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示“与<说文>示部字(中)——读《说文》札记之四》

已有 3253 次阅读 2022-4-19 19:56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我们在本文的上篇发出过这样的疑问,即为什么许慎会在解释“示”字的字形时,其表述似乎类似他自己批评过的“马头人为长(長)”。上句中使用“似乎”这样一个副词,说明此问不是简单地否定许慎的解说,而是一个对问题探索的切入点。因为在学习《说文》的过程中,我们试图尽量理解许慎解说文字的依据,探析其学术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 

文字本身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对于“示”字,只有将《说文》“示部”字和古典文献及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结合起来研究,才能够理解许慎对于“示”字解说的意义所在。

上篇中说到,当代学人认为甲骨文中,传统释为“示”的字,现在一般认为当释为“主”,原意是“神主”。 这里的“神主”有两义,其一是祭祀对象,其二是祭祀场所设置的象征某“神”的设施。事实上,它还作动词用,表祭祀之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我们把甲骨文“示(主)”字的主要字形胪列如下:

(A·合17375)

 (B·合22062)   

(C·合 34094)

(D·合25026)    

(E·合 27306)

(F·合36482)

(G·H11:112),西周)。其中,字形AB皆类似祭坛类“神主”的摹形, CD当为AB的抽象化,或者说是简化的文字形式,一般认为,“六书”中属于“象形”。我们认为,D与C有很大不同,D上面的短横,象征供祭物品,所以这一字形在六书中当属”指事“。E是我们要重点讨论的字形,F的字形接近现代人所熟悉的“示”字。G是西周甲骨文,我们在下面要借助它作为对比,对相应金文字形进行讨论。

我们注意到甲骨文“示(主)”可作动词,有“祭祀”之义,是从阅读《九里墩鼓座铭文》(《殷周金文集成》00429)开始的。前天在向古文字学家、首都师范大学的陈英杰教授请教时,提出了这一看法。陈教授认为这一看法有道理,并指出,首都师范大学黄天树教授的博士生武亚帅今年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有类似认识。因为该学位论文尚未正式发表,本文不便引用。故下面仅就我们向陈英杰教授请教的部分稍作展开。

《九里墩鼓座铭文》是一篇长篇铭文。内容丰富,其中有“余以共旒示囗帝(嫡)庶子,余以会同生(姓)九礼,以飤大夫、倗友”。从语法来分析,句中的”示“为动词。这段铭文的大意是说:器主以“共旒”这种珍贵的物品【按:“旒”有两义,其一是古代旗帜下边悬垂的饰物。《诗经·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一为冠冕前后悬垂的玉串。《礼记·礼器》:”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作为祭品,祭祀”帝(嫡)庶子“。整段话描述了祭祀、享宴这样的周代贵族社会的礼制活动。铭文中的“示”形为。(下面代以H)这一字形与上引甲骨文E和G有高度的关联性,H的竖笔左边与E一样为两点,右边是一短竖,与左边两点当有同样的表意功能。与字形G相比,H下面的短横位置稍高,中间竖笔贯通而下,但总的来说,可以看出其间的共性特征。通常,E和F竖笔两边的点,被看作饰笔。我们觉得似乎不那么简单,应当有表意的成分在里面。大胆一点猜测,可能是“祼礼”表征。理由我们将在下篇讲述。

对于“示(主)”这样内涵丰富的字,其字形书写的不同,与欲所表达的内容当有密切关系。有关这一点,我们准备在以后的博文中展开。这里,重在说明,作为祭礼的“示(主)”字,必有取得“神示”之意义。“示”这一字形所含上述诸意义,是该字分化为“主”“示”两字的内在根据。

现在回到《说文》,由上述可知,许慎对“示”字“天垂象,示吉凶”的解释,除去他所不能知道的该字原形、原意外,对“示”的“神示”之意的把握并无大差。这一点,由“示部”诸字可以得到印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1888-1334669.html

上一篇:"示“与《说文》示部字(上)——读《说文》札记之三
下一篇:民之质矣,日用饮食——读 《豳风·七月》 与《小雅·天保》的一点体会
收藏 IP: 60.247.41.*| 热度|

5 尤明庆 张晓良 王安良 刘炜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7: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