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博士入学考试的重要性

已有 20344 次阅读 2018-8-12 16:1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暑假快要结束了,8月底是新生报到入学的重要季节,也是硕士三年级学生联系准导师谋求攻读博士学位的季节。硕士研究生的入学是国家统考一些课程,报考学校和专业再命题一些专业课。目前博士生入学考试基本采用两种主要方式,传统的笔试加面试录取入学、申请审核制加面试录取入学,两种入学方式是目前我国博士生教育和培养的大环境和国情决定的。

      博士生报考之前一般都是必须和拟报考导师联系,并征得报考导师的口头同意。考生和导师都该本着诚信,互相认真了解,认真对待。一般而言,多数导师都只有一个博士生指标,如果几个考生同时报考,必然会存在排队和淘汰问题。如果要追加第二个甚至第三个指标,一般都是要向学院和研究生院申请,并追加缴纳培养费。作为导师来讲是希望收到最有潜力的考生,毕竟每个导师的精力和财力有限。否则,一次让导师招生3个甚至更多的博士生,那么一个培养周期3-6年的话组里就有十几个博士生,估计只有极少数超人才有这个能力,或者就放羊呗。达到毕业条件就给毕业,否则就延期。

  1)传统的笔试加面试录取入学。

      绝大多数高校基本采取这种模式,也比较侧重基础教育和培养。要求考生必须参加两门以上本专业主干课程的笔试,这些课程一般是硕士阶段的核心专业课。如果这些课程不能顺利通过,即使考生硕士阶段有很好的论文发表记录也不行。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博士阶段培养的风险就比较大,一般也难以产出重要的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严格的入学考试也杜绝了腐败。比如单位统一安排入学考试选拔。这样对于导师来说也是一种保护,否则,碰到熟人或者领导打招呼硬要来某个课题组读博士,那可真是不好拒绝的。虽然一些考生在硕士阶段可能因为特定的培养模式,如实验条件好、导师给力、学生自己勤奋发表了一系列SCI论文或获得了很多授权发明专利。但如果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面太窄,那么考取博士后可能会遇到进展缓慢或者难以发掘新的思路确保课题进展顺利,最后延期或者退学。

     这种选拨模式存在的问题在于导师只能招收本专业的考生,对于跨学科报考的考生可能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对于跨学科招收博士生的导师也是一个困难。

  2)申请-审核面试录取入学。

       极少数大学或专业采取这种模式,以便确保能选拨到科研战绩好的考生,或者某些学科横向课题多,需要大量的博士生来充实力量。这种模式下一般模式是考生联系好导师后,向研究生院提交申请材料,比如硕士阶段的英语成绩通过了CET-6,雅思或者托福,且有外刊SCI发表的第一作者论文1到4篇,导师推荐信等。材料审查通过后会集中安排考生面试汇报,英语口语考试和专业汇报,比如向导师小组和考评小组汇报硕士阶段的科研成果,博士阶段拟开展的研究计划并回答评委的提问。这种模式对于不擅长考试的考生和跨学科招收博士生是非常有效的。如果提高了报考资格的准入标准,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腐败却也能大范围的招收有潜力的考生,但和自主招生一样却不能大面积的推广。

     也有伙伴们和我讨论说,博士阶段主要是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只要能出科研成果,比如能发表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能弄成多项授权发明专利不就行啦嘛。

    但博士应该是全方位的培养,如果今后进入高校当老师必然面临教学素养和能力的培养问题。一方面要确保知识面宽、知识准确更要侧重授课的艺术性。即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科学研究不是为了写论文和申请发明专利,如果仅限于此,那么直接面向社会自由申请和授予论文博士即可。博士生应该是今后科研领域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流畅的语言表达和优美规范的文字撰写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国际化的视野以及科学精神,这才是博士培养的真谛。

    如果只限于培养写论文和申请专利,那么上写作培训班和自读文献即可。

       我们每年培养的博士毕业生越来越多,参加学术会议的博士生也越来越多,申请基金项目的人员也越来越多,追求晋升职称和攒钱付首付买房子和车子的队伍也越来越大,负重前行责任相伴。

     考试选拔也许是目前比较好的人才选拔的试金石。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0980-1128816.html

上一篇:学术收费标准问题
下一篇:Nonlinear Dynamics稿件流程说明
收藏 IP: 60.13.10.*| 热度|

13 黄仁勇 蔡宁 王启云 黄永义 陈刚 彭真明 农绍庄 沈乐君 郭景涛 吕洪波 朱鸿源 汪晓军 张忆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