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
扬州在江南还是江北?
2015-12-26 07:46
阅读:27709
标签:江南, 扬州, 江北, 历史地理

扬州在江南还是江北?

提出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有些傻,江苏省扬州市在长江北岸,这对于大多数学过中国地理的人来说,应当不是问题。但是,作为历史地理名词扬州,在江南还是江北,这个问题还是可以多说几句的。

中国古代称九州,据《禹贡》的说法,是大禹治水,把全国分为九州。扬州是九州之一。在古籍中,称九州的著作不少,最有名的除了《禹贡》外,有《周礼》、《吕氏春秋》、《尔雅》等,这些著作中,九州的说法略有不同,但是,扬州是所有说法中共有的。这几部书,都是从战国到汉初的著作。除《吕氏春秋》外,上述其他著作都是属于儒家的《经》,我们讨论古代传统文化,还是要根据古人一代代传下来的传统。在这些著作中,扬州的地理位置也差不多:

《禹贡》:“淮、海惟扬州”。

《周礼》:“东南曰扬州”。

《吕氏春秋》:“东南为扬州”。

《尔雅》:“江南曰扬州”。

《禹贡》还进一步指出扬州范围内的几个后世著名的地标:“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沿于江、海,达于淮、泗。”彭蠡是鄱阳湖;震泽是太湖;江、海是长江和大海;淮泗是淮水和泗水的交汇处今淮阴。说明是今淮河以南,鄱阳湖以东直到大海的东南大片地区。这说明在战国和汉初的时候,扬州的范围包括了如今的江苏安徽的中南部、江西、浙江、福建等几个省。那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面积。它的绝大多数地盘都在大江南面,所以《尔雅》索性就称“江南曰扬州”了。

为什么叫它扬州呢?据东汉人李巡对《尔雅》中“江南曰扬州”一句的注解说,是以为“江南其气躁劲,厥性轻扬,故曰扬州。”东汉刘熙的《释名·释地》则说:“扬州之界多水,水波扬也。”。那都是古人的解释,虽然未必正是如此,但毕竟也是两千来年前古人的说法,不妨姑妄听之。说江南之气躁动强劲,很容易把东西扬吹起来。大概那时候江南没有几个人,没有房子,到处一片荒野,就显得风大。

实际上,所谓九州的说法,只是战国和汉初某些文人的设计,并不是真正的行政区划。战国时候,“天下”也没有统一,七雄并立。各国内部大多数已设立郡县。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增加到四十郡。这才是真正的一级行政区划。郡下辖县,县为二级行政区划,汉初全国约一千多个县。

汉代看到秦国迅速灭亡,认为是秦国没有分封自己的子孙的缘故,从而开始分封宗室,于是郡、国并称。加上汉武帝开疆辟土,增设郡国,因而,汉武帝时郡一级的行政区划达到一百一十个。那时候交通不便,朝廷要直接控制、管理这些郡国当然有困难。于是,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刺史部,每部设刺史去监察那些郡守。

这些刺史部与传说中的九州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例如,扬州刺史部管辖会稽(治吴,今苏州,辖今江苏南部及浙江、福建)、丹阳(辖今安徽中南部)及豫章(辖今江西)三个郡,所管辖的范围基本上就是九州中的扬州。所以人们就把这些刺史部称为州。

一开始,刺史,顾名思义,只是“刺探”即监察而已。官虽然小,但是直接对朝廷即皇帝负责,所以,那些郡守也不得不“甘拜下风”。到了东汉,州就成了郡国实际上的上一级行政区划,东汉末年,州刺史改称州牧,是真正的封疆大吏,他可以直接任免郡守、县令甚至对他们有生杀之权。如果把汉代的行政区划与今天相比较,我们看到那时候的州大致略等于省,郡略等于地级市或地区,县则如今仍然称县。

需要指出的是,如今的扬州市所在的那个地区当时称江都,汉武帝把江都改称广陵,把广陵郡划归徐州,今江苏省长江以北的地区都属徐州。这样。从汉武帝那个时候开始,如今的“扬州”并不属于当时的扬州。除了安徽中、西部以外,扬州确实都在江南。从汉武帝以后的整个汉代直至魏晋南北朝大致都是如此,扬州管辖的范围与汉初变化不大,只是把属下的三个郡逐渐分开,到西晋分为了十八个郡,这应当显示了其间江南的逐渐开发。

南北朝是我国行政区划大混乱、大改变的时期。从汉初的十三刺史部即十三个州、一百一十个郡国,到西晋成为十九个州、一百七十一个郡国,五百年来间,也只增加了六个州、六十个郡国。可是,在南北朝战争的混乱中,政区经常变化,州、郡数大增。南朝齐设二十二州,三百九十五郡。北魏则有五十二州(镇),北周设二百一十一州,五百八十郡。南北朝末期,南北共约二百五、六十个州,六百余郡。而县的数目变化较小,仍然只有一千五百来个。与汉代相比较,南北朝末期的州所管辖的区域甚至比汉代的郡还要小,差不多就是今天的“地级市”吧。

从东晋到南朝的宋、齐、梁、陈,扬州所管辖的区域也是越来越小。先是豫章即今江西那部分被分出,然后分出的是今浙江的那部分,最后是苏南的东部,到陈朝的时候,扬州的范围只剩下今南京及芜湖的附近地区了。不过,它毕竟是东晋及宋、齐、梁、陈的首都所在地,其政治上的重要性是其他任何地区所不能够比拟的。朝廷上最重要的权臣往往同时兼任着扬州的最高长官扬州牧。

隋文帝统一天下之后,索性废去郡一级行政区,直接由州管县。同时,对于各州的名称也加以调整,重新命名。把原来的扬州(即今南京附近)改称蒋州,把长江北岸的江都(即广陵)改称扬州。唐代基本上遵循了隋代的行政区划改革,除了唐初的很短时间以外,扬州这个名称便一直与江都(广陵)连在一起,直到今天。扬州的管辖范围也一直在长江以北,再也没有跨越长江,到达过江南。

在唐、宋、元几代,扬州与它隔江相望的润州(即镇江)、南京等也长期不在一个大行政区内。在唐,扬州属淮南道,润州属江南道;在宋,扬州属淮南路,润州属两浙路;在元,扬州属河南省,润州属江浙省。直到明代,扬州和江南的润州才同属南直隶(南京),也就是清代的江南省后来的江苏省。

简而言之,在西元589年即隋开皇九年以前,扬州这个名称是与江南联系在一起的,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它从一个包含今日东南好几个省的范围逐步缩小到今南京附近;在隋开皇九年,隋文帝把扬州这个名称给予了长江北岸的江都(广陵),从此,扬州便一直在长江北岸了它的范围也基本上固定在今江苏省扬州市的区域内。

扬州的面积从大到小,位置从江南变到江北,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其他的地理名词,也都有类似的经历。研究这些地理单位的历史沿革,应当属于历史地理学的领域。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应当了解一点历史地理知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冯大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2874-94593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7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