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思想闪电,如云自由漂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吴渝 我的微博:http://t.qq.com/iRaining

博文

评本科生的创意、创新与创业 精选

已有 5348 次阅读 2008-6-22 22:54 |个人分类:教育心得|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在重庆市高校第一届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大赛决赛上的专家点评发言

前言:

这个竞赛是我几年前提议发起,依托《数据库原理》重庆市精品课程的建设,使其具有了赛课结合的特色。最初是学院一级竞赛(连续两年),然后是学校一级,今年发展到重庆市一级,以后意图争取为国家级。

大学生系列竞赛是素质教育中重要一环,也是本科教学评估考核内容,各个高校都极度重视。但是,计算机学科面临的尴尬却是非常明显。

首先,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竞赛(挑战杯)这样的竞赛不仅仅针对计算机专业,也不仅仅针对本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角逐的难度较大,何况大家都明知很多挑战杯作品并非真正课外,而是老师的科研项目包装。我虽然曾经指导过研究生获得全国二等奖(重庆市特等奖),还几乎不敢想象能让本科生全面参赛,即便有个别好苗子,那也只能在读研的前提下才能让其在项目组里参与和充分锻炼。

还有什么国家级的竞赛呢?对了,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可那都不是计算机专业专有的系列竞赛。琢磨之下,我在几年前就开始呼吁启动本校学生参与ACM国际程序设计大赛的角逐,似乎到今年才开始有了动静(欣慰中……)。另外,我提议发起的校级信息安全大赛也搞了几年,因为没有投入里面参与组织,能否坚持下去也不得而知(网络对抗不好控制难度和影响,要推广铺开也有困难)。

因此,在计算机领域搞一个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类竞赛是很有意义的了,而数据库技术由于其推广性高(所有的网民都是用户),以系统开发实现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ACM的算法类竞赛形成了恰好的互补。我个人非常看好它。当然,要做成全国类竞赛需要做很多事情,大家都感兴趣了,这件事情才好推动。

回到主题,本次竞赛以重庆市计算机学会和计算机用户协会的名义主办,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学院、西南大学五所高校参赛,30只队伍进入决赛。照例,我最后进行了点评(两名专家发言之一),是临时的感想发挥(在给参赛作品打分期间匆忙写了几个词的提纲提醒发言脉络)。

 



正文:

 

各位老师,同学,您们好!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召开重庆市第一届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大赛的决赛,很高兴作为评委站着这里点评,和大家一起交流心得。我发言的三个关键词是:创意、创新和创业。

第一、创意。这里主要点评选题。

一个良好的作品,一定有选题上的创意。我常常把选题分为真、假两类,“真题”是指这个选题是来自实际项目,来自企业等单位需要,是真正需要做的事情,“假题”是指选题是个人想象出来的,没有实际需求和它对应;从实际开发动手看,也分为真、假两类,“真做”是指实实在在在分析系统的需求并满足需求,以实际应用为准则,“假做”是凭自己的想象、假设和简化,只是为了完成交差作品,并没有考虑作品可以投入实际运行。因此,以上两类排列组合起来就分为四类:真题真做,真题假做,假题真做,假题假做。(其后分别解释四种情况,此处省略。)如果要给它们排序,我认为是:真题真做,假题真做,真题假做,假题假做。

这次竞赛很多作品是处于靠后的三个类别,选题大多来自假设,做出来的应用离实用也有距离。为什么好几个作品都选择奥运为主题?如此撞车,那所谓的创意还是创意吗?你们有追踪时事的敏感性,这很好;但你们有否想过软件生命期的问题?一个好的作品,如果由于选题不当而导致生命周期短暂,那也是一种遗憾。如果你们稍微修改创意,使得自己的软件具有更好的主题通用性,比如奥运主题的数据库应用网站也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汶川地震应急系统网站,成为更多的突发时事的新闻发布网站等等,这不就是一种创意吗?因此,我认为,一个好的选题应该是“来源生活,高于生活,服务生活”的,请各位同学深思。

第二、创新。这里主要点评技术。

提到技术,今天各位的表现非常精彩,涌现了大量新技术亮点,Web 2.0的时尚技术元素都纷纷出现,各种先进的插件技术、设计开发工具的引入和集成,也使得各位的系统看上去很美(里面的功能不一定全部自己开发)。我很欣喜大家的自学能力,跟踪最新技术的能力,这些都是书本上不会传授的知识,而你们在尝试掌握。我高兴的看到,你们不但在开发技术上体现了手段创新,也在领域结合上出现了新意:好几组同学引入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网站上查询浏览地图和线路,实现导航等;还有同学把自己的安全专业的优势发挥了出来,在系统安全性上做了特别周密的考虑和设计;将移动手机用于数据库信息的浏览,也让我们大家耳目一新;特别的,还有同学将人工智能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引入了数据库应用系统,也让我们眼前一亮。

