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云川
创新难-5
2023-4-26 11:56
阅读:1555

科学界的主要作用是创新知识,创新需要能力和知识积累,那么老兵小看新兵就是自然的事情,傲慢是常有的。科学界主要面对的是未知的事物,看不懂也是常有的。

中科院的张志东研究员看了我第六个实验结果说“这是光学版的AB效应",张志东是少数见过阿哈罗诺夫(Y.Aharonov)的中国科学家,熟悉AB效应。在张志东的帮助下先后投稿国外7个期刊,结果都没有接受,审稿人认为创新不够。张志东是证明三维伊辛模型精确解的著名科学家,眼光和能力都非常高。审稿人不理解AB效应更不理解光学版的AB效应,我们也没有办法改变他们的观念。

我们只有继续深入研究,公式         (1)      ,在液体中比洛伦兹-洛伦茨公式准确,

在气体中基于我们对光和介质的新发现可以找到更准确的公式,因为对折射率有作用的是电子的介质,

在气体中是原子中的外层电子起主要作用,内层电子被屏蔽不起作用。

 d是1atm,时氢气中氢分子之间的距离。当氢分子静止时光路到分子的最可能距离是0-d/2,

平均值是d/4, 当氢分子高速运动时这个平均值是d/8,d/8=4.1745埃(0.1nm),该值数学家应该能证明,

我们是用物理数据证明它是对的。光路到分子中心的平均距离用R=d/8, 是原子中的外层电子半径,

使电子更靠近光路,所以有:

E是元素的第一电离能(ev),(0.1nm/ev)

电子的介质密度与外层有效电子数成正比,与电子运动范围成正比,

那么公式(1)的系数应该是 :k**,最后得出折射率公式:

         (2)

这个就是前面讲的精确的折射率公式的来源。因为有非常高的精度,已经到了无法否定的地步。

光速是相对论的基本参数,第一电离能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参数,公式(2)连接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相信一定有人能看懂。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田云川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1273-138584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