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位科研人员撰写的论文在顶刊上一经发表,有时单位立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称取得了“重大科技突破”、“里程碑式成果”、“颠覆性成果”等。然而,有的热乎劲还没过,所谓的成果遭到了真正懂行人士的质疑猛批;有的过一段时间,发现所谓的成果不能重复;有的过些年,发现所谓的成果不过是鸡肋甚至是造假耳。
确实,即使发表在CNS上的论文,其宣称的突破性进展,潜在的重要意义——为解决XX难题铺平了道路,在历经大浪淘沙后大都令人失望——不过是噱头耳,以至于永远消失于人们的记忆中。难怪Nature资深编辑亨利·吉在讨论科学的易错性时曾说过“我们在Nature上发表的一切都是错的。如果我们在Nature上发的都是绝对正确的话,我们很快就没工作了,很快就把所有的东西都发现了。”
诸多科研人员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辛苦撰写的论文刚一面世,尤其是发表在顶刊,自己会认为这是重磅成果—— “宝”,在学界能引起强烈反响,自己会欣喜若狂;过些日子再看,发现有些地方表达不够准确,有少许的遗憾;过几个月再看,或发现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或发现前提假设不够严谨、或发现数据分析漏洞百出,以至于结论的可信性大大折扣,此时自己觉得这样的论文是颗“草”;再过几个月和同行高手讨论时,人家说你的论文立论不成立、推理是被假象蒙蔽了双眼、结论可能会误导同行。自己听到这些,真乃洋鬼子看戏——傻眼了,觉得这样的论文与“垃圾”并无两样,以至于想找块豆腐撞过去。
如果这样的论文连自己都不认可,则不可能被同行认可,更不可能通过实践或时间的检验。确实,发现论文的错误需要时间,而确认论文的价值更需要时间。华罗庚教授之所以提出“早发表晚评价”这一科研评价原则,是因为他早就认识到:“科学工作要经过历史检验才能逐步确定其真实价值,这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鉴于此,论文成果刚出来,在未经过时间或实践检验的情况下,在未知晓成果意义的背景下,立马大张旗鼓宣传,不会取得扩大正面影响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被有识之士认为是轻浮、急功近利的表现。因此,科技成果发布应慎之又慎。
在我看来,真正的卓越成果,是科研人员高度智慧的结晶,是历经时间或实践检验而不倒的真理,是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千斤顶。
即使成果不公开发布吸引眼球,又能几何呢?嗯,我们知道,是金子终会发光,是沙子终会沉入海底。因此,靠谱的单位和严谨的科研人员,都不应支持通过开这样的新闻发布会发布成果,让成果沉淀一段时间再脱颖而出不好吗?!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其中第十二条指出:“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深入科研一线,掌握一手资料,不人为夸大研究基础和学术价值,未经科学验证的现象和观点,不得向公众传播。” 但愿各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引以为戒,倡导求是、严谨、踏实的学风,为促进国家科技实质性发展做实事、真事、大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秦四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75926-132190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