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玉栋
童第周与遗传发育所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
2017-11-15 13:18
阅读:7550

     今年是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童第周先生诞辰115周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为童先生修建了铜像,并组织召开了“2017年疾病模式动物国际研讨会暨童第周先生诞辰115周年纪念大会会议”。我作为发育中心的老职工也参与其中,期间感触颇多,准备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共勉。

       下面这段文字,是我撰写的,以“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分工会”和“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党支部”的名义在三月份发出了,目的为童先生的铜像募捐。



不知大家能否记得小学时学的一篇课文,“一定要争气”,内容是童第周先生成功剥离青蛙卵的外膜,为中国人争了气。因此,童第周先生就和竺可桢(气象学家)、茅以升(桥梁专家)、华罗庚(数学家)、陈景润(数学家)、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一起,构成了我们对中国老一辈科学家的印象。

童第周先生的简历可参考“童第周铜像捐赠倡议书”,1978年,童先生担任中科院副院长,同年童先生和美国坦普尔大学生物学家牛满江教授联名向中国科学院和中央书面建议,希望能在北京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发育生物学研究所,1980年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成立。

发育所的第一任所长是庄孝僡,第二任所长是严绍颐,童先生1934—1938年间在山东大学担任教授,而庄孝僡193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所以庄孝僡应该是童先生的学生。而发育所的第二任所长严绍颐从1950年在山东大学读书期间就是童先生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一路跟随童先生到中科院海洋所和动物所工作,严绍颐所长在童先生逝世21周年之际,写了《科学巨匠——童第周》一书来纪念和缅怀童先生。

所以说,童先生虽然没有担任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所长,但是发育所的成立和发展都和童先生息息相关。

1994年中国科学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成立,2001年,原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和原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于是就有了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2011年,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进行建设。我们都是发育生物学人。

今年是童第周先生诞辰115周年,为缅怀童先生为我国科研和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并激励后来者继续攀登科学事业的高峰,由童第周先生的部分学生、同事和工作人员自发组成了童第周铜像捐建筹备组。倡议为童第周先生树立铜像作为永久纪念,铜像计划于2017年5月落成。我们作为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的一员,作为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室的一份子,应该为童先生的铜像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本次活动由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分工会和党支部联合倡议,请发育中心各位同仁将捐款交至各实验室的管理员,统一收齐后交到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秘书刘蕊老师处。


童先生弟子陈大元研究员和郑瑞珍研究员与铜像合影


童先生的弟子兼助手杜淼研究员与铜像合影



中国科学院原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部分员工与铜像合影

(前排左二:刘洁,左三:杜雪萍,左四:何新,右一:赵淑慧,右二:沈玉)

(后排左一:邱国新,左二:金振华,左三:祝诚,左四:徐国雄,左五:沈寿昆,左六:李光三;右二:王玉阁;右三沈三兵,右四:高素琴,右六:张玉廉,右七:闫国志,右八:王为先,右九:刘金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荆玉栋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1951-108534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