可是,我也要问大家,今天我们看到了大量的数据库应用系统都是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都是以网站网页的形式发布,难道说大家不约而同认为这就是当前数据库应用系统最大的出路?数据库应用系统就是网站解决方案?反思这点,也可以让我们找到新技术创新,也许,下一年,我们可以看到移动数据库应用系统,看到改变已有数据库应用系统模式的更多的技术创新。

在技术上,我也建议大家考虑技术生命周期,使内容、界面、语言与技术都尽量分离(内容和技术分离意味着用户不需要懂技术,程序里不管内容;界面与技术分离就是换肤了;语言与技术分离就是自动支持多语言版本的问题。明年,我要补充说明网页无障碍的问题了,让残疾人也可以享受信息技术的无障碍使用。)

第三、创业。

在说创业之前,首先说说职业定位。这是我在课堂上老给学生强调的问题。在数据库课程里,我们可以细分以下几种职业定位,人人都在其中。首先是系统分析员(对应全国软件水平的高级,相当于高级工程师职称),要熟练分析系统,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能力,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今天,你们把以前所擅长的小程序编写串成一个小型系统,尝试分析和写作文档,就是系统分析能力的训练。其次是程序设计员(对应软考的中级,相当于工程师),这是你们大多数人可能就职的第一份工作。第三是项目经理,这就是你们团队的领导,带领大家一起合作开发软件系统的领军人物,小组的灵魂。第四是数据库管理员(DBA),很遗憾,今天我在这里看不到这个身份的存在,各位同学的题目“假做”使得你们没有真正实战,缺乏让系统跑起来的经验,希望以后可以改进。第五是我们在座所有人的身份,即用户,不管是普通用户还是高级用户,大概我们谁都离不开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

明确了职业定位,有了职业规划,我们就要向那个方向努力。下面我想说的是各位创业(职业)生涯的必要素质。首先,我强调文档。可能各位同学是第一次拿出这么厚的文档出来,形式和水平各异,有匆匆忙忙拿出草稿的小组,有抄袭他人模板的,还有厚厚几大本的小组,重视程度明显不一样。不管对不对,只要你写了,这就是进步和前进,文档能力是信息技术领域从业人员的必备能力。

第二,团队合作能力。当今社会早从程序阶段进展到软件工程时代,个人英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一个成功的系统,需要多人协作,需要科学的手段辅助管理。在本次大赛里,大家的合作参赛经历定然让你们受益无穷。

第三,讲演能力。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的展示你们的成果和亮点,给评委留下圆满和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一种能力挑战。我高兴的看到好些组同学不但控制了节奏,也通过先进离线演示工具的配合,主次分明的展示了系统;但依然有同学手忙脚乱,准备不够充分。如果这就是一次应聘,显然善于展示自我的人会赢得这次机会。

第四,项目(资金)运作的能力。各位同学不敢做“真题”,大概就是没有意识到可以去和企业等有系统需求的单位反复沟通,寻找合作,使开发的系统脚踏实地,能够真正投入运用。这是创业的最大障碍。虽然老师们也做得不够好,但认识到不足,总是可以有意识提高的。

以上说明了创意、创新、创业三个方面。最后,我想下几个结论。

第一,拿作品说话。我们学校传媒艺术学院总是宣传他们的学生要拿作品(比如艺术、动漫作品)说话。我就想,难道我们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不拿作品说话了吗?你们编写的所有程序和代码,都是你们的作品,你要学会积累和珍视。到毕业的那一天,如果要去应聘,什么都别带了,拿上你的作品光盘(笑,还有今天的奖状),演示给用人单位看,那比千言万语都强!

第二,留下痕迹。我的意思是你们的存在要在学校、企业等地方留下痕迹,即作品的投入使用。设想你的系统被学校采用,多年后你可以骄傲的说,某某系统是你开发,那不是春风得意的事情吗?

第三,横向沟通,纵向比较。今天,各个重庆市的高校在一起合办竞赛,让同学们也有了认识沟通的机会,可以进一步加强合作,共谋发展。而纵向比较并不是仅仅让你和自己的过去比,每开发了一个系统,你都有了提高,这当然很棒,但还不够。你不能仅仅和本学院的人比,和本校的人比,和南山的人比,而要和重庆市的人,和中国的人比,更要在世界的舞台上去比,有国际视野,让世界听到中国本科生的声音。当然,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比较遥远。

所以,第四,今天只是起步,为了明天的腾飞,这一小步也非常有意义。计算机是个特别的专业,需要我们持续学习,终生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最后,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能够成功创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老师们的骄傲!

谢谢大家。


于重庆邮电大学第三国际会议厅
2008-6-22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846-30019.html

上一篇:戏说定量考核
下一篇:对几流大学和人才培养的一点感想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9: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