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武夷山式痛苦:传统知识分子与完人的对话 精选

已有 15288 次阅读 2016-10-9 09:01 |个人分类:人论|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昨天开始说要写一篇《武夷山:一个忠厚本分知识分子的悲鸣》,今天改主意了,换个内容和写法吧。

  以前我和一个博主谈到他的时候这样问:武老师算不算是一个现有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呢?我自答道:都副所长了,应该算吧。

  朋友说:其实在科学网上写博客的这些人,基本都是内心自外于这个体制的。哪怕做着领导的人也一样,而且说了,一个研究所的小小副所长,能有多大权力啊。

  心下凄然,是啊,包括李小文先生这样院士身份的人,其实也是自外于这个体制的,尽管有时候还是会为现状说话,但是内心总有某些不能认同的地方,且用各种方式不停地在科学网这样的渠道表达,李老师甚至说科学网呈现出来的正是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特质。

  今天看见了贾伟的文章,想到我自己之前对于不同类型人群的一种划分——中国人追求的是人与完人的对话,印度人追求的是人与心灵的对话,欧洲人追求的是人与自我的对话。(这里借用了吕乃基老师关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博弈对象选择的观点)

  所以,中国人总会有家国情怀,知识分子则总怀有悲悯之心,觉得对这个世界是有责任的。封建时代的价值观又不断强化这种认知,让两千年始终身处尴尬地位的知识分子不断把自己往完人层次上推,吾日三省吾身,万事求逐己,环境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没有能力改造环境是自己的无能,等等。

  而西方则会出亚当斯密这样的人物,他的核心贡献就是把人性本身理解得更加本质和透彻,同时认为个人理性集合起来可以上升为集体理性,从而就没有必要非把每个人培养成完人,大家只要循着自己的意去做事就足够了,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印度人就和自己过不去了,总想把内心里潜藏的东西表面化,至少拈花微笑吧,所以,各种宗教终成滥觞。


  我们的处事哲学又不断强调人要存天理灭人欲,狠斗私字一闪念,所以,就把那些先知先觉者的美好情怀激发得无比闪耀,而实际上,很多层面又都是私欲为先的,后者才是不好意思拿到桌面上来的现实,这种错位就造成了“武夷山式痛苦”。


  “武氏困惑”,“武痛苦”,谁能解之?如何解之?我们希望这是科学网贡献出来的能和“钱学森之问”相提并论的一个大科学社会问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483-1007553.html

上一篇:划一根火柴点亮你的梦——冰箱贴里的丹麦
下一篇:试着用五古翻译鲍勃-迪伦的名作:《答案风中寻》
收藏 IP: 222.88.196.*| 热度|

70 周健 郑永军 姬扬 徐传胜 吕喆 孟佳 王春艳 陈楷翰 刘洋 张丽娜 魏焱明 蔡小宁 刘钢 邱泽华 马红孺 李学宽 李颖业 梁进 黄洪林 武夷山 范杰 王德华 刘立 邱趖 刘旭霞 孙学军 贾伟 姚伯元 季丹 徐世文 张成岗 喻海良 王桂颖 刘艳红 赵美娣 黄仁勇 赵凤光 徐晓 李土荣 姚伟 文双春 巩卫康 晏成和 曾泳春 吕秀齐 黄永义 俞立平 石磊 金拓 李伟钢 罗春元 李侠 刘安金 韦玉程 牛凤岐 蒋永华 李斐 曾红 王磊 zjzhaokeqin xlianggg shenlu lingling101 qzw cloudyou aliala yunml xiexmbs luxiaobing12 dreamworl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