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文
永遇乐 ----- 怀念兄长郑融 精选
2014-1-7 23:36
阅读:14195
标签:怀念, 郑融先生

 2014.1.8  心香一束,洒入大海,寄去天国,

带着所有朋友们诚挚的祝福:永得平安,喜乐,吉祥!

 

兄Rong:

人生不同的阶段,要追求的都是“近道、体道、悟道”。道,在基督信仰的说法里,是“太初有道, 道与神同在, 道就是神。”人类由于自身的贪欲和骄傲,离开了道。基督耶稣“道成肉身”,降世为人,就是为了作为神和人之间的中介,让世人重归于道,这也是我们刚刚庆祝过的圣诞节的真正的意义。

 

小妹国文:

不知在基督教里,“道"用的是哪个词汇?
是贪欲与骄傲,使人离开了道。如此,则做好寡欲、谦卑,或可以回归到道中。

 

兄Rong:

圣经里“道”的英文是“word",希腊文是“logos" ,表示宇宙所蕴藏的智慧或奥秘。现在很多学科的英语名称用“-logy" 作为词根,就是从此而来。道成肉身的基督耶稣宣告:“我是道路、真理、生命。”所以,道的内涵可以理解为“道路、真理、生命”。大自然的规律和人类的道德律也包括在里面了。至于是否做好寡欲、谦卑,就可以回归到道中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按愚兄的理解,带有原罪的人类不可能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善行得到救赎。只能因着对基督的信心而得救。耶稣说:“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很不幸,人类试图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善行回归到道中,这本身就是一种自己作主的欲望和一种骄傲,最终导致与道的分离。

 

小妹国文:

即便走在修行的路上的 人,往往自以为可以做好的,但却常常做不好。可能因此耶稣有那样直接否定的话。毕竟人类能够认识问题的视角是有限的,但无论如何,有修行的一颗心是对的。在最终是否可以回归至父与道之中这样的问题上,可能于修行者而言也适宜于以只事耕耘、不问收获的境界与心态来勉励自己。从兄长所言来看,结合小妹对道德经的认识,和以前与佛教的接触,在不同的修行方法中,对于最终是否可以回到父与道中,达成圆满,有的是有定论的,有的则由于未给出定论而显得相对开放一些。但在修行的道路上要“勇猛精进"以及"佛是开悟的人",这是小妹多年前曾得到的教诲,未曾敢忘。

兄Rong:

愚兄对此没有研究,不敢轻易认同。但有一点,相信二者是相通的,就是“道”不是一扇门,而是一条路。在基督信仰里,这条路就是基督耶稣。基督反对用人的善行和人的智慧,代替对神的敬畏,这在圣经创世纪开篇神允许亚当和夏娃吃生命树的果子而不许他们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就已经暗示了。这是因为耶稣洞察人类的局限性,人如果不首先承认自己的有限,在神的面前忏悔自己的罪性,是不可能得到救赎的。

 

小妹国文:

圣经开篇中神允许亚当和夏娃吃生命树的果子而不许他们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与道德经开篇第二章里所说的“人人皆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如出一辙,惊人地相似。或许正是因为圣明洞察到人类皆有喜好之心、分别之心,故而明了以人的观点去判断问题、认识问题必存在莫大的局限性,并因此而被驱使去铸就更大的恶业。故而道德经里开篇第一章所言即是阐述无与有的关系,并进而在第二章里深刻阐述“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难易相成,前后相随,音声相和,恒也”这样的道理,并于本章之尾进一步提出了“故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观点。从逻辑上来看是丝丝相扣的,而从义理上看则是渐行渐深的。佛家的执着心,即讲人们有内心的喜好、情感、对名、利、情的追求,这些都是阻碍人走向圆融境地的执着。所以放下这些引起人的执着心的物件,并终于凡俗红尘中得一颗清静明亮的心,才是上等的圆融。从这里讲,佛、道、基督耶稣,教给我们的是相同的至理。

而人们常常是因为有了分别心,好坏,前后,难易,等等,故而从淳相混沌走入了分别的境地,并一再分别下去,从而无以回复到圣明之地,即父与道之中。如果在人生的过程中渐渐抛弃这样的分别心,以上善若水的胸怀滋养起圆融的心,或可于世俗中人生的终点归根至圣明之地。道不是门,而是路,而且是一条有去、有回的路。多数人有去无返,迷失在红尘中。

想来人生中有兄长能与小妹一起交流这些话,有多么幸运。

 

兄Rong:

小妹之言让愚兄体验到抛砖引玉的喜悦。小妹关于道德经第二章和圣经里亚当和夏娃故事的相似性的分析极有见地。分别善恶是属天的特权,人类自己分别善恶的标准则只是相对的,有局限性的。甲以为善的,对乙来说可能是恶。秦始皇之焚书坑儒,毛之文革,在当事人看来,何尝不是除恶扬善利于天下的正义之举?可受害者能同意吗?所以,人执着于按自己的标准求善,反而远离了真道,是不奇怪的。

的确,有小妹可以一起交流这些话,很幸运,用基督徒常说的一句话来说:“感谢主!”


                                                                    2014年1月7日 晚23:09 小妹于青岛

相关链接:

悼念博主郑融先生                                 作者:王安邦

欧鹭集 纪念郑融兄                                作者:陈湘明

沉痛悼念郑融老师                                 作者:武夷山

深切怀念郑融兄-----泪作                      作者:刘苏峡

愿君驾诗随风----悼融兄                       作者:梁进

吾兄如菊                                              作者:关燕清

网上诗缘情意浓----悼念郑融兄            作者:柏舟

水龙吟----追和郑融兄                          作者:柏舟

群山在上帝面前流动----悼念郑融兄     作者:魏东平

似兰斯馨----悼郑融兄                          作者:徐建良

哭悼郑融兄                                        作者:马昌凤

木兰花慢•悼郑融兄                             作者:陈绥阳

(续)

相关专题:悼念远行的博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国文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6009-756946.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5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