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ng903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eng9038

博文

王纯忠:《红楼梦满礼旗俗发微》

已有 5767 次阅读 2021-3-17 09:5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李沣的博客:受权发布乡友王纯忠的《〈红楼梦〉满礼旗俗发微》

 

《红楼梦》满礼旗俗发微

——以西为尊与贵白贱红印证着曹雪芹实录满礼旗俗

作者   王纯忠

 

摘  要:乾隆帝曾敕命编著《西清古鉴》、《西清砚谱》、《西清续鉴甲编》等文物鉴赏典籍。他在“大清”国号之外,心仪于“西清”命名自己鉴藏中国古代文物的官版典籍。“西”字与满清民族发展史、满清文化礼俗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红楼梦》“草蛇灰线”的结构章法中,同样时隐时现地写入着一个以西为尊、以西为上的地理方位崇拜,这是烙印着关外女真部落迁徙和发祥地景仰的民俗礼仪。《红楼梦》情节叙述中,同样展示着满族尚白贱红之俗。本文从民族民俗学角度探赜索隐,考证了出身满洲正白旗包衣世家大族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入了这两个极具满族民俗文化特色的礼仪礼俗。这是满洲古礼的“史阙文”,也是此前《红楼梦》诠释的盲区。藉此希望引起对《红楼梦》中满清典章制度、满礼旗俗等方面研究的重视。

核心词:以西为尊  贵白贱红 包衣礼法 归金满化 满人曹雪芹  

 

据有关史料记载,乾隆帝推行满汉一体的国策重视汉文化研习与古代文物鉴藏,敕令编纂《四库全书》,一并编纂青铜器鉴藏专著《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甲编》与古砚鉴藏专著《西清砚谱》。乾隆帝何以在“大清”国号之外青目于“西清”命名?经过多年考辩,我方明晰了“西”之于“清”是一个印记着氏族地理迁徙发展史、极具民俗学与包衣礼法意义的以西为尊、以西为上的民俗礼仪存在。曹雪芹先世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扩张进入汉区之际,随同大量蒙古、朝鲜、汉民投金入旗,自然存在一个归金满化的民族融合文化融合过程。《红楼梦》写入的以西为尊与贵白贱红之礼俗礼法,即是曹家先世融入满洲民族共同体过程中归金满化的明证。

 

《红楼梦》首抄本乾隆甲戌年《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开篇“凡例”(又名红楼梦旨义)申明:“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检索《红楼梦》前八十回文字,关于贾府所在即天子所在之“神京”、“都中”,绝无明确的空间方位标定。即使是第七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薛宝钗跟周瑞家的谈到以前曾有个癞头和尚给了一个海上方叫冷香丸:“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就埋在梨花树下。”相对于书中刻意显示真实地名和地理方位的“姑苏”、“扬州”、“南京”,如果此处“由南带至北”是确凿的曹雪芹原笔,那么我们也可以得出“神京”所在就是北京。但经过比对校勘,我发现岳麓书社李全华校本以甲辰本和程高本为底本校勘而成,此处却是“由南带至此”。“北”与“此”仅有半字之差,却是关乎贾府所在、帝京所在的关键字眼。宝钗已经入住荣国府梨香院,跟周瑞家的述说,如果再说出“北”则文意上不通。当以“从南带至此”为是,这恰是吻合甲戌本《石头记》“凡例”申述“天子之邦……特避东南西北四字样也”。甲戌本第七回“从南带至北”的“北”字,显然是脂砚斋中文人抄手由曹雪芹草稿抄成小楷正书时粗疏未加细辨而致的误抄。姑苏甄士隐资助贾雨村进京科考,嘱其“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何不“买舟北上”?正是刻意回避京都在“北”。《红楼梦》中京都与贾府所在是曹雪芹植根于真实都市苏、宁、扬三地之上虚构而成的“架空层”,是虚拟虚构之场。

虽然曹雪芹刻意回避“长安”、“都中”所在东南西北的空间方位,但我们从林黛玉进贾府、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周瑞家的送宫花这几个场面描写中,却发现曹雪芹非常细致地向读者显现着一个对“西”字的凸出;在贾府楼宇房舍及主人居室的空间布置与尊卑方位中,同样展示着以西为尊的礼俗写真实录。

其一,林黛玉进荣国府:“这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意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①“……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当下茶果已撤,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出了垂花门,早有众小厮们拉过一辆翠幄青绸车来……拉至宽处,方驾上驯骡,亦出了西角门,往东过了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方下来。”——丧母之后,外祖母“致意教去”,黛玉方辞别父亲由扬州前来,初进荣国府,走的是“西角门”。遵照外祖母安排,黛玉前去拜见大舅父贾赦,依然是“出西角门”。②林黛玉回到荣府中拜见二舅父贾政:“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湾,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紧正内室……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三个字,是“荣禧堂”……原来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堂,只在这正堂东边的三间耳房内。于是老嬷嬷引黛玉进东房门来……”按照黛玉在老嬷嬷引导下行走的方位路线可知,贾政与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的三间耳房系荣国府内五间大正房的堂屋“荣禧堂”东边的耳房,而由荣府大门进荣禧堂也是由西而来。③黛玉进入王夫人所居的东房:“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其余陈设自不必细说。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也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上东边椅子上坐了。”——由这段描写来看,贾政居室内临窗大炕是南炕,正是满洲人主卧之处。“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也是尊位。所以黛玉“度其位次”,没有炕上坐,“只上东边椅子上坐了”。这是黛玉谦卑有礼,故脂砚斋评注到:“此不过略叙荣府家常之礼数,特使黛玉一识堦级座次耳,馀则繁。”

贾政王夫人所居房内位次尊卑与此则有所不同:“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见黛玉初来“便往东让”,但黛玉料定是贾政之位,在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时“方挨王夫人坐了”。④黛玉在王夫人处:只见一个丫嬛来回:“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忙携了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这说明贾母居处,仍是处在贾政、王夫人居处的西方。

图片

 

(回到贾母处)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甲戌本脂批:不是待王夫人用膳,是恐使王夫人有失侍膳之礼耳!)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旁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和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也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嬛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嬛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

由曹雪芹此段精致的“侍膳之礼”的描写,林黛玉亲眼所见“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也让读者观察到了公侯府第“大人家规矩礼法”。自然,这些规矩礼法中即实写着“勑造荣国府”之楼宇房舍坐落和主人居处以西为尊之方位崇拜。

其二,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在联络上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后,随她“逶迤往贾琏的住宅来……于是来至东边这间屋内,乃是贾琏的女儿大姐儿睡觉之所。……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只听远远有人笑声,约有一二十妇人,衣裙窸窣,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又见两三个妇人都捧着大漆捧盒,进这东边来等候。”——在一个由堂屋中分的住室里,贾琏的女儿与奶妈等人住在东边屋里,而贾琏与凤姐儿是居住在“西边屋里的”,显示出“西边屋里”是为尊位。

其三,周瑞家的奉薛姨妈之命送宫花,恰逢睡中觉时贾琏与熙凤行风月之事。……走至堂屋,只见小丫头豊儿坐在凤姐房门槛上,见周瑞家的来了,连忙摆手儿叫他往东屋里去。周瑞家的会意,慌的蹑手蹑脚的往东边房里来,只见奶子正拍着大姐儿睡觉呢。周瑞家的悄问奶子道:“奶奶睡中觉呢?也该请醒了。”奶子摇头儿。正说着,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豊儿舀水进去……这段对贾琏凤姐居室空间布置的展示,同第六回中刘姥姥所见是一致的,仍是交代贾琏凤姐居住在堂屋“西边屋里”。

作为曹雪芹着意描写的“诗礼簪缨之族”,又“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即朝廷层面的礼乐文化提倡与推行,贾府众人对礼仪礼法的尊从逼真呈现在字里行间。荣国府楼宇房舍空间布局和主仆居室尊卑方位,曹雪芹的描写是精致清晰的。

从建筑布局观察荣府仪门内主要建筑物的坐落布置,就有别于中原汉地宫室营建“建中立极”的方位布设。这一切,无不时时在向读者宣示着一个有别于中原汉地的“以西为尊”的礼制礼仪。

 

 

《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浓墨铺写元妃归省,是全书的一大关节:正月元宵佳节之日,贾府众人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贾赦等在西街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街头巷口俱系围幕挡严。……忽听外边马跑之声。一时,有十来个太监都喘吁吁跑来拍手儿。这些太监会意,都说“来了,来了”,各按方向站住。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半日静悄悄的。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幕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早飞跑过几个太监来,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

皇妃归省銮仪是皇家国礼的体现。曹雪芹精致逼真的描写,感染着脂砚斋等阅评者。为接驾皇妃归省,“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元妃未到,一对对先导太监提前“各按方位站住”;元妃乘用仪仗:“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清人福格《听雨丛谈》卷二57记“轿顶”礼制:“轿顶惟乘舆及贵妃以上用金,妃嫔用铜质锬金,亲王郡王、一品大臣用银。等而下之……”元妃銮仪所用“曲柄七凤黄金伞”与“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正合清廷贵妃出行伞扇制度与舆制;元妃仪仗出现,“方闻的隐隐细乐之声”亦是帝后贵妃銮驾前部大乐;“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

接驾大典的场景描写,可谓是纲维有序、礼乐和谐,为读者复原了当时的皇家礼乐仪轨。此是皇家权威凛然有序的体现。故有评语:“难得他写的出,是经过之人也。”“画出内家风范。《石头记》最难之处,别书摸不着。”

