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生
再聊“潜力股”与“绩优股”人才话题 精选
2022-8-8 08:31
阅读:6570

再聊“潜力股”与“绩优股”人才话题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

 

人才话题是科学网上永恒的话题。科学网博主刘立教授在我的博文《聊聊“十年磨一剑”话题》的评论说:“科学网有很多学者。据您观察,哪位是‘十年磨一剑’的学者?或者磨三剑的学者?”我回复:“很难评价科学网上博主,尤其是那些在职的博主是否一直在自己专业领域内‘磨剑’。我可以评价我们学校一些我比较了解的至少20年以上工作年限的学者。因为,要评价一个教授是否在磨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由此,我想到“潜力股人才”话题,因为这个话题与“十年磨一剑”话题相关。

“潜力股人才”区别“绩优股人才”只涉及一个借用股市的基本概念:即潜力股与绩优股。就人才而言,“潜力股人才”相对于“绩优股人才”的成才过程艰难曲折且成果产出严重滞后,最后能否成才还是个未知数。在当下我国学术界,尤其是大学,“绩优股人才”一般指“一篇或几篇论文打天下”的人才,这种人才很吃香,有的人据此戴上了各种级别不等的“帽子”。诚然,这类“绩优股人才”如果发表的论文成果水平确实在同行中影响较大,那也值得赞扬,因为,他们毕竟为国家的科学进步出了贡献。然而,事实证明一些“绩优股人才”不属于这一类,只是他们也许运气好,或许在研究生阶段碰到一个“手把手教”的好导师或入职后加入了一个比较牛的学术带头人团队,加上自己的努力发表了几篇好期刊论文而顺利获得好的职位和待遇。他们主要为提升这些机构学术论文数量排名做出了贡献。“绩优股人才”的最大特点是良莠不齐,其中往往夹杂一些急功近利和学风浮躁的学者,他们将论文玩弄于股掌之中,其学术行为客观上助推了我国学术界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不正之风。而且有的一篇论文打天下的“绩优股人才”不可持续。我们见证了周边太多当年这类“绩优股人才”,并由此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然而,此后再也见不到这些人的学术踪迹了,有时候忽然发现他们中有的人似乎转变了角色,逃离了学术界,从政当官或成为科学“教父”。

“潜力股人才”属于暂时还没有显山露水成果引起同行关注,但是经过勤奋努力终究会成为难得的人才,逐步得到同行的认可。因此,“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磨一剑”就是这类“潜力股人才”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我们常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是指普天下大众都是“各尽所能”的人才。显然,我这儿的“潜力股人才”稍有不同,既不是高大上的“杰出人才”,尤其我们一些学术机构决策者眼中的“帽子人才”,也不是芸芸众生的大众人才,而是这些学者在他们的研究领域中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潜力股人才”大多数属于“厚积薄发”的学者,他们似乎不太在乎物质享受,或者无奈接受清贫生活考验,潜心做自己的科学研究。典型的案例是张益唐,陈景润等数学家,如果最终他们不是产出了同行认可的重大成果,他们就只能成为长期的“潜力股”,“磨多少年的剑”也不会得到大家认可。所以,最终还是要以“实力取胜”,真可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数十年来,我见证了身边的一些“潜力股人才”的工作状态与成长过程。他们的主要特点:首先是时间上属于长期全身心投入,而不是一时的突击“奋斗”。这些学者长期以来心态比较平和,职称晋升顺利时不会得意忘形,挫折时也许会偶尔生气,但是能够较快调整状态,拥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英雄气概。“潜力股人才”的学者通常没有假节日,办公室,实验室和出差途中是他们主要奋斗场所。平日里看不到他们高谈阔论,他们一般也不会承担大学的实质性行政职务,有的活动也是属于与教学科研相关的职业行为。“潜力股人才”也可以粗分为两类人群。一类为了应付单位日常考核,也会按时发表一些“不痛不痒”的成果对付,但是内心憧憬产出好成果的初心不变,并藏匿于内心深处,绝不张扬,所以,他们不温不火的表现不会引起同行和领导的关注。另一种“潜力股人才”则属于“另类”。他们属于真正凭兴趣“做自己的科学研究”,冒着单位“非升即走”的风险,依然我行我素,“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他们甘愿经受清贫生活和单位领导的冷漠考验,憧憬有一天能产出一点“重大”成果聊以自慰。这类“潜力股人才”的风范有点类似我的文章《聊聊“十年磨一剑”话题》后面附图的第一幅图片“让科学返璞归真”描述的十九世纪科学家的自由科研状态。我常想,这类“潜力股人才”暂且不论他们最后是否能够产出重要成果而成为人才,仅就他们全身心投入科研的状态就足以成为大学校园内的亮丽风景。正如我的文章《宁静致远是大学学术环境的高境界,2013年5月20日》中引述的一段文字:“有一天,几位同学路过他们的母校西北大学,碰到上学时一位教授。教授现在年事已高,戴着高度近视眼镜,腋下夹着厚厚的书籍,佝偻着腰从他们身旁走过,他们情不自禁向老师鞠躬问候,并行注目礼目送老师离开,尽管它们上学时教授并没有上过它们的课。看完这段文字在我心中对这几位学生充满了敬意”。文章中描述的“这位年事已高的老教授”难道不应该成为大学校园的亮丽风景吗?!

一位青年教授对我说,非常羡慕我们当年宽松的大学环境,大学教师能够以平和心态从事教学与科研。我们那个时候申请科研项目和发表学术论文没有太大压力,哪有现在如此多的“奖励项目”和“人才称号(俗称帽子)”的诱惑。因此,宽松的大学环境是“潜力股人才”成长的优质土壤,他们无法在浮躁,急功近利的环境中生存。我们有的大学决策者对“潜力股人才”缺乏耐心,总是担心宽松的绩效考核环境难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可能还会产生一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懒人”。其实这种认识属于典型的大学行政化管理思维,他们将以产生知识与培养人才为己任的大学等同于生产物质产品的企业和管理服务的行政机构。然而,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人性化的宽松绩效考核机制会让我们大多数教师沉下心来做好教学与科研。尤其近些年引进的在国内外著名大学接受了多年学术历练的青年学者,他们已经初步尝到了科学研究的乐趣,并逐步成长为一个“不用扬鞭自奋起”的学者《给学者一个“不用扬鞭自奋起”的学术环境,2022年6月20日》。回顾我数十年的大学教师的经历深有感触,尽管我的职称晋升之路并不平坦,然而,一个学术人生旅途中必须经历的“挫折”似乎并没有严重妨碍我凭兴趣“做自己的科学研究”(我一个科教公益报告题目),即使退休后我也继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履职中山大学“高年资教师岗位”教授工作。因此,我期待我们的大学管理决策者要下决心改善治学环境,让“潜力股人才”挺直腰杆做自己的科学研究,让“绩优股人才”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只有这样长期坚持,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就一定会变成现实。

2022年7月25日策划,8月8日完成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庆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3617-135037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