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
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的难点 精选
2022-1-13 20:37
阅读:9172

IMG_20200403_171514.jpg

研究生导学关系始终是近几年一些媒体谈论的热点。指导研究生不仅仅是每个研究生导师需要学习和参悟的,也是推动研究生教育的前提。指导研究生是一件奥秘无穷的事,它不但涉及科研,更涉及与人相处、运营课题组。特别是在目前,情况和二三十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表面上看,很多课题组都在运行中,但其实这里面有不易之处。

从课题组运行模式来分析

先以课题组运行模式为切入口来认识研究生教育。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并非是学生付了学费、上完课就能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即研究生教育并不是一种有偿的服务,不是交换。研究生在上课之余,需要做科研,写出学位论文,甚至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他们并非自带经费到课题组,学校也不会按照课题组研究生的人数给课题组配置培养费。而做科研,特别是从事实验科学研究,需要投入经费。绝大多数导师都不可能拿自己的工资做科研,于是他们需要申请“纵向”和“横向”的经费来维持课题组的运行。不但申请课题有一定的难度,而且申请到之后,导师需要一定的成果来结题。于是,研究生就成了课题组做课题的人。

课题组运行模式可以用“输入、转化、输出”来形容。课题组输入资金、设备、新的研究生。在课题组内部,研究生利用资金和设备做科研产生科研发现。最终,课题组输出论文、专利和毕业生。换言之,课题组类似于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它是由一定的人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目的,遵循一定的运行模式和规范。如果脱离了这个基本认知来谈论课题组管理,来运营课题组,那么课题组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保证。

从上述运行模式可见,无论是“输入”还是“转化”还是“输出”出了问题,那么课题组的研究生教育就不是可持续的。比如说,有的课题组拿不到项目,这就是“输入”产生了问题,最终会导致影响招生或者没有足够的经费“转化”,进而影响“输出”。有的课题组对学生管得松,就像“乡村俱乐部”一样,这会导致影响科研产出进而会影响申请项目。还有的课题组的论文和学生“输出”不了,也会影响课题组申请项目和招收新的研究生。

理想情况下,导师运营课题组的“输入、转化、输出”这三者都应该顺畅。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课题组运行模式只是从课题组角度说的。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在读研期间其实面临着两件事,一是完成学业,二是职业发展。理想情况下,学生自己的“运行”(完成学业,并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要和课题组的运行相匹配,即学生做导师的课题取得科研发现,发出了论文,拿到了奖学金,写好了学位论文,找到了工作。这样,既满足了个人的需求,也满足了导师和课题组的需求。

但问题是,课题组的运行和研究生的自我发展不一定是精准对接的。这就像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一样,会构成矛盾。比如说,为了课题组的发展,导师需要产生发表在高档次学术期刊的论文,这样才更能申请到“纵向”课题,但有的研究生认为只要满足所在院系的毕业要求就可以了,即倾向于发表“小文章”毕业。为了课题组的发展,导师需要研究生发表更多的论文,但研究生也有职业发展的需求;如果研究生一味地做实验,这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实习和求职应聘。

从研究生作为“人”的角度来分析

研究生导师在以前自己求学期间,更多和仪器、研究内容打交道。但成为研究生导师后,自己少做实验,更多需要和研究生打交道。这具有难度。

研究生作为人,有不同的性格特质,有不同的基础,有不同的诉求,也有各种各样的困惑,这不但给师生相处出了难题,而且也会造成时间精力的消耗。

首先说基础。我们国家有少部分顶尖高校,但也有很多相对普通的高校。“人往高处走”,学生考研当然是希望能够去更好的大学,而不是相反。也有的学生会应试,但科研基础不理想。新进校的研究生来自于不同的大学,科研基础也参差不齐。有的导师优先把院系当中好的学生挑走了,总有些学生基础不理想,读起来很吃力。

然后说性格特质。比如说有的导师不喜欢把话放在心中,他希望能直来直去,学生做实验失败应及时报告并分析原因,但有的学生怯于向导师汇报。

再说诉求。导师的诉求往往是学生踏踏实实做科研,把论文发出来。但研究生的诉求是多样的。有的学生想在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因此在校期间想多发表几篇论文。但还有很多研究生想着毕业后从事和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因此需要很多时间实习。还有的研究生把时间花在“刷”英语六级成绩和考证上面。

最后说困惑。研究生有很多困惑,主要表现在完成学业方面的困惑、职业发展方面的困惑、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和人生困惑。有这些困惑很常见,但这会影响科研效率。

于是,导师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处理研究生作为“人”的因素。

从研究生导师不理想的一面以及周围环境来分析

研究生导师以前自己读研究生时,精力充沛,平时做的事情相对集中。但是成为研究生导师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首先,时间运行方式发生了改变。以前自己读研究生时,是以“课题”或者“论文”作为单位,目标明确,精力集中,盯着科研成果的产出。但是成为研究生导师后,时间严重碎片化。日常除了指导研究生做科研,还需要备课、授课、开会、审稿、申请项目、填报各种考核材料,还要接送小孩、辅导小孩功课。有的老师还有行政工作。事情很杂,而且同时要处理很多事情。这时候,很难再静下心来自己读文献、做实验。这必然会影响指导研究生。

其次,学术界的“内卷”加剧了。近年来,我们国家增加了对科研的投入,但科研界竞争也愈发激烈。学术界有“马太效应”,能申请到项目的人以后也相对能申请到项目。而且,现在能在高档次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的人更多了,项目评审时对论文质量(往往用论文发表在什么档次的期刊来表征)的要求也更高了。

各种各样的思考题

林林总总的情况,给我们出了很多道思考题,考验着我们对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和“该怎么做”的认知。

例子1:一位研究生导师指导多位直博生,其中有一位希望去国外看一看。他申请到出国交流项目,办了修学手续,出国交流一年。如果他原先不申请出国的话,那么至少能待在自己的课题组把科研论文更快地整理出来。但他选择了申请出国交流,在国外交流期间产生的合作论文并没有国内导师的署名,短短的一年交流也无法产生署名第一作者的科研论文。从人才培养角度来说,该生出国满足了他的心愿,锻炼了他的能力,但这对国内导师有什么用处?如何看待这个情况?

例子2:一位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硕士生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惑。他知道课题组硕士生毕业后大多准备从事和本专业无关的工作,就让他们做相对容易一点的课题。他认真指导研究生、修改学生的论文,让学生在研二时候就能把毕业要求的SCI论文搞定,并提前撰写硕士论文。在系里别的课题组如火如荼做实验的时候,他“放”已经发出论文的学生外出实习、找工作。学生非常高兴,感到这样的时间安排很好,既高效地取得学业进展、拿到奖学金,又有充足的时间实习、找工作。但这位导师却因为这样的做法而导致没有取得更好的科研进展。他究竟是不是一个好导师?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臻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4-132091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5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