恐怕“别书摸不着”之处,就有这接驾礼仪中元妃归省何以“自西而来”:“……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幕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读者须知,凡是国礼军礼等重大礼仪活动,主宾迎送人等进出座立等仪式仪轨是极为规范严格的。贾赦、贾政等主仆男丁等候在西街门外,红衣太监下马“垂手面西站住”,自然是迎驾元妃“自西而来”。“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同是走着一条自西而来的路径。

还有一个细节:元妃入园游览之后“进入行宫……礼仪太监跪请升座受礼,两陛乐起。礼仪太监二人引贾赦、贾政等于月台下排班,殿上昭容传谕曰‘免’,太监引贾赦等退出。又有太监引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昭容再谕曰‘免’,于是引退。”贾赦贾政等有爵者及合家子侄觐见皇妃,“于月台下排班”三跪九叩。贾母是“荣国太君”,所以贾母与女眷等“升月台上排班”行三跪九叩之礼。但为什么太监引荣国太君及女眷“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自然这西阶是尊位是元妃升座受礼的阶陛。对于此段叙述,有一则评注:“一丝不乱,精致大方,有如欧公九九。”脂砚斋、怡亲王弘晓等评注者对曹雪芹此处皇家国礼的细致描写,称赞如同欧楷契合九宫格一般精致严谨。

图片

 

这个以西为上以西为尊的礼仪礼制,在《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中也可以寻到踪迹:凤姐有些抱怨初一日清虚观打醮看戏时要照顾老祖宗等人,自己不得受用。贾母说:“到明儿我在正楼上,你在旁边楼上,你也不用到我这边来立规矩,好不好?”下文“这里贾母与众人上了楼,在正楼上归坐,凤姐等占了东楼,众丫头等在西楼轮流伺候。”显然,贾母等长辈所在的正楼就是清虚观的西楼。西楼为正楼恰恰吻合着“以西为上”的满洲礼俗。

第54回荣府元宵节夜宴,贾母命贾珍、贾琏等人离开后,率众女眷挪进暖阁里地炕上,“说着便让薛、李正面上坐,自己西向坐了,叫宝琴、黛玉、湘云三人皆紧依左右坐下……”此处薛姨妈和李婶虽然坐在正面,但贾母“自己西向坐了”,仍是符合满礼的尊位。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向来被誉为场面描写、礼制文化描写的典范文字。曹雪芹以薛宝琴目力所及展开场面描写:“且说宝琴是初次,一面细细留神打量这宗祠。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宗祠设于宁府西边旁院,恰是契合满礼满俗之西方为尊的布局坐落。

在脂砚斋评注中,对于曹雪芹结构章法有“草蛇灰线”的评价。“草蛇”者,草丛草垄中蠕动爬行、时隐时现之蛇也。“灰线”者,布撒于地面之时断时续、形断而意连之标线。雪芹籍此结构章法,将人物、故事情节、器具物品等诸多方面分散于各章回中,又随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推进着它的出现和隐伏,令人读来有花团锦簇又穿插神妙之感。这个以西为尊之满礼满俗的写入,在《红楼梦》中就是以“草蛇灰线”的形式体现的。

多年读《红楼梦》习焉不察,近日逐段比对校勘时发现《红楼梦》中这个“西”字方位的存在,疑惑许久。读李凤琪、唐玉民著《青州旗城》一书有关满族风俗禁忌,始知这是一则契合满族先民以西为上礼俗的描写。

该书介绍:满族人家把祖宗板和祖宗口袋悬挂在西墙上,供奉祖先的供桌也设在西墙下。一般的旗民,因只有两间官房,房内支炕,所以西炕是最尊贵的地方。西炕让长辈睡,炕上不能乱放不洁净的东西,外人也不准坐西炕。否则,就认为渎犯了祖宗神灵。据满族老人们说,祖宗板供在西墙上,是遥望东北方向,怀念自己的老家和祖先。有专家则认为,女真族祖先是通古斯人,中世纪以前居住在贝加尔湖一带渔猎,因部族之间加剧了争斗,有些部族便沿黑龙江、松花江顺流东下,至白山黑水定居。此后为怀念发祥地,便留下了以西为上的习俗。

《红楼梦》写入的这个以西为尊、以西为上的风俗礼仪,是满洲祖先女真部族来自西方、开枝散叶繁衍兴盛的地理方位坐标,也是满洲旗人对发祥地追念景仰的礼俗禁忌。

钱穆先生主张通过考察古人活动的地理区域来推寻各民族迁徙发展与古代文化活动的大概。他在《史记地名考·自序》中说:“古治古史,愈溯而上,乃惟有氏族、地理两要项。考地所得,可资以解说当时各氏族之活动区域及其往来转徙之迹,与夫各族间离合消长之情势,则已可为古史描出一粗略之轮廓。”⑴

《听雨丛谈》卷一考证“神板神筸”。“神板”即满族家中供奉的“祖宗板”(满语“窝撒库”);“神筸”即满族同胞大门东旁所立“祖宗杆子”,也称“索伦神杆”,起源于满族关外设杆祭天礼。满洲旗人敬天祭祖,杀猪时将猪锁子骨和喉管拌上碎猪肉、五谷杂粮,放在柳木杆子顶端的锡斗里,引鸦鹊来食。满族传说爱新觉罗氏始祖库布里雍顺系天女下凡时吞食喜鹊衔来朱果怀孕而诞生,又有努尔哈赤曾被明军追杀时得到乌鸦相救,爱新觉罗氏便形成敬鸦鹊的礼俗崇拜和立杆祭祀。福格考证“悬木板或木龛於西上,是妥神之灵也。或有轴像,或虚位望祭。”此书卷六并记“以西为上”:“八旗祭祀,位设于西,盖古人神道向右之义。……按此说八旗以西为上之礼,实合于古矣。”福格所考“以西为上”这个八旗祭礼的起源和制礼旨义与《青州旗城》所记有所不同。但二者均系旗人证说旗中事旗中礼,亦可实证雪芹著《红楼梦》记箕裘家事之“事迹原委”、“兴衰际遇”不失其“真”,多有深合满礼旗俗之笔。

这个记载满族先世迁徙往来和后世旗人对祖先发祥地崇拜景仰的礼俗,乾嘉以降满洲八旗之外所知渐少。道光三十年汉军旗人张新之(太平闲人)于台湾府署评点百二十回《红楼梦》,并无此评析阐释。咸丰年间满洲文康(姓费莫氏)著《儿女英雄传》亦无涉及,遑论外省汉人。

记此满俗古礼于《红楼梦》,与曹雪芹先祖曹锡远、曹振彦父子在努尔哈赤时代就与女真结缘薙发易服、投清入旗成为正白旗包衣人,系努尔哈赤“自将之军”与“皇帝家臣”。曹家世代遵习满洲包衣礼法八旗律令,已经从文化礼俗诸方面深度融入满洲新兴民族共同体。这与曹家隶籍内务府正白旗、属于“老满洲”且系皇室包衣豪门的家史是吻合的,也是契合当今作家作品发生学阐释的本真本原写作。

 

 

明晰了这个以西为尊礼俗的存在,《红楼梦》早期抄本中涉及曹雪芹祖父曹寅书斋“西堂”及家中西花园等“西”字的评注即了然不惑:①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雨村说“去岁我到金陵地界……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像个衰败之家?”此处有两则问答式批注:“后”字何不直用‘西’字?”“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问话者知雪芹南京旧家有西花园,故建议将后花园一词改称“西花园”。而雪芹或抄写者深知这个字眼会引发提议修改者(脂砚、畸笏叟等曹家人)酸心落泪,故有“不敢用‘西’字”之注。②甲戌本第十三回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之批。秦可卿死后宁府请和尚道士做道场,“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靖藏本此处原作“西帆楼”,并有一则批注:“何必定用‘西’字?读之令人鼻酸。”③第二十八回写贾宝玉赴冯紫英家宴,提议用“大海饮酒”。庚辰本此处有眉批:“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层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壬午重阳日。”“大海”即“大(‘台’下皿字底)。甲戌本第三回写及荣禧堂中大紫檀雕螭案上一边是金罍彝,一边是玻璃¨,并注此¨字:音海,盛酒之大器也。”此即清人钱大昕所谓译音无定字,八旗文人书写满汉字对音互转。甲戌本侧批:“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随着曹家史料的发现,我们从曹寅《楝亭集》和施瑮《病中杂赋》诗注得知,“西堂”是江宁织造署曹寅书斋,曹寅又号“西堂扫花使者”。织署花园名西园,尚有西轩、西亭、西池等命名。这两则批注,显然是畸笏叟、梅溪、脂砚等曹家人读到书中这些情节联想先人行迹悲伤难抑的夫子自道。

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编辑出版《红楼梦研究集刊》,载毛国瑶《靖应鹍藏钞本<红楼梦>发现的经过》一文,即提出靖本批语中有一个用“西”字的问题。这是毛先生文本比对校勘的精审与敏锐,但他尚不懂雪芹书中写入的这一女真族古老礼俗。十多年来,我同样对曹寅一家何以钟情于“西”字、雪芹等曹氏后人何以触眼“西”字神伤鼻酸迷惑不解。

由曹雪芹家族先世融入满洲的家史可知,曹家先祖明末居辽阳,靠近努尔哈赤筑城起兵的赫图阿拉(Hetualahoton,汉译“横岗”即绵延横亘之山峰),当在努尔哈赤天命六年(1621)三月攻取辽阳沈阳期间(或于此前后金攻取辽沈周边70余城之时)归附后金成为正白旗包衣(满语Booi,读音为“波衣”,相沿而用“包衣”,汉译“奴仆”)。努尔哈赤崛起并统一关外满洲五部、长白山二部、东海三部、扈伦四部,并招抚朝鲜、蒙古与明朝关外军民,创设包衣制度和八旗制度以管领属下人口。满蒙各部贝勒、贝子、屯长、堡长率属来归者,编为佐领,仍使统领固有族戚臣仆,称为“包衣阿哈”(满语Booi Aha,汉译“户下人”或“家下奴仆”)。包衣之制系建州女真崛起之初努尔哈赤创设的体现亲疏先后、等而下之的主仆层级体制。是一个源起于金朝和蒙元时期主奴人身依附关系又有改造的包含家文化色彩的主奴隶属制度。“龙兴旧部及满洲各国、长白山各国、崇德以先归附者,大都入于上三旗满洲。镶黄、正黄、正白为上三旗,护从御营,是皇帝自将之军。镶白、正红、正蓝、镶红、镶蓝为下五旗,分隶于诸王统带。”⑵

