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力
科微学术:也说茯苓——当知至味本无味
2022-5-23 11:42
阅读:3245

也说茯苓——当知至味本无味


曾经,茯苓不是茯苓,是修道者眼里的一味灵丹,宋朝的张抡说:“割断凡缘,心安神定。山中采药修身命。青松林下茯苓多,白云深处黄精盛。”在医家圣手陶弘景眼里,茯苓就是“通神而敛灵、和魂而炼魄的上品仙药”。

371c9d8b8e57d16eeb143032656fa80.jpg

千年之松,下有茯苓。茯苓多是生在松根处。李商隐道“碧松根下茯苓多”,显然是没有亲眼见过野生茯苓。有茯苓生长的松根多是枯萎的,因为茯苓是腐生真菌,不见于活的松根。

新鲜茯苓外形很像山药,有的呈球状或块状,有的呈扁圆形或长椭圆形,不光滑,有瘤状物或皱褶,外呈淡灰、棕色或黑褐,内部黑色或浅粉色。它其实是真菌的一种菌核。真菌的菌核花样繁多,形状各异,茯苓是真菌中最大的菌核,由无数菌丝体纠结缠绕在一起,并经过特化后形成的一种真菌的休眠体,大小不一,轻重不同,最大的可达60公斤,足有一个成人的重量。

4d91c4ded1bdcf308f24c071bc42a8e.jpg

微信截图_20220523113515.png

图  茯苓子实体


茯苓有时会抱根生长,这种最名贵,特称“茯神”。唐代古文大家柳宗元慕名购买“茯神”,到手却发现是假的,名人尚且上当,不知假“茯神”骗倒了多少人。

贾岛说自己“二十年中饵茯苓,致书半是老君经”,二十年众里寻它不渝,可谓茯苓的超级粉丝。苏轼创制了芝麻茯苓饼,是文豪写给茯苓的一首情诗。如今,人工栽培技术已经很成熟,茯苓摆脱了深山松林的高冷,甩去灵丹妙药的偶像包袱,一跃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饭桌。


微信截图_20220523114039.png


——期刊新媒体部出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韩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6297-133982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