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q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qr

博文

其小无内—— “第一宇宙假说”之二

已有 5144 次阅读 2013-1-5 15:27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

其小无内

—— “第一宇宙假说”之二

 

在我的博文中,有一篇是《对四个宇宙未解之迷之破译——第一宇宙假说》(http://bbs.sciencenet.cn/blog-632281-503130.html),讲的是比超星系团更大的宇宙结构还有吗?有!只是我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所以只能以假说的形式来表述。全篇讲的是“其大无外”

这一篇要讲的是“其小无内”,是上一篇的续篇。“道可道,非常道”,这是一个很难“道”的问题,硬要“道”,就必然会有点儿“玄”。

一个一不懂物理,二不懂数学……的昏聩老人,为什么能有这个胆量来碰这个题目?其实也是有感而发。在教会,我听到一些很有文化,很有知识,很有学问,很有地位,很有声望,很有影响的人,在祷告,在为自己的父母,为自己的祖宗,为中华民族的祖宗赎罪,我简直有点儿被震憾了。每个人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您完全可以尽情地信,但您不能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宗去赎罪。中华民族的祖宗没有罪,你只能代表您自己。

我们中华民族的先贤,告诉我们一个方法,按照这个方法,我才有胆量写这篇文章。老子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我在这里只是加了一句,“以宇宙观宇宙”,就是这么简单。

何谓“其小无内”?人们对“其大无外”, 容易理解,即“大”是有无尽层次的;对“其小无内”, 则不容易理解,其实,“玄”着说,“小”,到一定程度即“无”,也是有无尽层次的。

为了说明问题,也只能以“假说”的形式来表述,为什么?因为我们看不到。

每一级“大”的宇宙层次(如第一宇宙,超星系团……),都必存在于与其相应的“小”的宇宙层次之中,即存在于“无”的宇宙层次之中。这样说,一般是不容易理解的。在这里不妨套用一个词,就是每一级“大”的宇宙层次,都必存在于与其相应的“孕育”、“产生”和“滋养”着它的宇宙“养水”之中。这种“养水”就是由“无”的某个级别的“纤尘”组成的。

假如有NA1A2……AN相同层次的宇宙结构,其每一个宇宙结构,都必存在于相应的A1/A2/……AN/“无”的宇宙“养水”之中。

再如,由NA1A2……AN相同层次的宇宙结构和N个与其相应的A1/A2/……AN/“无”的宇宙“养水”共同组成更高层次的宇宙结构B, NB1B2……BN相同层次的宇宙结构,其每一个宇宙结构,都必存在于相应的B1/B2/……BN/“无”的宇宙“养水”之中。以至无穷。

就这样,组成B/的“无”的“纤尘”要比组成A/的“无”的“纤尘”小一个粒级。以此类推。

离开我们的身体,就是宇宙虚空。就存在着A/B/……“无”的无限层次的“纤尘”。

也就是这样,“其大无外”与“其小无内”,共同构成了我们既简单又复杂的宇宙。说简单,就这八个字“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说复杂,每个宇宙层次内部,无时无刻都在上演着千变万化的宇宙节目。这就是我对宇宙总体的认识。

《阴符经》开篇第一句话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前八个字的意思是说,人生在世,不管你知道不知道,理解不理解,你就是在“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后两个字的意思是,“没有别的了,就这点儿事!”按照这一思想,本文试图对一些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用上述对宇宙认识的观点,加以妄断。

1、有神吗?

圣经《约翰福音》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德经》第四章说,“渊乎,似万物之宗……我不知谁之子,像帝之先。”近年更有人提出,上帝的存在,曾经有“有形”和“无形”两个阶段。

如何认识古人和今人对“神”的认识,拙以为,这个认识,取决于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有“其小无内”,才能谈“道”。《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这道就是神,有“其小无内”,道才有“大能”,道才有“全息”。道才是自有永有的。你信也好,不信也好,你的一言一行,冥冥中有一种规律在控制着你。这就是“神”。这个神,不是某个人的神,不是某个家族的神,不是某个地域的神,不是某个民族的神,而是全地的神,而是全宇的神。

 

2、“修炼”的实质是什么?

