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中国科大50周年校庆时回忆我的大学同学 精选

已有 5135 次阅读 2008-9-24 19:00 |个人分类:告别的年代|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我的大学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月20日是50周年校庆,周年庆后再来说说和它有关的事情】

  我大学时代的同学沈志龙曾经来到北京和我在上岛咖啡见了一面,20年后同学相见,自然很是感慨,尤其是回忆起以往的同学,追忆流逝的青春时光,很有些意思。
  
  席间,我偶尔说了这么一句话,当年咱们的同学里,怪异的应该属于多数派,不少人明显有不同于正常思维的特点。他想了想,点头称是,认为工作以后见到的正常人比例倒是多了不少,再想大学时代的同学,怪异的人在26名同学中的确占的比例要多些,包括他自己。他认为当年有傻的地方——这些傻的地方也可以认为是怪异的地方。
  
  我又加了一句,这是名牌大学学生的普遍特点吧?他又想了想,觉得应该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世事历练,理性地看自己的过往,也会是件很不得了的升级了吧。
  
  沈志龙谈到自己高中报考大学时候的傻,当时他填报的志愿顺序是: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那天说起这事,他说真是怪的可以,傻的到家,当年难道真的不知道三所学校如果第一所不能录取,其他两所根本就一定不会录取?!可是报考的时候还是这样报了,大概对于后果有些毫不畏惧的傻气吧。
  
  沈志龙是个象棋高手,在班上还有几位也不错,比如我宿舍的黄宏伟,就是硕士报考北大最后却被调剂去了清华的那位瘦高个,象棋水平自以为也是很高的,那次宿舍间举行比赛,两个人抽签抽到一起就厮杀起来,回来后黄说,没想到沈志龙的残局水平这么高,输了,还有点心服口服的意思,这相当不容易,就这群26个人里,真正会谁服谁啊,即便是在自己不擅长的方面,佩服别人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可以通过学习来超越,所以,很少有人主动服气别人。
  
  所有这26个人里,不上硕士的只有4个人,而上了博士的至少14个人(还不包括有几个我不知道最后情况的,所以,根据比例还应该再增加2-3人)。现在想想,各自的怪异之处可以清晰地讲出来,所以,我一直有个观点,如果你能够选择,一定要上名牌大学,这样,你有机会遇到名师,也可以和当时优秀而后来大多数还是会优秀的人为伍。虽然我们不能说非名牌就出不来优秀人才,有时候还出大人才(如华罗庚没有受过正规的初等及高等教育,却在清华、剑桥都做得很好),但仅就所谓的成才比例而言,可能还是会有明显的差异(说到这里,我推断自己一定会挨骂的)。
  
  上两次我在给考虑上中国科学院的在职硕士的人忽悠时就宣传这样的观点:上小学的时候往往无法选择名牌,甚至绝大多数人只能上村上的小学;但是在考初中的时候,一般就可以选择上镇上或区里的重点初中;在上高中的时候,可以凭借成绩去上范围内最好的高中;而当一个人考大学的时候,则可以选择去读自己认为最好的大学。
  
  当然,人有时候是没有办法选择的,这时候不要怪自己也不要怪自己的父母亲,但是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那么一定不要放过最好的选择。
  
  回顾大学生涯,我觉得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地方,我见识了很多大师级的教师,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这就是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40217.html

上一篇:鲁迅先生是天生的异端?
下一篇:数据库发展的几个里程碑
收藏 IP: .*| 热度|

1 李宇斌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9: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