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唐诗《寒食》读后

已有 3743 次阅读 2020-12-9 23:31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繁盛时期。鲁迅先生在写给杨霁云的信中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代已被做完。”这话虽不免有所夸张,但却反映了唐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诗受到历代人们的称赞,名家、名篇功不可没。韩翃的《寒食》一首,就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之一。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孟棨所著诗话《本事诗》记录了他因《寒食》而见知于唐德宗之事。

      据《本事诗》载,韩翃经历颇为曲折。他中年蹉跎,托身宰相李勉幕中为史,为同僚所轻。唯末职韦巡官与之相善。“一日,夜将半,韦扣门急。韩出见之,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韩听说后极感惊讶。韦巡官具告其始末:“留邸状报制诰阙人,中书进两名,御笔不点出,又请之,且求圣旨所与,德宗批曰:‘与韩翃。’时有与翃同名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御笔复批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又批曰:‘与此韩翃。’韦又贺曰:‘此非员外诗耶?’”天明而李相与僚属皆至。

    唐代知制诰所职为起草诏令,据《新唐书·百官志》,其“颛进画,给食于政事堂”,备极荣宠。翃《寒食》一篇为德宗激赏,由此可见

    《寒食》诗中所用语,凡春城、飞花、东风、御柳、日暮、轻烟等,皆古诗中常见,然诗人将之巧妙组织,“寒食”时节自然界的盎然生机与人们内心淡淡的愁绪,在篇内摹写纤细,道出了这一特定节俗中的微妙审美心态。“汉宫”“五侯”典故运用,又于不经意间流露出君臣上下的雍荣与和谐。从美学风格上来说,《四溟诗话》所言“古淡”与“富丽”,本诗俱备,故能得到各阶层人士的接受乃至欣赏。

    因为写这篇小文,翻看了一些唐诗注本,社科院文学所选编《唐诗选》的注释和我们的理解差距相当大。该篇共三个注,注1以参见的形式说寒食之名,注2与注3诠释诗意。

     该书注2说:“御柳,御苑之柳。当时风俗,每于寒食日折柳插门,以示纪念,所以诗中特意写到柳。”按,此诗以春城飞花写起,承以御柳。飞花也者,漫天飞舞之柳絮也,上下两句承妥贴,正是描写寒食景色的手笔,折柳云云,直是焚琴。

    该书注3说:“‘汉宫’,实指唐宫。‘传蜡烛’,《唐辇下岁时纪》:‘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烛用于燃火,元稹《连昌宫词》所谓‘特敕宫中许燃烛’的便是。时方禁火,可是宫中传烛以分火,却先及‘五侯’之家,这是因为他们近君而多宠。‘五侯’指宦官。《后汉书·单超传》载,桓帝封单超新丰侯、徐璜武原侯、具瑗东武阳侯、左琯上蔡侯、唐衡汝阳侯,类诛梁冀及其亲党有功,‘五人同日封侯,故世谓之五侯’。唐肃宗、代宗以来的宦官,权盛可比汉之末世,朝政日乱,韩翃对此深致忧愤。这首诗借汉讽唐,寓意明显。”

    上面这条注简直是太差了!“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明言系寒食过后的清明之事,怎么用之于说明《寒食》诗呢?又该句明明是说取榆树与柳树的枝条燃火,与蜡烛有什么关联呢?且皇帝有赐诸臣,如何在日暮之时进行呢?其引元稹《连昌宫词》“特敕宫中许燃烛”句,尤为不类。按《连昌宫词》说:“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特敕街中许然烛”一句,中华书局出版、冀勤点校之《元稹集》校记言:《文苑英华》作“特敕御中许然烛”。由诗篇上下文可知,因玄宗入夜欲听念奴歌,让高力士急索,为此特许其于御街中持烛照明,以利速行。可见其与所谓“赐火近臣”无干。再说“五侯”可指宦官,但并非专指。《汉书·元后传》载:“河平二年,上悉封舅谭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红阳侯,根曲阳侯,逢时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就《寒食》而言,篇中五侯当指权贵之家,喻其多沾君溉,亦显上下之一体,而绝非如注中所言借古讽今。 

 

    上引《唐诗选》注释以唐肃宗、代宗史事说德宗,尤其令人惊诧。按《旧唐书·德宗本纪》: “丙午,举先天故事,非供奉侍卫之官,自文武六品已上清望官,每日二人更直待制,以备顾问……中官邵光超送淮西旌节,李希烈遗缣七百匹,事发,杖六十,配流。由是中官不敢受赂。”以此可知,德宗时,对宦官约束相当严厉。这样的政情怎么会让韩翃产生“借汉讽唐”的念头呢。该注此误系抄袭自高步瀛先生《唐宋诗举要》。不过,《举要》中虽言此诗借“后汉事讽喻尤切”,但就“五侯”之典而言,其注中将《汉书·元后传》与《后汉书·宦者列传》并举,《唐诗选》抄袭时自当择善而从。

    手头的这本《唐诗选》,1978年出版,1981年第二次印刷。余冠英等人署名的前言落款为1977年十月,其时,去文革结束刚满一年。《寒食》一诗注释之粗疏舛错,当与之相关。


【附记】书中存留发票显示,这本《唐诗选》系1981年12月31日购自北京新华书店王府井书店。当时我正在郑州大学读大四。又,书价两块一毛钱,上下册,近八百页。当时出版业以文化复兴为任,不单纯追逐利润,唯纸质不好,书页已发黄变脆,是造纸技术的问题,浩劫刚过,百废待兴,完全可以理解。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1888-1261821.html

上一篇:宋人诗话中的戏剧史料
下一篇:读《江西诗派研究》与青年学者的讨论
收藏 IP: 222.31.127.*| 热度|

15 尤明庆 段含明 武夷山 王安良 郑永军 张晓良 鲍海飞 陆仲绩 贺玖成 冯大诚 史晓雷 刘炜 董全 王汉森 李轻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