必须从广义的角度去认识“修炼”。佛家在修炼;道家在修炼;儒家在修炼;尽管祷告家不承认祷告是修炼,其实祷告也是修炼;民间各种气功;民间千种万种虔诚地信、虔诚地拜都是修炼。凡事,只要你专一,就是修炼。有多少书法家、作家、科学家……为什么能活到百岁以上,因为他们在写作、科研上的专一,开发了他们的潛能,实际上他们也都是在“修炼”。

那么到底儿什么是修炼?修炼的实质是什么?是气功中的通“小周天”吗?不是!是通“大周天”吗?不是!是通“中脉”吗?也不是!拙以为,修炼的实质是:是修炼者在“微化”自己,在“无化”自己,在“神化”自己,在“其小无内”自己,在不尽地开发自己的潛能。上述那些“不是”也都沾边,因为其都是“微化”、“无化”、“神化”、“其小无内”开发潛能过程中的一种表现。

老子所说“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这个“无”不是空穴来风。古往今来,有多少能“破”门者,有多少能“破”壁者,有多少能“隐”身者,那都是“微化”、“无化”、“神化”,是“其小无内”。要相信,古人不打妄语。今人大雁功传人杨梅君就达到了“隐身”的程度。她还有许多神迹,如体检CTB超等,看不到五脏六腑,一片混沌。

3、神反对“拜偶像”吗?

有一种“真神”“假神”之说,对拜“偶像”者,一律称之为拜“假神”。这“拜偶像”,是圣经中的大忌,是绝对要加以反对的。此说已至少流传2000年,受其害之人,不计其数。

“真神”何以会怕别人拜“假神”?除那些装神弄鬼者外,其实,“假神”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通过刻苦修炼,而“其小无内”、“微化”、“无化”、“神化”了的“神”。是向神向“道”靠近的“神”,人们心中的偶像,都是实有其人的,如释迦牟尼、老子……都是“神化”了的“神”,神怎么会反对这些向自己靠近的“神”呢?不会的!再者,拜这些“神”化了的“神”,实质上就是间接地敬拜神,神又怎能会反对呢?

因此,神反对“拜偶像”,只能是那些“先知”在尚不明白修炼实质的情况下,强加给神的一种“妄想”。更何况,他们根本不承认自己的“祷告”就是修炼。

4、有“天堂”和“地狱”吗?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就是说,人在通过修炼获得功能态的情况下,在人自身常态思维的基础上,可以看到好的或坏的景象,这就是“天堂”和“地狱”的由来,当不得真!

如果“天堂”和“地狱”存在,佛教领袖释迦牟尼必是往生了“极乐世界”上了“天堂”,然则,在基督教的宣传里,实证释迦牟尼被投入了“地狱”的火湖!可见“天堂”和“地狱”是因人因教而生而异的。

5、人死之后到哪里去了?

既然不存在人死后是上了“天堂”还是下了“地狱”的问题,那么人死之后,到底哪里去了?一句话,你修炼到“无”的哪个层次,即你修炼到“其小无内”的哪个层次,你的死,就合到了哪个层次的宇宙之中。就像一滴水,回归了大海,虽然失去了他的晶莹和圆润,但恢复了他本有的博大和辉煌。也许有人会说,“我没有修炼呀!”否!只能说你没有意识到你的修炼,更何况,你既然生活在这个宇宙中,你就必合于这个宇宙的一个层次,这个层次就是你的归宿。你的那个层次,如果“其小无内”到“大能”、“全息”的程度,那你就获得了那个层次的宇宙,那你就知道你去向何处了,什么灵魂呀,什么“轮回”呀,你就会一目了然。道德经讲“死而不亡者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道家的“炼虚合道”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绝大多数人到不了这个程度,就是“轮回”了,你也不知道!道,也就是神,是至真至善的,你若不真不善,不与道合,那你的死,就合不到宇宙的一个层次,这就是死后的“无家可归”。不妨,把这“无家可归”就当做“地狱”吧。

6、如何评价宗教领袖?

所有宗教领袖,都是开发人的潛能的伟大先驱,他们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功不可没!

但是,也正是他们中的多数,通过“天堂”和“地狱”等,阻碍了人的潛能的进一步开发。更有的不承认(或彻底否认)自己的修炼生涯,把自己的“神化”说成自己就是神,从而束缚了千千万万人的手脚。

7、宇宙是“造”的还是“生”的?

第一,先说“创造论”。

“创造论”说,“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对此,难免有一些疑问:

1)、神造宇宙之前,是没有宇宙的,神落脚在什么地方?

2)、生产任何产品,要有厂房,神是在什么样的“厂房”里造宇宙的?

3)、生产任何产品,都要有原料,神是用什么原料造宇宙的?

4)、还有一个愚蠢的问题,就是神是由谁创造的?

5)、“创造论”驳斥“进化论”的重要一条是,在生物化石中,没有找到“过渡类型”。恰恰相反,需要“过渡类型”来证明的,不是“进化论”,而是“创造论”。圣经《创世纪》中,多处指出,地上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所以有千种万种,都是“各从其类”“类”出来的。试问,这个“类”是在界、门、纲、科、目、属、种哪个层次上的“类”?这一类到那一类之间,难道就不需要“过渡类型”了?所以恰恰是“创造论”需要“过渡类型”的化石来证明。这个“类”和老子的“夷道若类”何其相似!

