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当年关于2001年印度大震的有关报道:
2001年1月26日印度遭遇50年来最大地震死亡两万多人 |
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发生里氏7.9(博主注:NEIC测定值为Mw7.7)级大地震。这一天是印度的共和国日,许多人守在家中电视机旁,准备观看在首都新德里举行的阅兵大游行。但50年一遇的大地震给满心欢乐准备庆祝国庆的印度人民来了个措手不及。大地震夺走了两万多人的生命,逾45亿美元的财产顷刻间化为乌有,作为印度最富庶地区之一的古吉拉特邦经济一下子倒退了20年。而灾后的难民安置、防病防疫,以及重建等问题更是对印度政府的严峻考验。大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向印度伸出了援助之手,救援人员及物资纷纷运抵受灾地区。 印度处于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板块的交界处,属地震多发国家。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地震疏于防范,然而淡薄的防震意识却带来了触目惊心的结果。天灾难以避免,但怎样将灾难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却是值得人类仔细思考的问题。 |
(人民网资料) |
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126/5669.html
大震导致的损失惨重!
(图片来自网络,无商业目的,在此致谢!)
那么,该大震能被预测吗?该震是主震事件吗?目前是神马情况?俺还是按照老套路出牌,从孕育周期角度进行分析。
该大震发生在我们命名的印度普杰地震区。该地震区地震构造图示于图1。该区曾发生ML≥7.7级地震2次,列于表1。以下分析表明,该地震区至少已经历两个完整的孕育周期,目前处于第3孕育周期初期阶段。
表1 普杰地震区ML≥7.7级地震事件
编号 | 日期 | 纬度,经度(°) | 深度(km) | 震级 | 震级类型 | 换算震级(ML) |
1 | 1819-06-16 | 23.00,71.00 |
| 8.3 | MS | 8.3 |
2 | 2001-01-26 | 23.42,70.23 | 16.0 | 7.7 | MW | 7.7 |
图1 达卡与普杰(编号3)板内地震区地震构造图
(版权所有,复制必究!)
图2a示出了该地震区第1孕育周期标志性地震事件之间的力学联系,可看出1618年5月26日印度孟买MK7.0级地震与1819年6月16日艾哈迈德巴德MS8.3级地震,分别是第1锁固段在膨胀点和峰值强度点发生的标志性事件。需说明的是,对1819年艾哈迈德巴德地震,Mishra et al.(2005)与Vorobieva et al.(2014)给出的该震震级值为MW7.7级,Chung and Gao(1995)与Rastogi(2004)认为其为MW7.8级,宋治平等(2011)给出的震级值为MS8.3级。根据秦四清等(2014b)提出的地震参数修订原则,我们认为该震为MW7.7级合理。基于秦四清等(2014c)提出的主震事件判识原则,判断该MW7.7级地震为主震事件。主震发生后,标志着该区第2锁固段已发生宏观破裂。
图2a 普杰地震区1618.5.26-1821.8.13之间CBS值与时间关系(第1孕育周期)
(数据分析时选取ML≥5.38级地震事件;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3000年为实际年份;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图2b示出了该地震区第2孕育周期标志性地震事件之间的力学联系。经误差修正,根据1845年6月19日印度普杰西北MS6.3级地震发生前的CBS值,可较准确地连续预测到1905年9月26日比卡内尔Muk6.9级地震与2001年1月26日普杰MW7.7级地震的临界CBS值。基于秦四清等(2014c)提出的主震事件判识原则,判断2001年大震为主震事件。第3锁固段发生宏观破裂的日期约为2005年12月26日。
图2b 普杰地震区1843.4.1-2005.12.26之间CBS值与时间关系(第2孕育周期)
(数据分析时选取ML≥5.38级地震事件;横坐标对应的时间减去3000年为实际年份;误差修正已被考虑)
根据上述分析,可定义普杰地震区为MW7.7级地震危险区。
该区新一轮孕育周期约从2006年2月3日开始。预计该地震区未来将发生MW6.3级左右的标志性震群事件,待预期事件发生后,我们将进行进一步的预测分析。
从图2看出,两次大震的孕育过程十分相似。从我们已分析的板内与板间地震区知,模仿与跟风是大震们的习惯套路,创新能力差制约着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略
相关阅读:
揭秘催生【现代地震学】的1755年里斯本M8.7级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98171.html
揭秘2011年日本Mw9.0级地震:成因、导火索与后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96863.html
揭秘世界最大地震——1960年智利Mw9.6级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94935.html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秦四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91437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