由曹家籍隶正白旗可知曹家入旗当在崇德(1636)以先,这与他家在天命六年(1621)或此前归附入旗的时间是吻合的。“包衣阿哈”直接隶属于上三旗的,称为皇上家臣;隶籍下五旗各王贝勒的称“王包衣”;又有户下旗人,原是旧日勋戚自带之兵民;有庄头旗人,系国初带地投充或由兵丁拨充屯田,后归内务府会计司管辖;还有旗人之家人。⑶曹家系努尔哈赤、皇太极的亲兵家臣,自然属于“老满洲”。曹家在《八旗满洲姓氏族谱》中列入“满洲旗分之尼堪氏”,满语“尼堪氏”即汉姓汉种之意,为满洲旗分内汉姓人。

皇太极时期又从上三旗中抽组内务府三旗,即福格所谓“内务府三旗其管领下人,是我朝发祥之初家臣。……惟内廷供奉亲近差事,仍专用管领下人也。”雪芹高祖曹振彦原任浙江盐法道,即归入内务府正白旗。《听雨丛谈》卷二“外省文职旗缺”中记载“国初外省督抚藩臬多用汉军人……盐政、织造、粤海监督、淮安监督、九江道,均用内府人。”《红楼梦》中王熙凤跟赵嬷嬷谈起当年贾府、江南甄家接驾“太祖仿舜巡”,夸耀自家:“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由此可知,雪芹杜撰之“王府”原型当系内务府掌粤海监督之职者,凤姐所言原应有自,并非虚言炫耀。

曹家世代任职苏州织造、江宁织造并与同旗李煦家族轮流兼任扬州盐政,这是他们两家属于“发祥之初家臣”、“内廷供奉亲近差事专用管领下人”之职掌。随着部属扩编,皇太极又组建了汉军八旗,“别列一帜”。后世不明满、蒙、汉军八旗和内务府八旗编成的学者,常将满洲八旗中汉姓人与“汉军(满语乌真超哈)八旗”相混淆。福格《听雨丛谈》卷一有“内旗旗鼓与八旗汉军不同”的考释,并于卷十二“博济特氏非户下人”条有言:“阅《八旗姓氏族谱》即可豁然。至各姓属下源流,非于本旗旧册中考核弗悉也。”

因属于老满洲,又系皇帝亲统包衣世仆亲近家臣,曹家尊奉女真礼俗正是他家归附满洲、接受满洲礼仪文化的体现。这是民族融合过程中正常的民族学民俗学现象。曹寅母亲孙氏有幸被遴选为玄烨乳姆(满语“嬷嬷”,读mama),曹家成为内务府世职和康熙帝宠信的家仆,有着草根草民难以企及的显赫荣耀,过上公侯豪门钟鸣鼎食的奢华生活,此即《红楼梦》开篇所写“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神瑛侍者降生青埂峰下”,“青埂峰”寓意大清之根基,即取象于大清龙兴之地赫图阿拉。他家在此归附后金,世受皇恩连任苏宁两处织造府并兼任扬州两淮盐政长达六十余年。作为满洲旗人皇亲世禄之家的曹寅尊奉满俗以西为上、怀念辽东发迹之地自在情理之中。《红楼梦》通部写礼写情,以情悟道,守礼衷情。通贯全书的即是满洲包衣礼法与八旗律令制度,如同《金刚经》与《心经》为“符壳”、“符胆”一样,只是隐写在汉语汉文为主体文字创作的外表之中了。囿于文化与民族民俗的隔阂,近现代汉人社会未识未察,率意而断,难免误解错会芹溪著书主旨。

雪芹创作中“西”字的隐显及先人行迹故事,其意暗蓄着由满清而来的荣耀辉煌和因满清查究而致的悲哀痛楚。《红楼梦》作为满汉民族融合、满汉文化融合过程中久已归化满清的曹雪芹以自己家族投清入旗、由富贵繁华跌入困顿离散生活的真实写照,以“情既迷人,情又误人”启蒙天下投身满清之人,这才是“此书救世之溺”的真正作意。

风俗礼仪是民族文化特性的体现,不光是元妃省亲这个令贾府锦上添花、荣耀非常的大关节,亦即日常生活尊奉之处,也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生活禁忌和私密。《红楼梦》中诸多满礼满俗和皇室权贵生活描写,局外人与后世读者恐有雾里云山之感。诸如满族崇柳敬鸦鹊、参星礼斗、尊爱未嫁女、奴仆忠敬主子等满礼旗俗的描写。贾宝玉穿着“箭袖”、“小鹰膀褂”是八旗男子服装标识;黛玉亲为宝玉戴笠:“轻轻拢住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将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宝玉束发冠上“绛绒簪缨”,实源于满洲旗人“羽缨冠”和清初品官及士族子弟“红绒不结顶”的顶戴之制;《大清通礼·冠服制》云:民人冬夏帽上不得用红绒大结顶(是闲散旗人可用也)。第三回黛玉所见王熙凤的出场:“这个人打扮与众姊妹不同,彩绣辉煌,恍如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珮;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这里对凤姐通身服饰款段的精细描写,多数读者认为是雪芹小说铺张夸饰游谈无根,实则是八旗贵族妇人彩服的艺术再现;凤姐头饰即是八旗贵妇“凤钿七翟五翟周以珠旒之制”。贾珍等人“射鹄”、贾蘭射鹿、冯紫英“打围”,冷子兴所说“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贾母听说宝玉习射长了两个力、式样也好提醒“别弩伤了”,都是满洲骑射生活的反映。秦可卿去世时托梦凤姐,“只听二门上传事云牌连叩四下,正是丧音”(庚辰本作“传事云板”);此“云板”旗内称努尔哈赤云板,是努尔哈赤组建八旗初期刱制的云头形铁质信号器材,实物现存沈阳故宫博物院。书中这些写实写真,共同构成了《红楼梦》“大旨谈情”的民族学民俗学底色,强固了“情”与“清”的民族性关联。

不单以西为尊有别于汉人尊北之俗,满洲崇尚白色而汉人尚红,这也是旗汉民族文化礼俗的差异。女真各部以白为贵,白色表示圣洁。环境产生审美。崇尚白色可能是满洲先民世代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寒带,每年有半年时间都在降雪,生活与渔猎劳动大都是在皑皑白雪之中。别有一说,他们信奉的萨满教有原始天象崇拜和星祭礼俗。萨满教认为生命之火与生命之光源出东方,即日月星辰出升的地方,而北斗七星(满语“那丹乌西哈”)就是高居于东天的领星神。日月星辰闪烁的光辉,被满族先民赞美为天神的眼睛。他们认为白色是天的本色,是日月星光与火光的本色,也是年轻的颜色;而壮年是黄色,老年是红色是衰落的颜色或凶色。因此满族把白色视为生命之色、吉祥之色。⑷

满族西墙祖宗板上的挂签就是白色的,挂签上刻着满文“佛勒格楚克”(即满族神祇佛多玛玛,汉译“柳始母”)。满族“贵白”礼俗,在《红楼梦》第六十五、六十八回即有写入。第六十五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至次日五更天,一乘素轿将二姐抬来。各色香烛纸马并铺盖及酒饭,早已备得十分妥当。一时,贾琏素服坐了小轿而来,拜过天地,焚了纸马。”此处“一乘素轿”与“贾琏素服”即满人尚白之俗。于“次日五更天”娶尤二姐,是满人夜婚之俗。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一节开场:凤姐待贾琏起身去平安节度使处办事,“回来便传各色匠役,收拾东厢房三间,照依自己正室一样妆饰陈设。至十四日,便回明贾母、王夫人,说十五日一早要到姑子庙进香去,只带了平儿、丰儿、周瑞媳妇、旺儿媳妇四人,未曾上车,便将原故告诉了众人。又吩咐众男人素衣素盖,一径前来。兴儿引路,一直到了二姐门前扣门。……鲍二家的听了这句,顶梁骨走了真魂,忙飞进报于尤二姐。尤二姐虽也一惊,但已来了,只得以礼相见,于是忙整衣迎了出来。至门前,凤姐方下车进来。尤二姐一看,只见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周瑞、旺儿二女人搀入院来。尤二姐陪笑,忙迎上来万福。”

若按汉人以大红为吉祥色、白色为丧祭服色的礼俗审视,此时凤姐命手下“众男人素衣素盖”及自己“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的装束打扮,则是绝非善意的恶作剧,如此何以“赚”尤二姐进荣府?这段以白色素色为尚为贵、郑重其事的出场,实是满族尚白之俗的展示。凤姐如此排场如此礼数之潜台词即贾府作为世代名家是旗下人家,自然按照满人旗俗迎接二姐进府居住,如此不得不“入我彀中”。诸般礼数之下,尤二姐只得“凡事只凭姐姐料理”、“任凭姐姐裁处”。“酸凤姐大闹宁国府”,王熙凤前来指摘尤氏、贾蓉母子:“国孝一层罪,家孝一层罪,背着父母私娶一层罪,停妻再娶一层罪。……他穷疯了的人,什么事作不出来?况且他又拿着这满理,不告等请不成?”家仆兴儿口中“醋缸醋瓮”的酸凤姐声言尤二姐早先订婚的张华“又拿着这满理”来告状。“满理”即满礼,二字一语双关,坐实贾琏偷娶尤二姐系“国孝家孝中所行之事”,悖乱满礼清规。凤姐极善以“满礼”挟制压服冒犯自己的人,步步设圈套用手段,终逼尤二姐吞金自逝。