“进化论”无需“过渡类型”来证明。为什么?从太古代到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即从前震旦纪到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第四纪,整个生物界(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这个基本事实是否定不了的。

6)、圣经的总纲讲的是造,具体讲来,又都是生:神说,地要发生青草,于是地发生了青草……神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神在1:111:121:201:211:221:241:28等节,多处用了“发生”、“滋生”、“生出”、“生养”等词。

因此,神的“造”实际就是神“让生”。

7)、“创造论”的“造”发生在什么时候?

众所周知,神造宇宙、造生物、最后造人,总共用了六天时间,第七天是休息。计算完全可以从亚当夏娃算起,直到耶酥,再加2013年,就是神造宇宙的时间。

从亚当到挪亚600岁时发大洪水,总共是1656年;从挪亚大洪水到亚伯兰(亚伯拉罕)、到以撒、到雅各147岁足,是从1656年到2255年。按圣经《马太福音》,从亚伯拉罕到大卫,共有十四代;从大卫到迁至巴比伦的时候,也有十四代;从迁至巴比伦的时候到基督,又有十四代。这样算起来,三个十四代,共有四十二代。去掉代与代间的重叠,每代按100年计,共4200年,再去掉亚伯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已算入2255年的三代重复300年。则从亚当到耶稣的总年数应该是2255年加3900年,计6155年。加2013年,到今天应该是8168年。也就是说,神造宇宙、造万物、造人,是万年以内的事儿。

现代科学证实,宇宙至今,至少已有130亿年,130万万与1万之比,这个矛盾当如何解释?

8)、神对宇宙的认识

神造了宇宙,应该对宇宙有更清楚的认识。但圣经对宇宙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2000多年前当时人对地球认识的水平上。

太阳和月亮,可并称大光吗?众所周知,太阳和月亮的关系是祖父和孙女的关系,怎可并称大光!

月亮是大光吗?她发光吗?

太阳和月亮一个管白天,一个管黑夜,是真的吗?月亮是管黑夜的还是因为黑夜而显现的?

更有学者把“渊面黑暗”理解为“黑洞”,真是使人无言以对。

这些,在今天都是常识性的错误,然在圣经中,却成了圣训。

为对比起见,看看佛家、道家对宇宙是如何认识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写到:“一一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微尘内,复有刹海;如是重重,不可穷尽……”

三千大千世界之说,是指一个中千世界有一百万个小世界(太阳系),一个大千世界有十亿个小世界(太阳系)。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前已述及,重复如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可以看出,“佛”“道”两家,对宇宙的“混元性”、“周行性”、“多层次性”、“无限性”都有清清楚楚的认识,几乎与今人的认识无异。然而在祷告家的眼里和嘴里这都是“假”,唯有那个“造”才是真。

第二,讲一讲“生”。

《道德经》第一章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经》说“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八卦者,则类万事万物;这太极,则是“无极生太极”……

一句话,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我们的先人认为,就是“无”中生“有”的。

问题是,到底是怎样从“无”中“生有”的?

《阴符经》第三卷说“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道德经》第十五章说“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讲的都是“动”“静”变化。静极而动,动极复静。《道德经》第四章也是讲的动与静,“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静);“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复归于静)。宇宙就是在静极而动,动极复静”之变中产生的。

在“其小无内”即“无”的无限层次上,由于“至静”到“”点而生“”,而生“大动”,这“大动”就是“大爆炸”,于是宇宙就诞生了。由于“大爆炸”是在“”的无限层次上发生的,所以所生的宇宙也自然有无限的层次,这“”的无限层次,就存在于“”的无限层次之中,即本文开头所说的都必存在于与其相应的“孕育”、“产生”和“滋养”着它的宇宙“养水”之中。。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顺便说一句,为我们炎黄子孙的祖宗赎罪者,请先认识我们自己的祖宗。

这篇小文就抛砖引玉到此。有人说“佛教的各宗本是一体,儒释道三教本是一体,世界五大宗教也本是一体。是一些偏狭的传教者的私心和无知,人为割裂了他们”,我同意这个观点。若是全球的宗教界都出于一体去考虑我们的星球,考虑我们的宇宙,共同开发人的潛能,共同去探讨“其大无外和其小无内”,这个世界将是何等的辉煌,我盼望那一天!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32281-649832.html

上一篇:孤独(外二首)
下一篇:侯全的帽子
收藏 IP: 113.5.2.*| 热度|

3 刘洋 李竞 苏德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