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
江豚颇得意——古代朝鲜汉诗咏江豚
2022-4-23 07:43
阅读:2962

丁若镛(1762-1836),字美庸、颂甫,号茶山。是朝鲜李朝(1392-1910)末期的一位杰出的汉文诗人、思想家和学者。出身于两班家庭,7岁作诗作赋,9岁已作诗百余首。青年时代广读经书,精通汉诗汉文,与实学家交往,立下了发展实学思想的大志。二十二岁中进士,进入宦途,本想借此伸展改造社会的抱负,却反遭诬陷,被贬流放长达十八年之久。1818年被释回乡,专事写作直至逝世。丁若镛是朝鲜实学思想集大成者,继承了实学先驱的优秀治学传统,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语言、历史、地理、物理、医学等各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有《与犹堂集》。丁若镛深受中国唐朝杜甫的影响,在朝鲜被誉为“杜甫还生”。杜甫有“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丁若镛亦作“三吏三别”(《龙山吏》《波池吏》《海南吏》《石隅别》《沙坪别》《荷潭别》)

2.jpg 

1.jpg

丁若镛《滞雨宿大滩》:已识瞿唐恶,犹希舶趠平。江豚颇得意,樯燕似留行。拄笏青山静,维舟白日倾。不须冲险隘,濡滞且谋生。

樯:船上桅杆。樯燕:旅燕。【唐】杜甫《发潭州》“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江豚”对“樯燕”,之前已介绍【清】陶澍《自平善坝出南津关》“低回樯燕传消息,拜舞江豚解送迎。”“江豚颇得意”,【清】林之蒨《豁然亭观浪》“江豚得意喷寒雾,野鸟窥鱼乱钓矶。”【清】顾翰《重九日阻风京口》“江豚得意颇轩怪,肩背突出冀可乘。”

长江江豚,生活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干流及鄱阳湖、洞庭湖。东亚江豚,分布于中国台湾海峡的沿岸海域、东海北部、环渤海和黄海,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水域。

古代朝鲜汉诗咏江豚,本博之前已介绍权韠(1569-1612)《题云水亭八景帖·鸭浦归帆》“江豚吹浪浪花翻,向夕稍稍风力迅。” 金昌业(1658-1721)《翌日,与道以父子及彦信、履晋,同舟观鱼,至鸭岛,得苇鱼为脍。雨以、纯行、李器之、士安,自城中来,士敬遂同诸人乘舟追之,遇于中流》“举网江豚怒,吹箫浦鸟猜。” 安光洙《送安汝西入瀛岛》“瘴云暑涤江豚雨,海水秋生石燕风。”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张晓良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08326-133522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