《红楼梦》着意刻画了北静王水溶与贾府的交往及对贾宝玉的垂爱。第十五回:“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带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北静王通身素洁白色的王帽蟒袍亦是契合满人尚白的冠裳章服。大观园工程告竣,贾政带领众清客前来游园巡视,“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裙墙,下面白石台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贾府倾尽心力物力构建此省亲行宫,建筑基本色调为白色而“并无朱粉涂饰”。如此“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然是符合皇家贵白礼俗的体现。



《红楼梦》第37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承办贾府园林花木的贾芸因宝玉曾说他像自己的儿子,顺杆子爬上来,“变尽方法,弄得两盆白海棠”请宝玉留下赏玩。探春兴起诗社,李纨率众姊妹吟咏海棠诗。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刘姥姥等进入探春房中,见“那边设着斗大的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贾母等进入蘅芜苑宝钗房中,“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见宝钗用的“青纱帐幔”,贾母要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换了”。白海棠、白菊花、“雪洞一般”、白绫帐子,虽然是宝玉、探春、宝钗诸人对于白色的欣赏与偏爱,雪芹取材自有意义。虽是神来兴到聊以叙述场景情节,亦可视为雪芹借此透视本民族色彩色调审美。曹家籍隶正白旗能够入于上三旗,也是根源于女真人对于白色的崇尚。

满族崇尚白色而在丧祭之礼中视红色为衰丧之色,大异于汉人尚红之俗。《宁古塔风俗杂谈》记载明代宁古塔(后金始祖所都之地)女真部之葬俗:“病不问医,无医安问?死则以蔽船为椁三日而火。章京(满语,读作“占伊”,汉译大臣)则以红缎旌之,拨什库(领催)则盖以红布,再下则为红纸。俗贱红而贵白,以为红乃送终之具也。”⑸

据《听雨丛谈》卷十一考证,八旗丧礼有“丹旐之制”:“八旗有丧之家,于门外建设丹旐,长及寻丈,贵者用织金朱锦为之,下者亦用朱缯朱帛为之,饰以纁(浅红色)锦。……按锦旐之色,惟列圣大事用黄锦,其余品官皆用朱锦。”《红楼梦》十三回写秦可卿死后,宁府贾珍为儿子贾蓉捐官五品龙禁尉,灵前供用执事等物俱按五品职例,“更有两面朱红销金大字牌对竖在门外,上面大书‘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此处对竖在门外的“朱红销金大字牌”即是八旗丧礼“丹旐之制”,借以讽刺贾珍豪奢靡费、逆伦孽情违礼败俗。

由满洲丧祭“贱红”之俗,将红色视为衰败之色、凶色而非吉祥色,我们也可以对《红楼梦》书名涵义作出一番新探:厅殿楼阁自古即非民人所居,此“楼”正是书中所着力描写叙述的“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意象浓缩;而缀一“红”字,正是衰丧没落之色,是“箕裘颓堕”、“家事消亡”的寓示。“红楼梦”正是大清皇室包衣世家由富贵荣华跌入贫穷困顿、如梦魇一般的伤痛记忆。此解方与雪芹好友敦诚、敦敏赠诗“扬州旧梦久已绝”、“废馆颓楼梦旧家”相契合。

 

 

《红楼梦》对满礼满俗的实录写真,既是对《红楼梦》故事产生社会时代的框定,也是书中婉娈百态之“情”民族属性的标签。第四回写李纨“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甲戌本在“李守中”旁有批:“妙!盖云能以理自守,安得为情所陷哉?”书中“理”与“礼”二字可通。即如公媳偷情败露致“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岂不是越礼乱情的恶果?情之迷人,宝玉身处大观园“脂粉堆里”迷陷情中,何以跳出迷人圈子入于正路何以绳其祖武?以至于贾府这一公侯豪门遭遇“全不念当日根由”地无情查究、世禄恩情消亡之时,作为锦衣玉食贵公子的贾宝玉“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只能“悬崖撒手”遁空门,绝情而去。他之寄情牵恋的众姊妹、绣户侯门金闺女子一同归入沦落星散。警幻仙子以“千红一窟”之茗茶、“万艳同杯”之仙酒、怀金悼玉之《红楼梦》十二曲(查究而成冤屈之谐音),又以情色之事警其痴顽,意欲使宝玉“以情悟道、守礼衷情”。而宝玉终是迷陷情中、痴顽不悟。全书正是以贾宝玉等情痴情种的自误启蒙世人、开警世觉人之路。

乾隆五十六年程伟元约请高鹗参与《红楼梦》辑补刊刻。据胡适、顾颉刚先生考证,铁岭高鹗是镶黄旗汉军。高鹗在程乙本序言中写到:“予以是书虽稗官野史者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襄其役。”名教者何?旧时为维护封建制度而对人们思想行为设置的一整套制度和行为规范。作为旗人的高鹗读《红楼梦》得出“尚不谬于名教”的评价,自然包含此书所写契合满礼满俗的认可,这是八旗文人对《红楼梦》的一个政审评价。

乾嘉以降《红楼梦》刊印本广为流传,南方许多红评家自说自话。清末收藏家、己卯本《石头记》持有者董绶金称之为“隔靴搔痒”。胡适先生爬梳史料考证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及他的家世出身与皇室恩情纠葛,使“考证派”红学研究逐渐为学界所重。然而胡适考证亦存疏失,并未注意此中民俗礼仪之别。民国后旗人同胞浮沉自存,自然不能将《红楼梦》以旗人文学相称赏,对书中这些满礼满俗、清廷规制更是讳莫如深。近世有学者主张《红楼梦》“反封建反礼教”,自是心存党异漠视满礼满俗的强词阐释;也有评论者套用西哲社会形态与阶级斗争理论,论曹雪芹笔下对皇帝主子忠荩敬慎的包衣世仆为“奴隶”,曹雪芹伤感不已的世禄之家颓堕消亡为“深刻地暴露了贵族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即将崩溃的历史命运”。中西风纪万殊,政教各异。岂能不顾满洲八旗宗统与包衣礼法制度特殊性,将欧罗巴蕞尔城邦厮杀争斗轻意比附为北中国地域广大之渔猎部落崛起以至统一中国的文化融合民族融合?传曰“有所好恶,则不得其正”是也。关纪新、定宜庄等满族文史学者近年来对曹雪芹出自满族世家与《红楼梦》实寓八旗礼制礼俗陆续著文刊发,可惜所知者少。

“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作为清朝定鼎百年以来家族五六代人已经融入满族的曹雪芹,在书中艺术再现自己家族曾经的荣辱生活,是难以回避满族生活礼俗细节描写的。1980年8月,继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举办“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之后,台湾东吴大学教授痖弦(王庆麟)又联合港台、美国等地红学家召开“《红楼梦》研究的未来方向”研讨会。这次会议上,周策纵先生就谈到《红楼梦》是满人的环境下写成的,曹雪芹有文化冲突,他生长在满族的环境受满族的影响,他的行为标准脱不了满族传统的影响。我们用文学批评的眼光来研究《红楼梦》,一定要知道中国传统历史、思想史、当时风俗习惯,这样才能充分了解《红楼梦》。香港中文大学宋淇(林以亮)教授也谈到当下《红楼梦》的阅读,除了有代沟之外还有一个文化的沟,清朝满人的文化,是现代电视的一代所无法了解、无法欣赏的。⑹

陈垣先生于《耶稣基督人子释义序》尝言:“耶教徒非博览佛典,不可议佛;佛教徒非精研耶理,不可议耶。……使二教有志之士互易其经,虚心研诵,不为门外之空辩,固必有最后觉悟及最后决定之一日也。”⑺他提倡不同宗教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鉴,否则会流于“互相漫议”与“门外空辩”。这对我们考证释读《红楼梦》要注意满洲民族文化特色与八旗礼俗礼制研究,同样有着指导意义。

回归文本,实乃文化自觉进而文化认同之必然。《红楼梦》是满旗文学的典范之作。由满洲民俗礼仪视角下阅读《红楼梦》,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部如同江宁织造府各式精致丝绸一般精彩纷呈的满汉民族融合文化融合形态下的文学名著,是曹雪芹作为大清旗人向中华文化奉献的生命力作。

 

本文参考资料:

⑴参见《钱穆传》陈勇著 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六章北大七年(下)p140

⑵参见《听雨丛谈》[清]福格著 汪北平点校 中华书局出版 卷一 满洲原起 八旗原起

⑶同上

⑷参见李凤琪 唐玉民著《青州旗城》 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民俗风情·崇柳与祭星”

⑸参见《青州旗城》“民俗风情·崇柳与祭星”p128与“民俗风情·葬俗的演变”p147

参见胡文彬 周雷编《红学世界》 北京出版社1984年4月版p58-p60

⑺参见《陈垣学术思想评传》牛润珍著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第二章 主要著作与学术成就 “宗教史比较研究”p165

 

2019年7月29日初稿

2021年3月3日修改稿

 

  

《红楼梦》满礼旗俗发微

——以西为尊与贵白贱红印证着曹雪芹实录满礼旗俗

作者   王纯忠

 

