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g主人按:之前我写过一篇《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冰箱贴里的台湾(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975563.html),后来,我的研究生李慧婷将其扩展了两部分,因为都是在谈吃,所以我给五、六另外取一个题目《吃货在饱岛——冰箱贴里的台湾》】
五
在“吃货”眼中的台湾,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饱岛”,虽说是戏谑,但也名副其实。台湾素有“美食天堂”的美誉,这里的小吃融大陆数十个省份及台湾原住民美食精华于一炉,其中且不乏日本、葡萄牙、荷兰等地的美食特色。这里每年都吸引全世界数千万人造访台湾,以为一饱口福,尽情饕餮。而且除去传统店铺,台湾的美食常以极具特色的街边小店和夜市的形式出现,使得台湾的美食在日常生活的市井气息中多了一份亲和力。
对于赴台游客来说,美食清单中最不可少的就是台湾牛肉面了。而早期的台湾原住民几乎都是不吃牛肉的,一方面是因为牛肉在当时还是昂贵且不常见的食材,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早期台湾农业社会里,牛被看做是“工作伙伴”,很多农民感念牛的付出而不忍食用牛肉,甚至至今有的家庭依然以次为家训,并遵守着这一传统。而台湾牛肉面的产生和发展,就不得不提到早期国民党移民的那段历史了。
早期的国民党老兵家属移民到台湾后,很多人都选择开小吃店和杂货店养家,于是山东的馒头,山西的刀削面,上海的上海菜,四川的火锅等等大陆各地的特色美食,逐渐在台湾兴盛了起来。而台湾牛肉面就也在其中,最早是由四川老兵的四川牛肉面而来,细细品来,可以说其中汇集了四川的辣味、上海菜的红烧、广东菜的煲汤,可以说这是一份汇集着老兵因思念大陆家乡制作而成的特殊饮食。
而对于没有去过台湾的大陆人来说,最熟悉的台湾美食大约莫过于“永和豆浆”了。这个发源于台湾的品牌,可以称得上是大陆食品赴台后以品牌形式返销大陆的典型。永和豆浆的起源也是因为山东老兵的思乡情结。而正是这样的由来,给台湾美食在韵味上又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情怀。
因为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台湾的美食和台湾文化一样有趣,看起来总是有这里或者那里的影子。许多赴台的大陆游客,会在品尝过一些台湾美食后感慨:“这不和大陆某地的某某小吃很像吗?”细品之后,发现台湾美食的一大特点就是融合,台湾美食的底蕴,融合了明清时期、日据时代、国民移民老兵与西方交融的影子。
一位小吃店的老板娘有句推介语:“很家常的东西,却让你想起久远的岁月。”台湾的美食承载了太多太多,某种程度上来说,台湾的美食可以称得上是台湾历史的缩影。
六
凤梨和菠萝是不是同一种食物?是不是一个学名一个俗称?台湾出产的就是凤梨,大陆的都是菠萝?
虽然学界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凤梨和菠萝指的是同一种东西,凤梨是中文正式名,菠萝是俗称。但是因为台湾的凤梨实在是太出名了,加上媒体上又充斥着叶子是否有锯齿、是否泡盐水吃、品种差别等言论,关于“凤梨”和“菠萝”的称谓之争,过那么一段时间就会被提出来再讨论一番。其实说到底,这也不过就是一些称谓之争。
类似的台湾国语和大陆普通话称谓的不同还有很多,比如大陆叫“橙子”台湾则称之为“柳丁”,大陆叫“猕猴桃”在台湾叫“奇异果”,而在台湾畅销的“仙草”其实就是大陆的“凉粉”,大陆超市里的“西兰花”到了台湾则成了“花椰菜”,等等等等,现如今的台湾国语中有很多和大陆普通话不同的称谓名词。就包括语言本身的称呼,在大陆叫“普通话”,而台湾的官方机构则称之为“国语”。
这其中更多的是一些历史原因。台湾国语中很多用词依然保持着几十年的称谓,例如“北韩”这个称呼,在大陆也许只剩下民间一部分人还在用。而出自徐志摩的“翡冷翠”,在大陆已经被“佛罗伦萨”这一译名取代。也有很多年长的大陆游客说,到了台湾,感觉像是回到了往昔的旧时光里。台湾是一个移民社会,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构成它的社会基础。这些移民者所带来的本有文化在台湾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与接纳,再加上台湾的岛屿性格,在相对封闭的社会里,传统文化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与发展。
谈起台湾和大陆的近几十年的往来历史,就不得不说起那个让人闻者心酸的“老兵返乡”。1980年,许多跟着国民政府来到台湾的老兵,因思念大陆家乡,而在街头请愿,希望政府能让他们回去。他们年轻时跟随政府来到台湾,甚至有的很小的时候就被抓壮丁离开了故乡,那些站在街头的老兵,漂泊了大半辈子,唯一的愿望就只想回家看看。这一举动打动了所有人,也打动了蒋经国的心,最终决定开放大陆探亲。自此,两岸经济与文化交流才开始逐渐发展了起来。这也是两岸关系的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此后两岸的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往来逐渐增多。
我们更加欣喜的是看到,现今随着信息媒体的发展,两岸之前并没有相互陌生而产生疏离感,正如大陆人看到奇异果也知道是猕猴桃一样,台湾也正在使用一些大陆的新鲜语言,比如每年的网络流行语到了台湾也能听到年轻人在用。现如今,对于这个岛屿,我们更是多了一份熟悉,一份难以割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