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玺
网络教学第一天 精选
2020-2-25 13:13
阅读:8514


    今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学生返校时间被迫延迟,老师和同学不得不宅在家里。学校要求各位任课老师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组织同学们学习,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保证按时完成本学期的各项教学任务。

   除了物理方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以外,这一学期我还担任信息学部四个教学班的线性代数课程的的教学工作。四个班共82名同学,组成一个大课堂,每周要上四节课。接下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纯属偶然。我们学校数理学院由以前的数学系和物理系合并而成。数学系的老师和物理系的老师工作上鲜有交集,但是既然同在一个学院,难免打头碰脸,一起开会,一起会餐,彼此倒也是非常熟悉。上一学期期中考试以前,大约国庆节以后不久,院领导说下学期还有通州校区的两个“线性代数”课堂没有人讲,有没有哪位老师能够主动承担起《线性代数》的教学工作来啊?我当时正巧在场,于是就说,我能讲《线性代数》,我们理论物理组的教师能够讲数学专业和物理专业的所有大学课程。我这么说并非吹牛,当初我上大学时,物理系内专门设置了一个高等数学教研室,据我所知,全中国只有这一所大学的物理系内设置了高等数学教研室。当时,由郭豫敏、孟宪礼和党兰芬等老师组成的高等数学教学团队锐意进取,在物理系内搞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具体来说,就是把一元函数微积分、多元函数微积分,以及复变函数放在一起讲,按照郭豫敏老师的说法,这样安排教学顺序,可以大量节省教学时间,还能够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另外,全校的研究生考研数学辅导班,每年都是由郭豫敏老师主讲。他编写了三大册《高等数学复习指导》(上中下),共计一千多页,上面所有的例题和习题,多年以前我曾经完整地做过两遍。现在,组织上有任务,学院里有工作,我应该主动站出来承担。

   我们安排同学们在家学习同济大学数学系靳全勤等老师讲的《线性代数》慕课。我们采用异步SPOC的模式,这样安排便于我们必要时可以加入自己准备的一些辅导材料 。我提前看了靳老师讲的一些慕课视频。感觉靳老师语言流畅,讲课逻辑性强,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安排得当,确实组织了一门非常优秀的《线性代数》慕课。但是,《线性代数》这门课程主要针对非数学专业的理工科和经济类大学生,他们更加注重如何运用《线性代数》的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运算。我讲这门课程,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来证明数学定理。大部分数学定理只需要几句话带过,甚至根本不讲。你讲得越多,同学很可能越糊涂,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应该多讲一些例题,除了证明公式以外,多演算一些例题,应该有助于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我组织了一个微信群,群名叫“我们一起学——线性代数教学群”,然后拉所有同学和他们的班主任入群。我只希望和同学们共同度过一学期美好的学习生活,并不觉得比同学们更高一等。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我只是一个在沙滩上玩耍的孩子,为捡到一片美丽的贝壳而沾沾自喜。然而真理的海洋,我还没有真正地领略过。”牛顿尚且如此谦虚,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又有什么资格骄傲自大呢?

   以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网络教学,这是第一次。通过微信得知同学们根本没有办法通过我设置的网页看视频,才知道必须由我发布同济大学的慕课视频,询问了中国大学慕课群的相关老师,又知道只需要设定各个视频的发布时间就行了,不需要每周按时发布。后来发现同学们还需要进行认证,才能观看SPOC的相关视频。我告诉同学们《线性代数》是同学们将来的专业课学习的基础,这门课程围绕着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重点讨论矩阵和行列式的一些性质和运算方法。希望大家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将来的实际工作中去。

   下午用计算机打开我们的线性代数网络课堂的讨论区,发现有些同学正在抱怨教学内容难,听不懂。我感到有些诧异,因为第一周的教学视频中靳老师主要讨论了一些二阶和三阶行列式的运算,在中学阶段同学们就学习过这些知识,按理说不应该有困难。很可能大家对行列式的定义的理解不到位,对于三角型行列式的计算感到陌生。于是我在微信群里喊话:

  “由行列式的定义可以计算行列式的值,但是主要用于二阶和三阶行列式。对于高阶行列式的计算,将来还会讲新的方法,同学们能够用行列式的定义计算二阶和三阶行列式就行了。”

  “以三阶行列式为例,行列式展开后的每一项都是不同行不同列的元素的乘积,每一项前面的正负号可以这么确定:把每一项中的元素的行角标排成123,如果列角标的排列是123,231或者312等顺序排列,这一项前面就是正号;反之,如果列角标是132,213或者321等逆序排列,前面就是负号。”

  “要想学好《线性代数》,不要问为什么,要问怎么办?很多数学定理的证明一百多年前就完成了,你挑不出毛病来。要大量做练习题,题做得多了,熟能生巧,道理也就明白了!”

  “慕课堂的测试一周内必须完成,一周以后就不能提交了,我会做记录的。不做题是学不会《线性代数》的,必要的时候我还会补充一些练习题。”

   中国的大学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就像一片云,学生就像一个盆,只要云彩多下雨儿,盆里就会多存水儿。因此,学生被迫学习的课程越来越多,三年级的大学生几乎每天都上八个学时的课程,有时候晚上还要上课。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助长了学生学习的惰性,很多学生下课后根本不看课本,草草完成作业就算了事。甚至还有同学直接抄别人的作业。

   从去年开始,教育部推广混合式教学和反转课堂,希望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组织同学们通过中国大学慕课网直接学习各门功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帮助解答同学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条件成熟时还要让同学们当小老师,自己制作课件,讲授相关学习内容。这次疫情期间,国家推广网络教学模式,客观上有利于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实践和推广,希望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利用这次机会。
   
   

相关专题:聚焦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孙宝玺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9347-122031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