摘  要:乾隆帝曾敕命编著《西清古鉴》、《西清砚谱》、《西清续鉴甲编》等文物鉴赏典籍。他在“大清”国号之外,心仪于“西清”命名自己鉴藏中国古代文物的官版典籍。“西”字与满清民族发展史、满清文化礼俗有着特殊的意义。在《红楼梦》“草蛇灰线”的结构章法中,同样时隐时现地写入着一个以西为尊、以西为上的地理方位崇拜,这是烙印着关外女真部落迁徙和发祥地景仰的民俗礼仪。《红楼梦》情节叙述中,同样展示着满族尚白贱红之俗。本文从民族民俗学角度探赜索隐,考证了出身满洲正白旗包衣世家大族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入了这两个极具满族民俗文化特色的礼仪礼俗。这是满洲古礼的“史阙文”,也是此前《红楼梦》诠释的盲区。藉此希望引起对《红楼梦》中满清典章制度、满礼旗俗等方面研究的重视。

核心词:以西为尊  贵白贱红 包衣礼法 归金满化 满人曹雪芹  

 

据有关史料记载,乾隆帝推行满汉一体的国策重视汉文化研习与古代文物鉴藏,敕令编纂《四库全书》,一并编纂青铜器鉴藏专著《西清古鉴》、《西清续鉴甲编》与古砚鉴藏专著《西清砚谱》。乾隆帝何以在“大清”国号之外青目于“西清”命名?经过多年考辩,我方明晰了“西”之于“清”是一个印记着氏族地理迁徙发展史、极具民俗学与包衣礼法意义的以西为尊、以西为上的民俗礼仪存在。曹雪芹先世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扩张进入汉区之际,随同大量蒙古、朝鲜、汉民投金入旗,自然存在一个归金满化的民族融合文化融合过程。《红楼梦》写入的以西为尊与贵白贱红之礼俗礼法,即是曹家先世融入满洲民族共同体过程中归金满化的明证。

 

《红楼梦》首抄本乾隆甲戌年《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开篇“凡例”(又名红楼梦旨义)申明:“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检索《红楼梦》前八十回文字,关于贾府所在即天子所在之“神京”、“都中”,绝无明确的空间方位标定。即使是第七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薛宝钗跟周瑞家的谈到以前曾有个癞头和尚给了一个海上方叫冷香丸:“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就埋在梨花树下。”相对于书中刻意显示真实地名和地理方位的“姑苏”、“扬州”、“南京”,如果此处“由南带至北”是确凿的曹雪芹原笔,那么我们也可以得出“神京”所在就是北京。但经过比对校勘,我发现岳麓书社李全华校本以甲辰本和程高本为底本校勘而成,此处却是“由南带至此”。“北”与“此”仅有半字之差,却是关乎贾府所在、帝京所在的关键字眼。宝钗已经入住荣国府梨香院,跟周瑞家的述说,如果再说出“北”则文意上不通。当以“从南带至此”为是,这恰是吻合甲戌本《石头记》“凡例”申述“天子之邦……特避东南西北四字样也”。甲戌本第七回“从南带至北”的“北”字,显然是脂砚斋中文人抄手由曹雪芹草稿抄成小楷正书时粗疏未加细辨而致的误抄。姑苏甄士隐资助贾雨村进京科考,嘱其“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即买舟西上”,何不“买舟北上”?正是刻意回避京都在“北”。《红楼梦》中京都与贾府所在是曹雪芹植根于真实都市苏、宁、扬三地之上虚构而成的“架空层”,是虚拟虚构之场。

虽然曹雪芹刻意回避“长安”、“都中”所在东南西北的空间方位,但我们从林黛玉进贾府、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周瑞家的送宫花这几个场面描写中,却发现曹雪芹非常细致地向读者显现着一个对“西”字的凸出;在贾府楼宇房舍及主人居室的空间布置与尊卑方位中,同样展示着以西为尊的礼俗写真实录。

其一,林黛玉进荣国府:“这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意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①“……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当下茶果已撤,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出了垂花门,早有众小厮们拉过一辆翠幄青绸车来……拉至宽处,方驾上驯骡,亦出了西角门,往东过了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方下来。”——丧母之后,外祖母“致意教去”,黛玉方辞别父亲由扬州前来,初进荣国府,走的是“西角门”。遵照外祖母安排,黛玉前去拜见大舅父贾赦,依然是“出西角门”。②林黛玉回到荣府中拜见二舅父贾政:“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湾,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紧正内室……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三个字,是“荣禧堂”……原来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亦不在这正堂,只在这正堂东边的三间耳房内。于是老嬷嬷引黛玉进东房门来……”按照黛玉在老嬷嬷引导下行走的方位路线可知,贾政与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的三间耳房系荣国府内五间大正房的堂屋“荣禧堂”东边的耳房,而由荣府大门进荣禧堂也是由西而来。③黛玉进入王夫人所居的东房:“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地下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四副脚踏。……其余陈设自不必细说。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炕沿上却也有两个锦褥对设。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上东边椅子上坐了。”——由这段描写来看,贾政居室内临窗大炕是南炕,正是满洲人主卧之处。“面西一溜四张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也是尊位。所以黛玉“度其位次”,没有炕上坐,“只上东边椅子上坐了”。这是黛玉谦卑有礼,故脂砚斋评注到:“此不过略叙荣府家常之礼数,特使黛玉一识堦级座次耳,馀则繁。”

贾政王夫人所居房内位次尊卑与此则有所不同:“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见黛玉初来“便往东让”,但黛玉料定是贾政之位,在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时“方挨王夫人坐了”。④黛玉在王夫人处:只见一个丫嬛来回:“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忙携了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这说明贾母居处,仍是处在贾政、王夫人居处的西方。

图片

 

(回到贾母处)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甲戌本脂批:不是待王夫人用膳,是恐使王夫人有失侍膳之礼耳!)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旁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和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也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嬛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嬛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

由曹雪芹此段精致的“侍膳之礼”的描写,林黛玉亲眼所见“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也让读者观察到了公侯府第“大人家规矩礼法”。自然,这些规矩礼法中即实写着“勑造荣国府”之楼宇房舍坐落和主人居处以西为尊之方位崇拜。

其二,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在联络上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后,随她“逶迤往贾琏的住宅来……于是来至东边这间屋内,乃是贾琏的女儿大姐儿睡觉之所。……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只听远远有人笑声,约有一二十妇人,衣裙窸窣,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又见两三个妇人都捧着大漆捧盒,进这东边来等候。”——在一个由堂屋中分的住室里,贾琏的女儿与奶妈等人住在东边屋里,而贾琏与凤姐儿是居住在“西边屋里的”,显示出“西边屋里”是为尊位。

其三,周瑞家的奉薛姨妈之命送宫花,恰逢睡中觉时贾琏与熙凤行风月之事。……走至堂屋,只见小丫头豊儿坐在凤姐房门槛上,见周瑞家的来了,连忙摆手儿叫他往东屋里去。周瑞家的会意,慌的蹑手蹑脚的往东边房里来,只见奶子正拍着大姐儿睡觉呢。周瑞家的悄问奶子道:“奶奶睡中觉呢?也该请醒了。”奶子摇头儿。正说着,只听那边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豊儿舀水进去……这段对贾琏凤姐居室空间布置的展示,同第六回中刘姥姥所见是一致的,仍是交代贾琏凤姐居住在堂屋“西边屋里”。

作为曹雪芹着意描写的“诗礼簪缨之族”,又“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即朝廷层面的礼乐文化提倡与推行,贾府众人对礼仪礼法的尊从逼真呈现在字里行间。荣国府楼宇房舍空间布局和主仆居室尊卑方位,曹雪芹的描写是精致清晰的。

从建筑布局观察荣府仪门内主要建筑物的坐落布置,就有别于中原汉地宫室营建“建中立极”的方位布设。这一切,无不时时在向读者宣示着一个有别于中原汉地的“以西为尊”的礼制礼仪。

 

 

《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浓墨铺写元妃归省,是全书的一大关节:正月元宵佳节之日,贾府众人至十五日五鼓,自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贾赦等在西街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街头巷口俱系围幕挡严。……忽听外边马跑之声。一时,有十来个太监都喘吁吁跑来拍手儿。这些太监会意,都说“来了,来了”,各按方向站住。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贾母领合族女眷在大门外迎接。半日静悄悄的。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幕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便是冠袍带履。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早飞跑过几个太监来,扶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来。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

皇妃归省銮仪是皇家国礼的体现。曹雪芹精致逼真的描写,感染着脂砚斋等阅评者。为接驾皇妃归省,“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元妃未到,一对对先导太监提前“各按方位站住”;元妃乘用仪仗:“一对对龙旌凤翣,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清人福格《听雨丛谈》卷二57记“轿顶”礼制:“轿顶惟乘舆及贵妃以上用金,妃嫔用铜质锬金,亲王郡王、一品大臣用银。等而下之……”元妃銮仪所用“曲柄七凤黄金伞”与“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正合清廷贵妃出行伞扇制度与舆制;元妃仪仗出现,“方闻的隐隐细乐之声”亦是帝后贵妃銮驾前部大乐;“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

接驾大典的场景描写,可谓是纲维有序、礼乐和谐,为读者复原了当时的皇家礼乐仪轨。此是皇家权威凛然有序的体现。故有评语:“难得他写的出,是经过之人也。”“画出内家风范。《石头记》最难之处,别书摸不着。”

恐怕“别书摸不着”之处,就有这接驾礼仪中元妃归省何以“自西而来”:“……贾赦领合族子侄在西街门外……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围幕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读者须知,凡是国礼军礼等重大礼仪活动,主宾迎送人等进出座立等仪式仪轨是极为规范严格的。贾赦、贾政等主仆男丁等候在西街门外,红衣太监下马“垂手面西站住”,自然是迎驾元妃“自西而来”。“那版舆抬进大门,入仪门往东去……”同是走着一条自西而来的路径。

