三:别人用他的织布机,会出问题吗?如果别人用他的织布机没有出问题,那么他用织布机出问题,就是他自己的问题。

因此,研究生要分析一下:究竟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导师的问题?

第三,如果是导师的问题,那么分析一下: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是指导方法、指导习惯的问题,还是原则性的问题?

第四,向院系研工人员求助,必要时转导师或者退学。

但需要提醒的是,哪怕是导师的原因,最终研究生还是要达到院系毕业要求才能毕业。因此,不要等到问题扩大了才想到去解决问题。

在导师课题组,究竟要怎么做?

科学网博主信忠保讲得很好——要有读研的整体规划安排。围绕终端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取得导师的理解支持。积极主动与导师沟通学术,每过一个星期、半个月和导师汇报科研进展。积极主动地完成科研任务,不要拖拉。端正对经济收入的看法。提高个人的交际沟通能力。

图片5.png

我在《中国研究生》发表《研究生应学会与导师沟通》,提到:

> 学生在确定导师之前,就要和老师进行沟通。

> 学生在确定导师之后,要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亲身实践、问导师、问课题组别的同学),进一步掌握导师的行事风格。

> 要阶段性地通过坦诚对话核查学业进度是否合理,阐明师生彼此的期望值,明确下一步怎么做。

> 学生不同意导师的某些做法或者有自己的诉求,要勇于沟通。

> 沟通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以便达到好的效果。

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不要说:

“别人不努力,不也毕业了吗?”

“发表一篇论文,不就达到毕业要求了吗?”

“到时候把毕业论文交出来不就行了吗?”

“你对学生管得严,那为啥课题组没有出10分以上的文章?”

“我毕不了业,我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怎么提高沟通能力?可以看我刚才提到的《好好说话》《沟通的方法》《可复制的沟通力》。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师生之间有冲突并非完全是一件坏事。从冲突当中,导师可以明白学生的诉求,探讨改进之道,学生也能“吃一堑长一智”,提高自己抗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成长。

图片6.png

图片7.png

图片8.pn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臻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4-136221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9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