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业
不该忘却的纪念:非凡的汤飞凡教授 精选
2014-2-16 05:23
阅读:34436
标签:沙眼衣原体, 汤飞凡

中国邮政发行的汤飞凡纪念邮票

(图片来源: http://www.bio1000.com/uploads/allimg/130823/1G0403062-0.jpg)

 昨天看到蔡小宁博主写的博文,标题为:汤飞凡本有望获得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说实在的,自以为还算博学的我此前从未听说过汤飞凡,看到他的博文的标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觉得汤飞凡可能并非是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然而,自己的网上查询、检索的结果发现,蔡小宁博文所言不虚,本来打算在其博文后留言,无奈由于内容较多,故独立成文,谨以本文纪念在1958年反右运动中不堪凌辱自杀的汤飞凡教授。

       汤飞凡的人生在上文中已经有详细描述,无需我赘言。汤飞凡一生最大的学术贡献或科学发现是和同事一起于1957年在世界上首先发现、鉴定了沙眼的致病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并在鸡胚的卵黄囊中培养成功(1, 2)。在wikiChlamydia trachomatis的条目下也特别提到了汤飞凡的贡献3)。这一重大发现显然对以后预防、诊治沙眼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我不是搞这一行的,不敢断言这一发现在整个世界、整个生物学或医学领域的高度是如何的重要。但是Wiki上有一个条目:1957 in science”,该条目列举了1957年在科学领域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发现和突破,其中在Biology(生物学)子条目下只有三项4):

“The structure of myoglobin is determined (using x-ray crystallography)by John Kendrew and colleagues in England.

The discovery of Na+/K+-ATPase, the first antiporter enzyme identified,is published by Jens Christian Skou of Aarhus University.

The Chlamydia trachomatis bacterium is first cultured (in the yolk sacs of eggs)  by Feifan Tang  and  colleagues.”

       前面两个成果和提到的两个人都已经获得了诺贝尔奖, 其中第一项更是著名的肌红蛋白的X-射线晶体结构。当然,我们不能由此就可推论:汤飞凡如果活着就一定能获诺贝尔奖,但是无论如何,上述事实,至少表明:汤飞凡及其同事的这个成果应该是诺贝尔奖级的,也是中国人对现代科学领域少有的重要贡献。蔡小宁博主在其博文中提到,1980年代初,国际眼科防治组织(IOAT)还特别为汤飞凡颁发沙眼金质奖章,我相信这一奖励和认可的迟来,是由于我国文革的影响和耽误,但无疑,这个国际眼科领域的至高荣誉对于已经长眠于地下的汤飞凡而言,是真正地名至实归。

    另外,从蔡小宁博主博文后的一些网友评论来看,对于沙眼衣原体成果,汤飞凡的个人贡献似乎有争议,尽管我对这段历史不熟悉。但是本博文文后所附第1, 2发表于1957年的两篇关键论文,第一作者都是汤飞凡,而3, 4资料中,Wiki上的两个条目中都只是提到汤飞凡一个人的名字,并无其他中国同事的名字。所以,现有证据似乎表明汤飞凡是沙眼衣原体成果最主要的贡献者。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对汤飞凡教授的杰出贡献和成就表示由衷的敬佩,更对其士可杀不可辱的气节肃然起敬。汤飞凡教授的非凡和出色并不为普通民众所知,大概是由于当局对他的报道和宣传有难言之隐和尴尬之处。汤飞凡教授学术上的最大贡献是在1957年做出的(确切地说是在1957年发表的),仅仅一年之后,就于1958年被迫自杀,真是令人唏嘘啊

      谨以此文纪念汤飞凡教授,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位不该忘却的杰出的中国科学家、一位真正的男人!

主要参考资料:

  1. Tang, F. F., Chang, H. L., Huang, Y. T., & Wang, K. C. (1957). Studies on the etiology of trachom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isolation of the virus in chick embry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75(6), 429.

  2. Tang, F. F.; Huang, Y. T.; Chang, H. L.; Wong, K. C. (1957). "Isolation of trachoma virus in chick embryo". Journal of hygiene, epidemiology,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Prague) 1 (2): 109–20.

  3. Chlamydia trachomatihttp://en.wikipedia.org/wiki/Chlamydia_trachomatis

  4. 1957 in sciencehttp://en.wikipedia.org/wiki/1957_in_science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守业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63591-76789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8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7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