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超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95:联想方法
2024-6-29 07:36
阅读:278

吴超:安全科学方法系列195:联想方法

联想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一,即从事物的现象或本质、功能或结构获得启发,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提供启发作用的事物或原型。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启发作用,但它能否起这种作用,不仅决定于该事物本身的特性,还与实践主体所具有的经验和知识有很大关系。

联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过程,它通过寻求事物间的相似之处,从已知推导未知,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应用联想方法进行创造发明,应遵循一定的法则。一般认为,经典的联想法则有三条:

1)相似联想。即从一事物的结构或功能引发出另一事物相信的结构和功能,它反映了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共性。蛋壳虽薄,但能承受很大的均匀压力。人们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薄壳结构,它轻便坚固,节省材料,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对比联想。即从一事物的特点、特性引发出与其相反的事物。客观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是对比联想的基础。丹麦的奥斯特和法国的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能够产生磁。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由此联想到,能否把磁变电,经过近10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3)接近联想。即从一事物的空间或时间特性引发另一事物。一般说来,空间和时间的联想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太阳系由太阳和转绕它运行的九大行星组成(空间),英国物理学家卢慧福由此联系到原子可能由原子核和环绕它运行的电子组成,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假说。

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通过不同的形式反映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了各种联想机制。通过联想,人们能够从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原型)中引发出新的事物。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联想的能力越强,越能把不同类型的事物联系起来,爆发出来的创造力就越大。美国学者泰勒指出: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吴超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2981-144019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该博文不允许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