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可西里水漫盐湖对青藏线的威胁及应对策略小议
在昆仑山南麓可可西里的盐湖距青藏线(铁路/公路)8公里,据20140603遥感监测图,其面积达141.71平方千米。
资料显示该盐湖5年前其面积仅为46.8平方千米,2012年为122.1平方千米,2013年7月为139.69平方千米。
盐湖水矿化度较高,其若进一步扩大,漫渗会有较大危害性,如:
a、破坏周围植被;b、盐份漫渗腐蚀路基、通信光缆、石油管线等;c、盐类可使冰点降低,盐水漫渗会使多年冻土部分融陷,影响冻土路基强度。
水漫盐湖的原因:全球变暖使青藏高原雪线上升,孟加拉弯向青藏高原输送的水汽,在翻越雪山冰川后被冰川雪山凝结的更少,所以更多的水汽能传递到青藏高原腹心的可可西里地区。同时,全球变暖雪线上升,使可可西里地区的冰川固态水库中的水转入湖泊等液态水库。即全球变暖使可可西里暖湿化,可可西里地区的湖泊面积近10余年普遍扩大。许多湖泊不再安于旧有湖岸,开始吞并周围卫星湖或连通邻湖。其中卓乃湖表现最为明显:2011年8月下旬卓乃湖面积达到274平方千米,并在东南部开始发生湖水溢流。2011年9月15日卓乃湖发生决堤,大量湖水外泄,外流湖水向东流经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使得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面积短期快速扩大,相继由内流湖成为外流湖,进而水漫盐湖,使盐湖面积迅速扩大。
2014年6月,卓乃湖面积为156.62平方千米。比3年前的2011年8月的274平方千米,小了近120平方千米,而其减小的部分增加了下游的库赛湖与盐湖。卓乃湖溃堤后形成了10米深的峡谷,而2013年8月记者采方时,这个峡谷深度在16至20米之间,最窄处的宽度在200米左右。大量的水在空间上北移,是自然的“南水北调”,对干旱的西北地区是件好消息,但其调往的方向有点偏东,且靠向了青藏线。
情况如此,现在主要是该如何应对:
有专家建议对卓乃湖溃堤处进行修复,恢复卓乃湖的储水功能,从而降低盐湖对青藏铁路、公路的威胁。
但治水经验表明,堵不如疏。而且可可西里地区主要大湖泊如乌兰乌拉湖、西金乌兰湖、可可西里湖等都处在扩张期,都是历史上少见的大湖面时期,且多在卓乃湖的上游。区域内水份充沛,若夏遇较长高温就会形成大规模降雨,或遇冷冬大面积覆雪,待雪融也会形成大规模融水,仍可能造成新的溃堤。且高原冻胀对工程的质量影响极大。
堵不行则考虑疏。库赛湖、盐湖海拔都在4400米以上。
一种方案:就近沿青藏线铺管泵取盐湖的水翻越昆仑山可进入柴达木盆地,需要爬过海拔4648米的昆仑山隧道,而且不得不考虑高矿化度水对沿途的影响。所以这种方案显然不行。
第二种方案:是自盐湖略向南引入楚玛尔河,过海拔4495米的楚玛尔河大桥并入通天河,要爬升的高度不高,但是高矿化度盐湖水的影响仍在,而且将青藏高原的内流水系改流到外流水系,对缺水的高原显然不理想。
第三种方案:直接将流向下游的水在进入盐湖前即引走。如在库塞湖东向流往盐湖的方向适当堵,以避免水进一步漫向青藏线。而在库赛湖西挖渠将水引向那棱郭勒河,经海拔4200米的豹子峡,进入缺水的柴达木盆地。在库赛湖水还是较淡的水,引入那棱郭勒河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
可可西里腹地的乌兰郭勒河(汉译为红水河)是那棱郭勒河的正源,可可西里的最低点豹子峡是该河出可可西里的门户。
最重要的是,在客观上那棱郭勒河需要增加供水量。全国人民的粮食问题都受钾肥制约,全国人民都用锂电池。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钾肥产量突破200万吨后,在那棱郭勒河出山口处建设的引水工程年引水量为1.78亿立方米。现在公司计划到2016年钾肥产量扩大到500万吨,溶矿用水必将随之增加,无疑从那棱郭勒河增加引水量极为方便,但那棱郭勒河水量有限,且随着东西台吉乃尔和一里坪盐湖锂资源的开发深入,对淡水的需求量都将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引水向那棱郭勒河可以使察尔汗盐湖、东西台吉乃尔和一里坪盐湖增加湖水面积、增加盐田面积。据王石军等的2013年文章,察尔汗盐田每生产1吨光卤石要蒸发4.35吨水,据此推算生产500万吨钾肥则每年盐田蒸发掉的水就近1亿方,则溶矿也需近1亿方的淡水。在西风、西北风的作用下,这些湖面与盐田蒸发掉的水汽将先经过格尔木市,对格尔木气候条件的改善极有利(参考美国大盐湖“大湖效应”的盐湖城)。在主风向作用下,水汽将最终汇向更东南的黄河源区姊妹湖札陵湖与鄂陵湖。
当然,卓乃湖水源保护更大的意义是藏羚羊产仔的生态条件,若是水从下游被更多的引离可可西里,对藏羚羊影响会很大。所以,在下游引走水的同时,建议从楚玛尔河引水到库赛湖,即将可可西里的多尔改错(海拔4688米)由外流水系变成内流水系,以保证可可西里的水资源量。楚玛尔河是通天河的一个较次要的支流,其改道对通天河水系影响不大,且在其流向青藏线大桥前,即改流一部分,则其河水大时对青藏线的潜在影响也会大大降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