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届中科院公众科学日科普志愿者服务体会
----------科普公众 责无旁贷
5月14日至15日,以“创新科技、追梦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二届公众科学日是多个院所筹办的科普盛宴,在成都地区的展示则由中科院成都分院主办,而承办单位则是我们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尽管作为即将毕业的博士生,我想亲身体验这场科普盛宴,仍毅然决然地报名志愿者,有幸地成为了一名科普讲解员,在这次志愿者服务结束之后好好地回味了这段精彩历程,觉得弥足珍贵,我愿将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
在活动开始的前一周,在咱所综合办工作人员精心策划和筹备下,志愿者们经过分工、培训、自我消化、再培训、预讲解等步骤,成功化身成为了合格的讲解员。我们主要是向公众全面展示中国科学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科技创新成果,另也针对咱所在农产品开发、废弃物利用、微生物源生物农药生产、核酸检测试剂盒开发等方面的科技成果,进行科普宣传。我负责的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板块中三大成果,包括海洋学、材料物理学、遗传发育学等学科,其中“拓扑半金属新物态-奠定未来电子器材的材料基础”起初让我傻眼了,为了做一个合格的讲解员,除在接受培训时所学外,还搜寻了大量资料,了解相关的知识要点,对于拓扑金属、拓扑绝缘体、量子现象、量子通信等等字眼进行逐一理解。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前来参观体验的人络绎不绝,大部分是孩子和家长,还有一些没带孩子的大人,他们都带着好奇的目光,对所见所触格外感兴趣,而我则对围在这三大成果展示台前的人们轮流讲解,都来不及喝上一口水,在活动进行的第一天讲解结束后,大部分志愿者和我一样,嗓子都哑了,但是我们都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因为我们看到了公众们满意的目光,听到了他们的谢谢声。我们累在其中,更是乐在其中,这不仅让我们志愿者的知识水平有所提高,也让我们深切认识和体会到了科普工作的责任和使命----作为科研份子,增强科普能力,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 ,让所学知识“效益最大化”。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都相互分享了此次活动的所获所想,作为其中一员,除了自身收获外,也作了一些思考,希望让这有意义的活动办得更好,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1)丰富科普形式,提高科普效果:该活动展现的方式主要是视频和相应的游戏体验,大多数人是走马观花、看热闹,小朋友玩过游戏之后或许并无太多收获,有很多家长都向我要些图文资料,好让孩子深入学习,因此我建议在展示的同时准备相应的资料,让公众回家慢慢消化;2)根据科普对象,分类打造:我们的科普展示形式主要是针对小朋友们,有的大人们觉得有点尴尬。因而对于不同科普对象,我们要分类打造,对于简单易懂、而与小朋友学习及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常识,我们用生动形象的展现方式,让小朋友轻松理解和亲身体验;对于复杂高深的科普知识,则用更高级的形式向大人们展示。3)公众科学日不是一两天,而是天天:很多参观者们不约而同的问,这样的活动很好,可是时间太短了,公众科学日能不能持续得时间长些?因此公众科学日当天需要科普,更需要延伸,在科学公众日当天对吸引来的观众进行网上科普平台推荐,让大众随时随地了解科学知识,并且方便学习和交流,实现“科普无时限”,而热心的广大志愿者们也有了“用武之地”,方便进行“马拉松”式的科普服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4 2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