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
从妇女及姑娘等称谓看现代与传统
2016-3-18 11:09
阅读:9162
标签:妇女, 传统, 现代, 称谓, 姑娘

从妇女及姑娘等称谓看现代与传统

三八妇女节已经过去十天了。在妇女节的那几天,注意到如今许多人把它称为三八女人节,她们不愿意用妇女一词。前几年有个委员在全国政协提了一个提案,要求把妇女节改称女人节或女性节,也有几个委员响应,他们的理由是妇女这个词不好听,“显得气息陈旧,对女性有一定的偏见”,“将大部分女性排斥在外”。

其实,妇女是汉语中非常古老的词之一。古汉语最早大多数是一字一词,有时候两个字经常在一起用,就成了一个词。妇女就是这样形成的一个词。早在《礼记·曲礼下》中就有这样的说法:“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居丧时不谈乐事,祭祀时不谈凶事。在办公之处不谈妇女之事。)”而《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范增对项羽说,刘邦进入咸阳之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不抢财物,不乱搞女人,是想做大事情啊)”。

关于女和妇,如果粗粗地说,那么女就是妇,《说文解字》:“女,妇人也。”如果分得细些,那么妇字可以特指已婚者。两个字放在一起,称妇女,它就是女性的总称,从古到今,这是很少的几个词义没有变化的老词。

但是,现在的很多女士却不愿意把自己归到“妇女”一类人中间,他们甚至认为这样做是对他们的侮辱。他们宁愿被称为女人。

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历史的长河中,词义往往是在变化之中。有些词虽然词义没有变,但是在人们(至少是一部分人)心目中的“言下之意”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妇女就是这样一个“官方”的词义未变、而在一部分人心中的地位有所变化的词汇。

在几十年前,使用“女人”这个词往往带有粗俗和轻蔑含义,而且常常只是指特定的一个或几个人。“这个女人”、“这几个女人”等等说法都是对被指者很不尊重的。而妇女则是一个集合名词,而且由于是正式的法律用词,使用它似乎还有点新潮,让一个有点文化的干部对一群女士讲话,他开口一定是“你们妇女同志如何如何”,不大可能说“你们女人如何如何”。

如今,女人这个词渐渐地吃香起来了,“我作为一个女人”、“有女人味”、“小女人”等等词汇或短语都常常被人用到,而且没有任何轻蔑的含义,反而好像很有些人情味。它强调的只是人的生物学特征。这是近三十多年以来改革开放引起的人性解放的结果。这对于极左年代禁锢人性而言,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当然,凡事不能够太过,在社会活动中,如果过分夸大人类两性的生物学特征,走向了极端,就容易引起“肉欲”横流,造成社会风气的低下。

由于如今人们很重视自己的生物特性,换句话说,很注意自己是否年轻漂亮,所以人们之间的称呼也较为注意不能够把自己称老了,因为老有时也象征着美貌的消逝。女士特别是这样,如果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被一位小学生称为“奶奶”,她可能会想,哎呀,我现在这样老了!她宁可小学生称呼她为阿姨、青年女性称她为大姐。也正是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网络上有这样多的对女士们的称呼:美眉、美女、白富美、女神等等。

在中国的传统习惯上,人们对别人的称呼总是以“辈份”为最重要因素的。尽可能地高称对方的辈份,以为这样才是对于对方的尊重。这样,你才可能理解为什么称呼中有这么多“爷”。爺(爷)、孃(娘)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就是对父母亲的称呼,《木兰辞》:“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个称呼一直使用到现在。但是,历史上人们竟然用 “爷”来称呼别人,如称别人为老爷、少爷,遇到强盗打劫时口称“爷爷饶命”。叫习惯了,做官的自然就成了“老爷”。

我们再看“姑”字。姑本来是女子对丈夫之母的称呼,也就是今天上午的“婆婆、婆母”。后来也用来称呼父亲的姐妹,这是非常尊敬的长辈。但是,我们看到,后来把丈夫的姐妹也称为姑,只是加一个大或小字。唐人诗句“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小姑是对于丈夫的妹妹这个小女孩子的尊称。

姑孃(娘)本来是姑母的别称。明《初刻拍案惊奇·刘元普双生贵子》中刘夫人嘱侄子王文用给丈夫刘元普物色偏房,王文用看到裴小姐,便道:“有如此绝色佳人,何怕不中姑娘之意!”这里的姑娘是指其姑母刘夫人,孃(娘)字在这里仍然是母的意思。

由于姑母是父亲的姐妹,与婚否无关。所以,后来把姑娘的称呼也给了未婚的女子,如《红楼梦》里的林姑娘、宝姑娘等诸多小姐。这样称呼实际上也是对于未婚女子的尊称。这个称呼一直使用到现在,如今的女子对此称呼似乎仍然能够接受。(关于孃和娘两个字,孃本来是母,娘则是少女。据说唐代的时候还分得很清楚,后来则混在一起,不再分辨了,这里不去细说。)

即使是同一个辈份,传统文化也讲究长幼的差别,而这种长幼的差别往往跟辈份差不多。兄是与父连在一起的,称父兄;弟则与子连在一起,称子弟。现在则很少这种讲究了,甚至要往年轻的方向称。我们小时候,称呼同学的家长总是伯伯、伯母,而如今则大多称叔叔、阿姨(这大概是从俄罗斯到延安的传统,当初毛岸英因为称朱德为叔叔而被毛泽东狠狠地批评)。过去称父亲的同事,凡是与父亲年龄相差不很大的,都称伯伯,只有比父亲小得多如小十几岁的才可以称叔叔。知识分子称比自己小得多的人,也只称呼“兄”,绝不称“弟”,只有对自己的真正的学生才称弟。对女人的传统称呼也是如此,只称“姐”,不称呼“妹”。这样我们才可能理解那时候的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都称为“小姐”,而即使是女下人(女佣)也都被人称为“娘姨”(阿姨)、“大姐”。这些称呼最早都是对人的尊重。只有年龄差别极大,如对幼童才可以称“弟弟”(小弟弟)、“妹妹”(小妹妹)。

现代的人们特别是女子要求称呼得年轻而漂亮,这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不像中国传统文化那样严格讲究辈份和长幼。中国传统文化则要求尽可能称高对方的辈份,认为称长辈就是尊称。怎样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平衡,这既是一门学问,又有赖于人们的语言实践。至于这种语言将来会如何发展,那总的趋势肯定是越来越西化,但是具体的词汇会如何发展,有的时候真是无法预测的。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大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96335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8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