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enmm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wenmm

博文

那些逐渐消失的技艺 精选

已有 6368 次阅读 2015-7-2 04:0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那些逐渐消失的技艺

袁文常

知识日新月异的更替,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在享受发展带来好处的同时,那些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技艺,都慢慢的消逝了,没有了传承者,没有文字记录,就那样退出了历史舞台,留给我们的只是深深的回忆。

我的家乡,一个被三条河环绕的小村子,背靠着一个中型水库,小时候觉得那就是课本上的大海,里面经常会有比我个子还要长的鱼被捕捞上来,也会在无风的季节泛起波浪,那就是我童年的大海。在夕阳洒满水面的时候,渔夫站在那种两头翘翘的单人船上,用一只船桨捋着渔网,船随着风在夕阳中向前荡着,网就被很好的下到水里去了。等一张一百米左右的网下完了,划着船回来,就会有有鱼上网了,这时候就要坐在船上,用两个膝盖顶着船两边平衡着小船,一只手起网,一只手摘鱼,鱼多的时候,渔人不禁哼起捕鱼的号子,所有的一切都融入在夕阳里。小渔船很难划的,如何保持平衡,如何让它在水里前进都是很有技巧的,看着打鱼人在水上不紧不慢的划船,捕鱼,以为很简单,其实是很困难的,小时候尝试学过,但是才划动船桨,人就到水里,船扣在头上了。在上大学的时候,水库被商人承包了,村里的渔人被禁止打鱼了,离开了他们最熟悉的技艺,和所有农民工一样迷失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之中,所有捕鱼的工具也被遗忘在角落里,慢慢的腐烂在泥土里,和捕鱼的技艺,起网的号子一起消失了。

渔船是由很多块木板用卯榫拼接到一起的,四周再用铁箍好,然后刷桐油,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就很难。渔船的底部和四周都需要有一定的弧度,底部有弧度,是为了有较深的吃水;船前部弧度比尾部要小一点点,是为了前进,两侧也有一定的弧度,是为了平衡。做这种船是很考验木匠的手艺的,我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就会做这种船,父亲是村子里有名的木匠,他从我爷爷那里继承了木匠的技艺,小时候我问过父亲小渔船怎么做成的,父亲说做渔船要求很高,如果一个学徒能够独立做渔船,就可以出师了。现在家里还有很多木匠的工具,它们随着父亲的年老,大多已经布满灰尘,锈迹斑斑。我想如果我没有考上大学,我会和父亲好好的学习木匠,去传承他的技艺,父亲的手艺都是没有图纸的,所有的技艺都在他的记忆中,他以前带徒弟也是手把手的教,现在父亲已经做不动木工活了,也没有人需要做渔船了。

小时候父亲会经常指着屋前的树,告诉我这一棵再长大点,那个弯弯的地方就可以做犁把了,那一棵是做大梁的好材料,每棵树都有每棵树的用处,它们的未来都被父亲规划好了,至于最后它们有没有在父亲手中变成各种工具或者家具,不得而知,至今家里仍有父亲囤积的好多木材,虽然他已经做不动木工活了,他仍会告诉我那些木材是他打算干什么用的。其实父亲知道,在犁田机,收割机,钢筋水泥,煤气罐走进农村,那些树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本的意义,连柴火都当不了了,社会的快速发展,让父亲措手不及,那些原本很有用的树还没长大,就失去了用处,也许父亲囤积那些木材是舍不得他的技艺吧。

小时候过年是最快乐的日子,过年的时候有平常吃不到的肉,可以吃到把肚子撑的圆滚滚,吃的自己腻住,但是最代表年味的是糖果,一种用米和红薯糖混到一起做成的干粮。糖果可分为两种,加芝麻或者花生,然后用刀切成一块一块,叫切糖;什么都不放,只有米,然后团成圆球状,叫做欢头。过年的时候每家都会做上一些,互相交换点,看看谁家做的最好,做的最香。切糖是很受欢迎的,因为切糖中放了很多芝麻和花生,吃起来会很香,芝麻花生放的越多,代表这家越富裕。那时候家里做的切糖都不多,只是象征性的做点,母亲总会藏起来,好过年时候招待客人用,母亲藏的时候总会在我眼前藏,这样我就可以偷偷的偷几块吃。欢头家里会做很多,因为可以储藏,在来年开春的时候,青黄不接的时候,可以用开水泡开充饥,欢头在故乡是代表喜庆的,可能和它在关键的时候可以充饥有关,所以故乡生孩子,取媳妇的人家,会给村里每户人家发两个欢头。切糖和欢头的制作,是从秋天就开始的,红薯收获的时候,每家都会把品相好的红薯挑出来,放到地窖中,年关的时候取出来,开始熬糖浆,通常要熬一整天,过程繁琐复杂,我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前一天会把所有的红薯在河里洗干净,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父母就起床,开始煮红薯,反复的煮,一直煮成糊糊状,然后过纱布,滤掉纤维,然后再放到锅里熬,一直到出糖为止,通常这时候,母亲会把早就烤好锅巴拿出来,裹上刚出锅的稠稠的糖浆,那种一年只能吃上一次的美味至今仍让人垂涎欲滴。糖浆熬好的同时要炒米、花生、芝麻,米需要炒到膨胀起来,在米和糖浆还热的时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做欢头的工具是用毛竹做的,毛竹一剖两半,挖掉竹节,打磨光滑,用手把混好的米团成团状,然后放进毛竹里,不停的来回团,团到冷却的时候,一个完美的球状欢头就做好了。切糖则是,把米、糖以及芝麻或者花生混合好后,做成长条状,在微热的时候,快速的用刀切成块状,冷却的时候就成了又香又脆又甜的切糖了。现在大大小小的超市开到了乡里、镇里,再也没有人去做切糖和欢头了,它们已经被巧克力,奶糖所替代,欢头也失去了它充饥的作用了。

越来越多的技艺随着父母们老去,只模糊的存在于他们的记忆中了,对于我们这些漂泊的游子来说,那已经是回不去的技艺与快乐。在越来越迅捷的生活中,我们越来越迷失,再也看不到夕阳下的渔夫,听不到起网的号子,不懂每棵树的最终归宿,也吃不上最有味道的糖果了。

 

                             七月一日于布卡武基武湖畔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55586-902134.html

上一篇:音乐 生活—非洲散记
收藏 IP: 41.194.77.*| 热度|

35 武夷山 陈楷翰 刘全慧 姬扬 尤明庆 陈小润 罗德海 陆绮 郭向云 侯沉 曾惠芳 李雄 李土荣 杨顺楷 苗元华 黄式东 王有基 李志俊 白龙亮 罗果志 韩玉芬 元凯军 应行仁 侯成亚 陈广智 邬鸿 孟凡 赵凤光 鲍海飞 杨正瓴 hnw48 anran123 biofans luxiaobing12 feixinmuj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