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什么才算最好的老师?——把知识和风格留在学生脑海,自己的形象悄然淡去 精选

已有 10463 次阅读 2008-6-21 08:30 |个人分类:人论|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我的教育哲学——不要做有个性的老师

???从老师的角度看,面对学生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在韩愈先生时代甚至孔子时代就已经论述过了,即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基本解决了老师功能描述的问题,但是,怎么进行这三类活动,每个人肯定地有自己的看法,而且,随着老师阅历的不同,个人品性的不同,都有自己的具体操作方式。
??
??谈到教育哲学,首先要提到知识的本质,在我看来,知识具有高度浓缩的本质,是无趣的。尽管很多人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学习的,但是当你让他用很短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时候,只能用高度概括的话,类似于文章或者书的摘要部分,那是极度清晰又极度乏味的。
??
??我在准备给研究生们上课之前不断问自己,究竟什么是最好的老师,我以前是非常希望老师是有趣的,讲的全是被精心包装起来的知识,让学生学着高兴,自己讲着也兴奋。
??
??现在我的看法改变了,我认为,最好的老师应该强化知识本身在学习中的地位,而自己的个性却深深埋藏在课程的背后,甚至应该做没有个性的老师,这样才能突出知识本身,学生在很久后的未来再度回味起来的时候,发现那些讲授过的获取知识的方法或者知识本身越发地清晰而突出,老师则面目模糊了。如果老师个性鲜明,那么在学生的心目中,往往课程的内容会让位于老师的个性,想起来的时候,首先想到的(甚至是唯一能想到的)是老师多么多么有趣,而不是课程本身。
??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学生却不这样看,即使是已经是成年人的研究生们,在他们那里,学习的过程如果是枯燥的,则是没有意义的,而学习的所有价值都体现在了老师的讲授过程是不是有趣,这太糟糕了!也容易使那些被称为“撇撇匠”的老师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毕竟,他的课堂非常活跃、有趣,谈话主题总是上至天文下到地理,从政治笑话到民间故事,几乎无所不包,笑话一个接一个,幽默在语言和行动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老师往往是在意过程而不在意结果的,换句话说就是,当你在很久以后的未来想到他的时候,你会发现尽管课堂十分活跃,但是他其实什么都没说,他讲的知识你一点都不记得了,甚至连学习的方法都没有任何印象了,只是留下了浓浓的幽默感的形式,当具体到内容时,却几乎是零。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29838.html

上一篇:解读《达芬奇密码》与寻找《摩西十戒》
下一篇:去香港教堂里看热闹
收藏 IP: .*| 热度|

3 张启峰 王兴民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6: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