还有一个细节:元妃入园游览之后“进入行宫……礼仪太监跪请升座受礼,两陛乐起。礼仪太监二人引贾赦、贾政等于月台下排班,殿上昭容传谕曰‘免’,太监引贾赦等退出。又有太监引荣国太君及女眷等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昭容再谕曰‘免’,于是引退。”贾赦贾政等有爵者及合家子侄觐见皇妃,“于月台下排班”三跪九叩。贾母是“荣国太君”,所以贾母与女眷等“升月台上排班”行三跪九叩之礼。但为什么太监引荣国太君及女眷“自东阶”升月台上排班?自然这西阶是尊位是元妃升座受礼的阶陛。对于此段叙述,有一则评注:“一丝不乱,精致大方,有如欧公九九。”脂砚斋、怡亲王弘晓等评注者对曹雪芹此处皇家国礼的细致描写,称赞如同欧楷契合九宫格一般精致严谨。

图片

 

这个以西为上以西为尊的礼仪礼制,在《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中也可以寻到踪迹:凤姐有些抱怨初一日清虚观打醮看戏时要照顾老祖宗等人,自己不得受用。贾母说:“到明儿我在正楼上,你在旁边楼上,你也不用到我这边来立规矩,好不好?”下文“这里贾母与众人上了楼,在正楼上归坐,凤姐等占了东楼,众丫头等在西楼轮流伺候。”显然,贾母等长辈所在的正楼就是清虚观的西楼。西楼为正楼恰恰吻合着“以西为上”的满洲礼俗。

第54回荣府元宵节夜宴,贾母命贾珍、贾琏等人离开后,率众女眷挪进暖阁里地炕上,“说着便让薛、李正面上坐,自己西向坐了,叫宝琴、黛玉、湘云三人皆紧依左右坐下……”此处薛姨妈和李婶虽然坐在正面,但贾母“自己西向坐了”,仍是符合满礼的尊位。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向来被誉为场面描写、礼制文化描写的典范文字。曹雪芹以薛宝琴目力所及展开场面描写:“且说宝琴是初次,一面细细留神打量这宗祠。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宗祠设于宁府西边旁院,恰是契合满礼满俗之西方为尊的布局坐落。

在脂砚斋评注中,对于曹雪芹结构章法有“草蛇灰线”的评价。“草蛇”者,草丛草垄中蠕动爬行、时隐时现之蛇也。“灰线”者,布撒于地面之时断时续、形断而意连之标线。雪芹籍此结构章法,将人物、故事情节、器具物品等诸多方面分散于各章回中,又随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推进着它的出现和隐伏,令人读来有花团锦簇又穿插神妙之感。这个以西为尊之满礼满俗的写入,在《红楼梦》中就是以“草蛇灰线”的形式体现的。

多年读《红楼梦》习焉不察,近日逐段比对校勘时发现《红楼梦》中这个“西”字方位的存在,疑惑许久。读李凤琪、唐玉民著《青州旗城》一书有关满族风俗禁忌,始知这是一则契合满族先民以西为上礼俗的描写。

该书介绍:满族人家把祖宗板和祖宗口袋悬挂在西墙上,供奉祖先的供桌也设在西墙下。一般的旗民,因只有两间官房,房内支炕,所以西炕是最尊贵的地方。西炕让长辈睡,炕上不能乱放不洁净的东西,外人也不准坐西炕。否则,就认为渎犯了祖宗神灵。据满族老人们说,祖宗板供在西墙上,是遥望东北方向,怀念自己的老家和祖先。有专家则认为,女真族祖先是通古斯人,中世纪以前居住在贝加尔湖一带渔猎,因部族之间加剧了争斗,有些部族便沿黑龙江、松花江顺流东下,至白山黑水定居。此后为怀念发祥地,便留下了以西为上的习俗。

《红楼梦》写入的这个以西为尊、以西为上的风俗礼仪,是满洲祖先女真部族来自西方、开枝散叶繁衍兴盛的地理方位坐标,也是满洲旗人对发祥地追念景仰的礼俗禁忌。

钱穆先生主张通过考察古人活动的地理区域来推寻各民族迁徙发展与古代文化活动的大概。他在《史记地名考·自序》中说:“古治古史,愈溯而上,乃惟有氏族、地理两要项。考地所得,可资以解说当时各氏族之活动区域及其往来转徙之迹,与夫各族间离合消长之情势,则已可为古史描出一粗略之轮廓。”⑴

《听雨丛谈》卷一考证“神板神筸”。“神板”即满族家中供奉的“祖宗板”(满语“窝撒库”);“神筸”即满族同胞大门东旁所立“祖宗杆子”,也称“索伦神杆”,起源于满族关外设杆祭天礼。满洲旗人敬天祭祖,杀猪时将猪锁子骨和喉管拌上碎猪肉、五谷杂粮,放在柳木杆子顶端的锡斗里,引鸦鹊来食。满族传说爱新觉罗氏始祖库布里雍顺系天女下凡时吞食喜鹊衔来朱果怀孕而诞生,又有努尔哈赤曾被明军追杀时得到乌鸦相救,爱新觉罗氏便形成敬鸦鹊的礼俗崇拜和立杆祭祀。福格考证“悬木板或木龛於西上,是妥神之灵也。或有轴像,或虚位望祭。”此书卷六并记“以西为上”:“八旗祭祀,位设于西,盖古人神道向右之义。……按此说八旗以西为上之礼,实合于古矣。”福格所考“以西为上”这个八旗祭礼的起源和制礼旨义与《青州旗城》所记有所不同。但二者均系旗人证说旗中事旗中礼,亦可实证雪芹著《红楼梦》记箕裘家事之“事迹原委”、“兴衰际遇”不失其“真”,多有深合满礼旗俗之笔。

这个记载满族先世迁徙往来和后世旗人对祖先发祥地崇拜景仰的礼俗,乾嘉以降满洲八旗之外所知渐少。道光三十年汉军旗人张新之(太平闲人)于台湾府署评点百二十回《红楼梦》,并无此评析阐释。咸丰年间满洲文康(姓费莫氏)著《儿女英雄传》亦无涉及,遑论外省汉人。

记此满俗古礼于《红楼梦》,与曹雪芹先祖曹锡远、曹振彦父子在努尔哈赤时代就与女真结缘薙发易服、投清入旗成为正白旗包衣人,系努尔哈赤“自将之军”与“皇帝家臣”。曹家世代遵习满洲包衣礼法八旗律令,已经从文化礼俗诸方面深度融入满洲新兴民族共同体。这与曹家隶籍内务府正白旗、属于“老满洲”且系皇室包衣豪门的家史是吻合的,也是契合当今作家作品发生学阐释的本真本原写作。

 

 

明晰了这个以西为尊礼俗的存在,《红楼梦》早期抄本中涉及曹雪芹祖父曹寅书斋“西堂”及家中西花园等“西”字的评注即了然不惑:①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雨村说“去岁我到金陵地界……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面,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蓊蔚洇润之气,那里像个衰败之家?”此处有两则问答式批注:“后”字何不直用‘西’字?”“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问话者知雪芹南京旧家有西花园,故建议将后花园一词改称“西花园”。而雪芹或抄写者深知这个字眼会引发提议修改者(脂砚、畸笏叟等曹家人)酸心落泪,故有“不敢用‘西’字”之注。②甲戌本第十三回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之批。秦可卿死后宁府请和尚道士做道场,“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靖藏本此处原作“西帆楼”,并有一则批注:“何必定用‘西’字?读之令人鼻酸。”③第二十八回写贾宝玉赴冯紫英家宴,提议用“大海饮酒”。庚辰本此处有眉批:“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层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壬午重阳日。”“大海”即“大(‘台’下皿字底)。甲戌本第三回写及荣禧堂中大紫檀雕螭案上一边是金罍彝,一边是玻璃¨,并注此¨字:音海,盛酒之大器也。”此即清人钱大昕所谓译音无定字,八旗文人书写满汉字对音互转。甲戌本侧批:“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随着曹家史料的发现,我们从曹寅《楝亭集》和施瑮《病中杂赋》诗注得知,“西堂”是江宁织造署曹寅书斋,曹寅又号“西堂扫花使者”。织署花园名西园,尚有西轩、西亭、西池等命名。这两则批注,显然是畸笏叟、梅溪、脂砚等曹家人读到书中这些情节联想先人行迹悲伤难抑的夫子自道。

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编辑出版《红楼梦研究集刊》,载毛国瑶《靖应鹍藏钞本<红楼梦>发现的经过》一文,即提出靖本批语中有一个用“西”字的问题。这是毛先生文本比对校勘的精审与敏锐,但他尚不懂雪芹书中写入的这一女真族古老礼俗。十多年来,我同样对曹寅一家何以钟情于“西”字、雪芹等曹氏后人何以触眼“西”字神伤鼻酸迷惑不解。

由曹雪芹家族先世融入满洲的家史可知,曹家先祖明末居辽阳,靠近努尔哈赤筑城起兵的赫图阿拉(Hetualahoton,汉译“横岗”即绵延横亘之山峰),当在努尔哈赤天命六年(1621)三月攻取辽阳沈阳期间(或于此前后金攻取辽沈周边70余城之时)归附后金成为正白旗包衣(满语Booi,读音为“波衣”,相沿而用“包衣”,汉译“奴仆”)。努尔哈赤崛起并统一关外满洲五部、长白山二部、东海三部、扈伦四部,并招抚朝鲜、蒙古与明朝关外军民,创设包衣制度和八旗制度以管领属下人口。满蒙各部贝勒、贝子、屯长、堡长率属来归者,编为佐领,仍使统领固有族戚臣仆,称为“包衣阿哈”(满语Booi Aha,汉译“户下人”或“家下奴仆”)。包衣之制系建州女真崛起之初努尔哈赤创设的体现亲疏先后、等而下之的主仆层级体制。是一个源起于金朝和蒙元时期主奴人身依附关系又有改造的包含家文化色彩的主奴隶属制度。“龙兴旧部及满洲各国、长白山各国、崇德以先归附者,大都入于上三旗满洲。镶黄、正黄、正白为上三旗,护从御营,是皇帝自将之军。镶白、正红、正蓝、镶红、镶蓝为下五旗,分隶于诸王统带。”⑵

