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紧紧围绕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生物安全问题,以国家生物安全重大战略需求为问题导向,聚焦入侵植物介导的生物安全问题,以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 L.)、小飞蓬(小蓬草、加拿大蓬、加拿大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 L.)、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L.) Pers.)、鬼针草(Bidens pilosa L.)、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火炬树(Rhus typhina L.)等恶性入侵植物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入侵植物种类组成的调查、入侵植物成功入侵机理的阐明、入侵植物环境生态效应的剖析、入侵植物环境生态风险的评估、入侵植物高入侵风险之生态敏感区的识别、入侵植物预警防控策略的构建,以期为新时代下构筑我国入侵植物介导的生物安全问题之预警防控奠定强力的理论支撑,为按时实现新时代国家生物安全重大战略需求目标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为建设新时代美丽中国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重点从事以下领域的研究工作:
1. 调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包括:入侵植物的物种名录构建;入侵植物的区系成分分析;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架构。
2. 阐明入侵植物成功入侵的关键机理,包括:分析入侵植物的环境适应性进化响应机理;探究驱动多种入侵植物共同入侵耦合调控的关键机理;阐明入侵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互作及其关键机理;解析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群落的互作及其关键机理;剖析入侵植物的化感效应及其关键机理。
3. 剖析全球变化(如氮沉降和干旱等)和环境污染(如酸沉降和重金属污染等)驱动入侵植物成功入侵及其耦合调控的关键机理,包括:解析全球变化和环境污染下入侵植物的环境适应性进化响应机理;探究全球变化和环境污染下驱动多种入侵植物共同入侵耦合调控的关键机理;阐明全球变化和环境污染下入侵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互作及其关键机理;评估全球变化和环境污染下入侵植物的环境生态效应及其环境生态风险等级。
4. 评估入侵植物的环境生态效应及其环境生态风险等级,包括:研发入侵植物的入侵程度和竞争优势及其环境生态风险等级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阐明入侵植物对本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以及群落可入侵性和群落入侵抵抗力等方面的生态影响及其关键机理;分析多种入侵植物共同入侵介导的环境生态效应及其环境生态风险等级。
5. 识别入侵植物高入侵风险之生态敏感区,包括:明确入侵植物高入侵风险之生态敏感区的主要生境类型;确定入侵植物高入侵风险之生态敏感区的分布情况;阐明入侵植物高入侵风险之生态敏感区的关键环境调控因素与作用驱动机理。
6. 构建入侵植物的预警、防控、管理策略,包括:解析入侵植物介导的生物安全之预警、防控、管理方面尚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入侵植物介导的生物安全之预警、防控、管理的路径、方法、策略及其实施重难点。
地址:(212013)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E-mail:liuyuexue623@ujs.edu.cn; liuyuexue623@163.com
ORCID:http://orcid.org/0000-0002-6132-3319
Webpage:https://iee.ujs.edu.cn/info/1009/1021.htm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从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65899-147415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