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业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ydai

博文

世道与士道 ——评戴建业《瞧,这世道》

已有 9736 次阅读 2014-8-25 23:27 |个人分类:书评|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书评, 世道, 士道

世道与士道

——评戴建业《瞧,这世道》

张三夕

 

建业兄是我的同事和好友,他经常对别人说,他热衷写博客,是受我的影响,我感到很荣幸和骄傲。受我“影响”而写博客的建业兄,其博客的影响力是我望尘莫及的。2012年网易评比十大最受欢迎的博客,建业兄的博客被评为第一他的博文点击率最热时期动辄就是一篇高达十万计,比我的博客所有文章的总体点击率的几年之和还要多。建业兄写作博文有一段时间达到痴迷程度,经常熬夜而无倦意,一天写作上万字,他发表博文获得的快感甚至超过了发表学术论文的快感。尽管他有的博文偶尔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一篇谈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走过场的博文,引起校方的一度“紧张”,差点请他去“喝茶”),但他并没有收敛其讽刺的锋芒,依然保持鲁迅似的“匕首”与“投枪”的社会批判力。

其实,作者的用心有时会被人误解,以为他完全是一个对社会不满、充满仇恨的老“愤青”。他在《自序》里说:“收在这本集子中的文章,对社会现象多有批判,不是因为对社会有什么不满,而是对未来非常忧心。”这是作者的真心话,正表现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强烈的忧国忧民的士道精神。

我一直关注他的博客,其大部分博文我都读过。因此,他的博文集《瞧,这世道》出版(香港华中书局2014年6月)后,我不能不为他的书写几句话。

面对当下,我们要引用一句套语: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世道不行的时候,士道本应大行,而如今却是士道连同世道一同败落了。学者文人或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躲进小楼成一统;或是争课题,拿奖项,积极参与到火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之中,鼓吹呐喊不遗余力。频频露脸媒体的“公知”不少,看起来个个忧国忧民、心怀天下,说出的话听起来也都“水平颇高”,堪比《人民日报》的长篇社论,但是,他们都在说些什么,其中有几句是真话呢?

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大略等同于中国古代所谓的“士”。余英时在他的《士与中国文化》一书自序里说:“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即是说,仅仅有知识还不能成为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必须在拥有知识的同时还具有现实关怀和个体超越。当民风孱弱,知识分子“骨气都尽”,甚至连“共和国脊梁奖”都引得诸多“脊梁”花钱购买的时候,《瞧,这世道》无疑是一本有点另类的、闪耀着“士道”光芒的书。

《瞧,这世道》是一本说真话的书,作者的自序就名为“真话”,如果你有耐心读完全书的每一篇文字,就知道这显然不是自吹自擂的虚假招牌。这本书是由作者近两年发表在其博客和微博上的多篇杂文随笔汇集而成,内容略显杂乱,却有统一的精神旨向,其中对社会现实的批评占了全书很大的比例。这些“真话”可能会被“五毛党”们划入“反动思想”之列,而在我们看来,却是充盈着一个现代中国普通知识分子的真诚、反思和关怀。古人言“修辞立其诚”,这其实是一个要求颇高的标准,“修辞”容易而“诚”难,此书庶几近于“诚”。

在一个思想大一统,舆论审查又异常严苛的时代,我们能够听到的官方媒体的“话题”讨论往往乏味,流于一个腔调。建业的文字风格则不同。这本集子的几组文字展现出其极为丰富的批评空间和精神向度。作者坦言“本集中的几十篇文章,不管是评论时政、月旦人物,还是谈情说爱、感受台湾,抑或旅游见闻、纵谈奥运,都表现了自己深切的社会关怀。对社会、人生、世道、风景、奥运,试图从独特的人文视角,尽可能见人之所不曾见,并用机智泼辣的文字,尽可能言人之所未尝言。”有的文章读起来心里会觉得很难受,如《其实,我们一直还跪着》,但仔细想想他的说法不无道理,与鲁迅先生“当奴隶而不得”的说法有某种内在一致性。有的文章思路独特,发人深省,在搜狐日文版受到广泛关注的博文《行己有耻与社会自净》,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思维定势,所发议论能引发我们理性观察思考日本政治文化的特色以及中国官场文化的“无耻”。十七篇《瞧,这士道!》的系列博文,更是对中国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敏锐观察与犀利批判。当后人回顾我们这一时代知识分子的“话题”的时候,这本集子一定是一份重要的“当代史”的参考资料,最起码能够证明不是所有的“士”都只顾着谋“稻”,还有那么几个谋“道”者。

作者在评论李娜澳网夺冠的文章中称赞李娜有楚人没有被中原文化驯服的血性和野性,“李娜身上的强悍,她的暴烈,她的坚韧,她的任性,她的敏捷,她的机智,她的幽默,她的爆发力和创造力,都是楚人独一无二的‘特产’”。作者戴建业是湖北麻城人(据一本美国汉学家研究麻城人700年暴力史的新著《红雨》看来,麻城人似乎特别具有暴力倾向,但建业兄是个瘦弱的书生,没有施行暴力的身体“本钱”,不过,他的文字的“爆发力”可能与麻城人的血性不无关联),也是地地道道的楚人,他所给予李娜的评价,同样也有很多体现在他自己的性格之中和文字之中,而作为“士道”的社会担当意识在他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应当是读完这本书的读者们都能感受到的。

瞧,这士道!

 

  

   作者简介:张三夕,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国学院副院长,文学研究所所长,《华中学术》主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80050-822278.html

上一篇:《柳宗元永州事迹与诗文考论》序
下一篇:除了真相,还是真相 ——“韩寒丑闻”杂谈之一
收藏 IP: 58.48.210.*| 热度|

1 李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