由曹家籍隶正白旗可知曹家入旗当在崇德(1636)以先,这与他家在天命六年(1621)或此前归附入旗的时间是吻合的。“包衣阿哈”直接隶属于上三旗的,称为皇上家臣;隶籍下五旗各王贝勒的称“王包衣”;又有户下旗人,原是旧日勋戚自带之兵民;有庄头旗人,系国初带地投充或由兵丁拨充屯田,后归内务府会计司管辖;还有旗人之家人。⑶曹家系努尔哈赤、皇太极的亲兵家臣,自然属于“老满洲”。曹家在《八旗满洲姓氏族谱》中列入“满洲旗分之尼堪氏”,满语“尼堪氏”即汉姓汉种之意,为满洲旗分内汉姓人。

皇太极时期又从上三旗中抽组内务府三旗,即福格所谓“内务府三旗其管领下人,是我朝发祥之初家臣。……惟内廷供奉亲近差事,仍专用管领下人也。”雪芹高祖曹振彦原任浙江盐法道,即归入内务府正白旗。《听雨丛谈》卷二“外省文职旗缺”中记载“国初外省督抚藩臬多用汉军人……盐政、织造、粤海监督、淮安监督、九江道,均用内府人。”《红楼梦》中王熙凤跟赵嬷嬷谈起当年贾府、江南甄家接驾“太祖仿舜巡”,夸耀自家:“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由此可知,雪芹杜撰之“王府”原型当系内务府掌粤海监督之职者,凤姐所言原应有自,并非虚言炫耀。

曹家世代任职苏州织造、江宁织造并与同旗李煦家族轮流兼任扬州盐政,这是他们两家属于“发祥之初家臣”、“内廷供奉亲近差事专用管领下人”之职掌。随着部属扩编,皇太极又组建了汉军八旗,“别列一帜”。后世不明满、蒙、汉军八旗和内务府八旗编成的学者,常将满洲八旗中汉姓人与“汉军(满语乌真超哈)八旗”相混淆。福格《听雨丛谈》卷一有“内旗旗鼓与八旗汉军不同”的考释,并于卷十二“博济特氏非户下人”条有言:“阅《八旗姓氏族谱》即可豁然。至各姓属下源流,非于本旗旧册中考核弗悉也。”

因属于老满洲,又系皇帝亲统包衣世仆亲近家臣,曹家尊奉女真礼俗正是他家归附满洲、接受满洲礼仪文化的体现。这是民族融合过程中正常的民族学民俗学现象。曹寅母亲孙氏有幸被遴选为玄烨乳姆(满语“嬷嬷”,读mama),曹家成为内务府世职和康熙帝宠信的家仆,有着草根草民难以企及的显赫荣耀,过上公侯豪门钟鸣鼎食的奢华生活,此即《红楼梦》开篇所写“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神瑛侍者降生青埂峰下”,“青埂峰”寓意大清之根基,即取象于大清龙兴之地赫图阿拉。他家在此归附后金,世受皇恩连任苏宁两处织造府并兼任扬州两淮盐政长达六十余年。作为满洲旗人皇亲世禄之家的曹寅尊奉满俗以西为上、怀念辽东发迹之地自在情理之中。《红楼梦》通部写礼写情,以情悟道,守礼衷情。通贯全书的即是满洲包衣礼法与八旗律令制度,如同《金刚经》与《心经》为“符壳”、“符胆”一样,只是隐写在汉语汉文为主体文字创作的外表之中了。囿于文化与民族民俗的隔阂,近现代汉人社会未识未察,率意而断,难免误解错会芹溪著书主旨。

雪芹创作中“西”字的隐显及先人行迹故事,其意暗蓄着由满清而来的荣耀辉煌和因满清查究而致的悲哀痛楚。《红楼梦》作为满汉民族融合、满汉文化融合过程中久已归化满清的曹雪芹以自己家族投清入旗、由富贵繁华跌入困顿离散生活的真实写照,以“情既迷人,情又误人”启蒙天下投身满清之人,这才是“此书救世之溺”的真正作意。

风俗礼仪是民族文化特性的体现,不光是元妃省亲这个令贾府锦上添花、荣耀非常的大关节,亦即日常生活尊奉之处,也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生活禁忌和私密。《红楼梦》中诸多满礼满俗和皇室权贵生活描写,局外人与后世读者恐有雾里云山之感。诸如满族崇柳敬鸦鹊、参星礼斗、尊爱未嫁女、奴仆忠敬主子等满礼旗俗的描写。贾宝玉穿着“箭袖”、“小鹰膀褂”是八旗男子服装标识;黛玉亲为宝玉戴笠:“轻轻拢住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将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宝玉束发冠上“绛绒簪缨”,实源于满洲旗人“羽缨冠”和清初品官及士族子弟“红绒不结顶”的顶戴之制;《大清通礼·冠服制》云:民人冬夏帽上不得用红绒大结顶(是闲散旗人可用也)。第三回黛玉所见王熙凤的出场:“这个人打扮与众姊妹不同,彩绣辉煌,恍如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珮;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这里对凤姐通身服饰款段的精细描写,多数读者认为是雪芹小说铺张夸饰游谈无根,实则是八旗贵族妇人彩服的艺术再现;凤姐头饰即是八旗贵妇“凤钿七翟五翟周以珠旒之制”。贾珍等人“射鹄”、贾蘭射鹿、冯紫英“打围”,冷子兴所说“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贾母听说宝玉习射长了两个力、式样也好提醒“别弩伤了”,都是满洲骑射生活的反映。秦可卿去世时托梦凤姐,“只听二门上传事云牌连叩四下,正是丧音”(庚辰本作“传事云板”);此“云板”旗内称努尔哈赤云板,是努尔哈赤组建八旗初期刱制的云头形铁质信号器材,实物现存沈阳故宫博物院。书中这些写实写真,共同构成了《红楼梦》“大旨谈情”的民族学民俗学底色,强固了“情”与“清”的民族性关联。

不单以西为尊有别于汉人尊北之俗,满洲崇尚白色而汉人尚红,这也是旗汉民族文化礼俗的差异。女真各部以白为贵,白色表示圣洁。环境产生审美。崇尚白色可能是满洲先民世代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寒带,每年有半年时间都在降雪,生活与渔猎劳动大都是在皑皑白雪之中。别有一说,他们信奉的萨满教有原始天象崇拜和星祭礼俗。萨满教认为生命之火与生命之光源出东方,即日月星辰出升的地方,而北斗七星(满语“那丹乌西哈”)就是高居于东天的领星神。日月星辰闪烁的光辉,被满族先民赞美为天神的眼睛。他们认为白色是天的本色,是日月星光与火光的本色,也是年轻的颜色;而壮年是黄色,老年是红色是衰落的颜色或凶色。因此满族把白色视为生命之色、吉祥之色。⑷

满族西墙祖宗板上的挂签就是白色的,挂签上刻着满文“佛勒格楚克”(即满族神祇佛多玛玛,汉译“柳始母”)。满族“贵白”礼俗,在《红楼梦》第六十五、六十八回即有写入。第六十五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至次日五更天,一乘素轿将二姐抬来。各色香烛纸马并铺盖及酒饭,早已备得十分妥当。一时,贾琏素服坐了小轿而来,拜过天地,焚了纸马。”此处“一乘素轿”与“贾琏素服”即满人尚白之俗。于“次日五更天”娶尤二姐,是满人夜婚之俗。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一节开场:凤姐待贾琏起身去平安节度使处办事,“回来便传各色匠役,收拾东厢房三间,照依自己正室一样妆饰陈设。至十四日,便回明贾母、王夫人,说十五日一早要到姑子庙进香去,只带了平儿、丰儿、周瑞媳妇、旺儿媳妇四人,未曾上车,便将原故告诉了众人。又吩咐众男人素衣素盖,一径前来。兴儿引路,一直到了二姐门前扣门。……鲍二家的听了这句,顶梁骨走了真魂,忙飞进报于尤二姐。尤二姐虽也一惊,但已来了,只得以礼相见,于是忙整衣迎了出来。至门前,凤姐方下车进来。尤二姐一看,只见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周瑞、旺儿二女人搀入院来。尤二姐陪笑,忙迎上来万福。”

若按汉人以大红为吉祥色、白色为丧祭服色的礼俗审视,此时凤姐命手下“众男人素衣素盖”及自己“头上皆是素白银器,身上月白缎袄,青缎披风,白绫素裙”的装束打扮,则是绝非善意的恶作剧,如此何以“赚”尤二姐进荣府?这段以白色素色为尚为贵、郑重其事的出场,实是满族尚白之俗的展示。凤姐如此排场如此礼数之潜台词即贾府作为世代名家是旗下人家,自然按照满人旗俗迎接二姐进府居住,如此不得不“入我彀中”。诸般礼数之下,尤二姐只得“凡事只凭姐姐料理”、“任凭姐姐裁处”。“酸凤姐大闹宁国府”,王熙凤前来指摘尤氏、贾蓉母子:“国孝一层罪,家孝一层罪,背着父母私娶一层罪,停妻再娶一层罪。……他穷疯了的人,什么事作不出来?况且他又拿着这满理,不告等请不成?”家仆兴儿口中“醋缸醋瓮”的酸凤姐声言尤二姐早先订婚的张华“又拿着这满理”来告状。“满理”即满礼,二字一语双关,坐实贾琏偷娶尤二姐系“国孝家孝中所行之事”,悖乱满礼清规。凤姐极善以“满礼”挟制压服冒犯自己的人,步步设圈套用手段,终逼尤二姐吞金自逝。

