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
博士毕业能去西部高校吗? 精选
2021-6-21 11:33
阅读:13430

     最近写了2篇博文《就业选择和指导的前瞻性》和《大学教职岗位压力那么大,为啥不去省属学校呢?》,特别是第二篇博文被很多公众号转载,有个公众号取了一个很炫的名字,也是一个拉仇恨的名字,博文的两天内3万多浏览量和众多吐槽留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的规划指导不到位,多数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和发展周期评估不准确,对自己未来发展空间和成长的极端焦虑,其实是信息极端不对称,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和西部省属院校的运行情况极端不了解。有网友留言说博文作者没有在省属学校呆过,应该在省属学校工作后然后奋斗到211,985才有发言权,这显然太唐突了。

     作为学生管理部门和导师,一方面积极协助和指导学生完成学业计划,另一方面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做好就业指导至关重要,特别是博士生导师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对自己的博士毕业生要充分了解和评估,引导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做好充分调研和自我准确评估,毕竟,公认优秀的博士毕业生总是极少数人,在你们课题组达到了优秀标准在别的课题组可能都不达标。对于拟进入高校和研究所的毕业生来说,地域,正规的事业编制,薪酬和绩效,职称晋升难易度,能否成为研究生导师,住房问题,子女教育便宜程度,能否容易申请到青年,面上项目,甚至国家级人才计划都是系统化考量的指标。读了那么多年书了,如果能入职就过上轻松的生活,有用人单位大量的经费和人力支持,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难道用人单位不考虑用人成本就无偿提供这些给应聘者吗?即使用人单位有实力,那也是要评估和考察应聘者是否具有这个潜力的。

      近期我们动员我们系几个还没签约的研究生去乌鲁木齐一个二本学校入职,该单位承诺给编制,待遇也不错,这几个未就业的学生嫌就业地点距离家乡远,不愿意去。我们单位每年也招聘大量的博士毕业生,从提供120平米的新住房,幼儿园,小学,附中一条龙服务,新入职博士2-3年的副教授资格认定,第一学年过渡培养期不考核也没有教学任务,定职副教授条件也很宽松。但从实际应聘人员的情况来看,应聘者积极性很不高,可能对地域非常挑剔,甚至一些应聘者在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的成果非常弱也提出学校给安排家属工作,希望学校给他们建立实验室等等。

     省属学校,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省属学校有哪些优势呢?

      因为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倾向去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双一流高校,认为这些学校发展空间大,收入也高,如果融入了大团队,那么今后更有机会获得国家级头衔和帽子等,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比如,一些毕业生热衷报考公务员,认为考上了公务员就可以“当官”,且不说动机问题,就是给你这样的机会也不见得能驾驭和胜任这个职位。

       国家级项目、代表性论文和教学质量是职称晋升过程中绕不过的标配,后续晋升研究生导师扩大课题组人员力量都需要前期的积累和筛选,也是进一步成为知名学者和教授必须踩踏的台阶。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也需要发展,对博士学位获得者来应聘也比较重视。的确,现在年轻学者各方面压力大,住房问题,子女入学,父母赡养等,成家立业太不容易,刚出导师课题组的怀抱就希望踏上人生巅峰,拥有自己的课题组来指点江山,这是多么美好的理想。正所谓,不当家不知财迷油盐贵,大课题组的PI没有那么容易的,每一簇光芒都是底下熊熊火焰的炙烤逼出来的,学术会议上看到大佬指点江山的无限风光,可以细品大佬们成长的艰难以及后续接班人传承的忧虑?

       研究生培养过程也是导师成长和继续加持内功的过程,如果研究生实质性成长了,那么导师必然实质性受益了,所以,竭尽全力用心培养和关心研究生,其实也是自我培养和成长。和一些双一流高校的研究人员交流,了解到一些导师的研究生指标很少,学校对项目经费和数量的要求也非常高。但对于多少西部高校来说,因为有研究生调剂机会,一般而言,拿到青年基金或者地区基金后就可以申请到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研究生指标非常充裕,特别是西部高校的工科专业,一些导师每年招收3到8个研究生(包括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如果经费连续的话,这个队伍还是很稳定的。这些队伍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和承接一些横向课题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另一方面,西部地区的高校科研人员可以连续申请地区基金,按照基金委的规定,连续获得3次地区基金项目资助后就不能再申请地区基金了。不过,如果连续得到了3次地区基金资助基本上可以申请面上项目,或者等着退休也可以的嘛。如果还有幸申请到了青年基金,那么加上3个地区基金项目,再做出2到3项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工作,那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

      发达地区需要人才培养,西部地区更需要人才培养。一带一路对区域经济促进和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和空间,要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和富强的国家,西部地区的发展需要来自高校实质性的贡献,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也是一种担当精神。对于特别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和科研人员,可以到发达地区接受挑战,而对于多数普通的博士毕业生,准确评估自己,适当的迂回也是一种健康可行的发展模式。经过6-10年的潜心积累和成长,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去更恰当的平台继续发展,这种奋斗的实践将是人生宝贵的经验,也是不负青春不负党。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马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0980-129205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33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9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