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位前辈对我说,人的语言能表现人的思维是否敏捷。一般语言清晰,说话逻辑性强的,那么他的思维也就很强。如果说话不太利落,那么他的思维也不会太清楚。刚好当时我读到一本书,提到三国时马钧。马钧就是不太会说话,跟人辩论总辩不过,可是他的脑子非常好使,是当时著名的巧匠。我拿这事来抵挡这位前辈,说马钧说话不行,并不等于他脑子也不行。这位前辈当时如何给自己辩护的,我已经忘了。
马钧的成就还是比较显著的,而且主要是体现在机械方面。史书中说,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 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乃皆易以十二蹑。其奇文异变因感而作者,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此轮扁之对,不可以言言者,又焉可以言校也? 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记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其后有人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曰:“可动。”帝曰:“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垣、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春磨、斗鸡,变化百端。此三异也。先生见诸葛亮连弩,曰:“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言作之可令加五倍。又患发石车,敌人于楼边悬湿牛皮,中之则堕,石不能连属而至。欲作一轮,悬大石数十,以机鼓轮,为常则以断悬石,飞击敌城,使首尾电至。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飞之数百步矣。(以上引自裴松之所注《三国志》)
在以上描述中,马钧的成就包括织绫机的改进,指南车的再造,水车的发明,机械木人的制作,以及连弩的改进和发石车的改进等。可是文中有个最关键的问题没有说,就是马钧的能力是怎么得到和发展起来的?文中所说的大致是指马钧天生为巧匠,这样的说法总让人觉得有点缺陷,不可思议。
中国古代的教育到隋唐后,基本就是以科举为中心。私塾教的就是四书五经,似乎没有听说过教授数学、力学等理科课程。那么中国古代在技术上的成就究竟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大约都是通过师徒相传等传统方式流传下来的。师徒相传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只是这样的方式对于今天的社会是否还会继续奏效,似乎是个问题。
师徒相传这种教育方式,看起来效率不高,但有一点是应该肯定的,那就是因人而宜进行教学、培训和指导。所谓效率不高,是指受教育的人数这个量的指标。但就每个接受教育的人来说,这种方式的效率却可能是更高一些的。这就成了一个悖论。所谓教育面的效率与个人受教育质量的效率成了负相关关系。同一种教育模式的推广面越大,而个人受教育的效率就越低。这便如何是好?
无论是所谓全日制的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技术的教育,这类问题都是存在的。传道、授业、解惑,似乎都比较适合于师徒相传。但现代化的教育如同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是批量操作的。工业化的教育适应工业化的时代,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是否成立。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工业化的教育真的就一定适应工业化的时代吗?
师徒传承,一代一代往下传,其实有些条件还是很必要的。师傅的心胸,徒弟的聪慧与勤奋,恐怕这是最根本的条件。师傅的心胸,是看师傅能不能倾己所有而传授给徒弟。不仅如此,师傅还要具备一定传授技艺的能力与方式。而徒弟所做的,不只是简单地继承师傅的技艺,更要能在师傅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这种师徒相传的做法,更适合于工程技术一类的教育与培训。而对于基础科学来说,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既需要学子对导师全面思想与方法的了解和传承,更需要学子对其他流派的思想与方法的学习和钻研。在工程技术的培训上,独门独派或许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独门独派的做法可能弊端更多一些。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古代的技术传承方式没有记录下来。中国自古以来是不乏工匠的,但这种工匠的传承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师徒相传而流传下来,却没有人能够详细地了解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马钧时代的连弩、机械人、指南车、投石机今天都没有留下样本。指南车还是后来人自己琢磨出来的,是不是马钧那个时代的原型,也不可能知道了。我们今天在工程技艺方面的教育培训,能不能找出一条新的更为有效率的方式和思路,这可真的需要下一番大功夫了。进而在基础学科和理论的教育方面也能摸索出一条前所未有的方法,那更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胡懋仁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8176-92968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