《红楼梦》着意刻画了北静王水溶与贾府的交往及对贾宝玉的垂爱。第十五回:“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带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北静王通身素洁白色的王帽蟒袍亦是契合满人尚白的冠裳章服。大观园工程告竣,贾政带领众清客前来游园巡视,“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裙墙,下面白石台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贾府倾尽心力物力构建此省亲行宫,建筑基本色调为白色而“并无朱粉涂饰”。如此“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然是符合皇家贵白礼俗的体现。



《红楼梦》第37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承办贾府园林花木的贾芸因宝玉曾说他像自己的儿子,顺杆子爬上来,“变尽方法,弄得两盆白海棠”请宝玉留下赏玩。探春兴起诗社,李纨率众姊妹吟咏海棠诗。第40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刘姥姥等进入探春房中,见“那边设着斗大的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贾母等进入蘅芜苑宝钗房中,“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见宝钗用的“青纱帐幔”,贾母要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换了”。白海棠、白菊花、“雪洞一般”、白绫帐子,虽然是宝玉、探春、宝钗诸人对于白色的欣赏与偏爱,雪芹取材自有意义。虽是神来兴到聊以叙述场景情节,亦可视为雪芹借此透视本民族色彩色调审美。曹家籍隶正白旗能够入于上三旗,也是根源于女真人对于白色的崇尚。

满族崇尚白色而在丧祭之礼中视红色为衰丧之色,大异于汉人尚红之俗。《宁古塔风俗杂谈》记载明代宁古塔(后金始祖所都之地)女真部之葬俗:“病不问医,无医安问?死则以蔽船为椁三日而火。章京(满语,读作“占伊”,汉译大臣)则以红缎旌之,拨什库(领催)则盖以红布,再下则为红纸。俗贱红而贵白,以为红乃送终之具也。”⑸

据《听雨丛谈》卷十一考证,八旗丧礼有“丹旐之制”:“八旗有丧之家,于门外建设丹旐,长及寻丈,贵者用织金朱锦为之,下者亦用朱缯朱帛为之,饰以纁(浅红色)锦。……按锦旐之色,惟列圣大事用黄锦,其余品官皆用朱锦。”《红楼梦》十三回写秦可卿死后,宁府贾珍为儿子贾蓉捐官五品龙禁尉,灵前供用执事等物俱按五品职例,“更有两面朱红销金大字牌对竖在门外,上面大书‘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此处对竖在门外的“朱红销金大字牌”即是八旗丧礼“丹旐之制”,借以讽刺贾珍豪奢靡费、逆伦孽情违礼败俗。

由满洲丧祭“贱红”之俗,将红色视为衰败之色、凶色而非吉祥色,我们也可以对《红楼梦》书名涵义作出一番新探:厅殿楼阁自古即非民人所居,此“楼”正是书中所着力描写叙述的“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意象浓缩;而缀一“红”字,正是衰丧没落之色,是“箕裘颓堕”、“家事消亡”的寓示。“红楼梦”正是大清皇室包衣世家由富贵荣华跌入贫穷困顿、如梦魇一般的伤痛记忆。此解方与雪芹好友敦诚、敦敏赠诗“扬州旧梦久已绝”、“废馆颓楼梦旧家”相契合。

 

 

《红楼梦》对满礼满俗的实录写真,既是对《红楼梦》故事产生社会时代的框定,也是书中婉娈百态之“情”民族属性的标签。第四回写李纨“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甲戌本在“李守中”旁有批:“妙!盖云能以理自守,安得为情所陷哉?”书中“理”与“礼”二字可通。即如公媳偷情败露致“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岂不是越礼乱情的恶果?情之迷人,宝玉身处大观园“脂粉堆里”迷陷情中,何以跳出迷人圈子入于正路何以绳其祖武?以至于贾府这一公侯豪门遭遇“全不念当日根由”地无情查究、世禄恩情消亡之时,作为锦衣玉食贵公子的贾宝玉“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只能“悬崖撒手”遁空门,绝情而去。他之寄情牵恋的众姊妹、绣户侯门金闺女子一同归入沦落星散。警幻仙子以“千红一窟”之茗茶、“万艳同杯”之仙酒、怀金悼玉之《红楼梦》十二曲(查究而成冤屈之谐音),又以情色之事警其痴顽,意欲使宝玉“以情悟道、守礼衷情”。而宝玉终是迷陷情中、痴顽不悟。全书正是以贾宝玉等情痴情种的自误启蒙世人、开警世觉人之路。

乾隆五十六年程伟元约请高鹗参与《红楼梦》辑补刊刻。据胡适、顾颉刚先生考证,铁岭高鹗是镶黄旗汉军。高鹗在程乙本序言中写到:“予以是书虽稗官野史者之流,然尚不谬于名教,欣然拜诺,正以波斯奴见宝为幸,遂襄其役。”名教者何?旧时为维护封建制度而对人们思想行为设置的一整套制度和行为规范。作为旗人的高鹗读《红楼梦》得出“尚不谬于名教”的评价,自然包含此书所写契合满礼满俗的认可,这是八旗文人对《红楼梦》的一个政审评价。

乾嘉以降《红楼梦》刊印本广为流传,南方许多红评家自说自话。清末收藏家、己卯本《石头记》持有者董绶金称之为“隔靴搔痒”。胡适先生爬梳史料考证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及他的家世出身与皇室恩情纠葛,使“考证派”红学研究逐渐为学界所重。然而胡适考证亦存疏失,并未注意此中民俗礼仪之别。民国后旗人同胞浮沉自存,自然不能将《红楼梦》以旗人文学相称赏,对书中这些满礼满俗、清廷规制更是讳莫如深。近世有学者主张《红楼梦》“反封建反礼教”,自是心存党异漠视满礼满俗的强词阐释;也有评论者套用西哲社会形态与阶级斗争理论,论曹雪芹笔下对皇帝主子忠荩敬慎的包衣世仆为“奴隶”,曹雪芹伤感不已的世禄之家颓堕消亡为“深刻地暴露了贵族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即将崩溃的历史命运”。中西风纪万殊,政教各异。岂能不顾满洲八旗宗统与包衣礼法制度特殊性,将欧罗巴蕞尔城邦厮杀争斗轻意比附为北中国地域广大之渔猎部落崛起以至统一中国的文化融合民族融合?传曰“有所好恶,则不得其正”是也。关纪新、定宜庄等满族文史学者近年来对曹雪芹出自满族世家与《红楼梦》实寓八旗礼制礼俗陆续著文刊发,可惜所知者少。

“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作为清朝定鼎百年以来家族五六代人已经融入满族的曹雪芹,在书中艺术再现自己家族曾经的荣辱生活,是难以回避满族生活礼俗细节描写的。1980年8月,继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举办“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之后,台湾东吴大学教授痖弦(王庆麟)又联合港台、美国等地红学家召开“《红楼梦》研究的未来方向”研讨会。这次会议上,周策纵先生就谈到《红楼梦》是满人的环境下写成的,曹雪芹有文化冲突,他生长在满族的环境受满族的影响,他的行为标准脱不了满族传统的影响。我们用文学批评的眼光来研究《红楼梦》,一定要知道中国传统历史、思想史、当时风俗习惯,这样才能充分了解《红楼梦》。香港中文大学宋淇(林以亮)教授也谈到当下《红楼梦》的阅读,除了有代沟之外还有一个文化的沟,清朝满人的文化,是现代电视的一代所无法了解、无法欣赏的。⑹

陈垣先生于《耶稣基督人子释义序》尝言:“耶教徒非博览佛典,不可议佛;佛教徒非精研耶理,不可议耶。……使二教有志之士互易其经,虚心研诵,不为门外之空辩,固必有最后觉悟及最后决定之一日也。”⑺他提倡不同宗教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鉴,否则会流于“互相漫议”与“门外空辩”。这对我们考证释读《红楼梦》要注意满洲民族文化特色与八旗礼俗礼制研究,同样有着指导意义。

回归文本,实乃文化自觉进而文化认同之必然。《红楼梦》是满旗文学的典范之作。由满洲民俗礼仪视角下阅读《红楼梦》,我们会发现这是一部如同江宁织造府各式精致丝绸一般精彩纷呈的满汉民族融合文化融合形态下的文学名著,是曹雪芹作为大清旗人向中华文化奉献的生命力作。

 

本文参考资料:

⑴参见《钱穆传》陈勇著 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六章北大七年(下)p140

⑵参见《听雨丛谈》[清]福格著 汪北平点校 中华书局出版 卷一 满洲原起 八旗原起

⑶同上

⑷参见李凤琪 唐玉民著《青州旗城》 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民俗风情·崇柳与祭星”

⑸参见《青州旗城》“民俗风情·崇柳与祭星”p128与“民俗风情·葬俗的演变”p147

参见胡文彬 周雷编《红学世界》 北京出版社1984年4月版p58-p60

⑺参见《陈垣学术思想评传》牛润珍著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第二章 主要著作与学术成就 “宗教史比较研究”p165

 

2019年7月29日初稿

2021年3月3日修改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71609-1277168.html

上一篇:王文轩的革命生涯
下一篇:抗日战争时期的寿光
收藏 IP: 111.193.217.*|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