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由“被动城市化” 到“主动城市化”

已有 5934 次阅读 2014-11-17 08:09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城市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城市化具有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可以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提高农业生产率拉动消费以及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途径促进经济增长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城市化有着不同的阶段和模式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不尽相同中国当前正处于由被动城市化阶段向主动城市化阶段转变的时期,“主动城市化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并以农民工市民化为突破口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一、“被动城市化” 与“主动城市化”

一般而言城市化要经历被动城市化主动城市化两个阶段。 “被动城市化是由工业化所推动的城市化这一阶段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集聚所引致的城市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加城市缺乏渗透辐射作用居民生活质量较差具体而言,“被动城市化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力量城市缺乏自生发展能力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副产品第二城市功能不完善居民生活环境欠佳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出现了严重的城乡分离与对立问题第三城市产业结构扭曲工业产值比重过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第四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市缺少人文关怀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被动城市化相对应主动城市化阶段城市的自生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城市主要依靠渗透辐射作用实现自我发展城市化取代工业化而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与此同时城市化由注重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的外延式增长向注重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具体而言,“主动城市化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工业发展演进到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趋于弱化城市自生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第二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大都市区和城市群内部出现了合理分工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城乡经济社会逐渐融合第三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工业实现了升级换代第四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受到充分重视城市人文关怀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趋于协调

从世界经济史来看工业革命于18世纪中期首先在英国爆发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大大加快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使英国的城镇化率由1700年的13.3提高到1800年的20.31890年的61.9%。此后工业革命传播到其他地区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带动的被动城市化”,具有明显的被动城市化特征一方面工业化通过提供不断增加的非农就业岗位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就业生产要素向城市集中城市化表现为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的外延式增长另一方面很多农民在没有对城市化做好准备的情况下由于受工业化进程的影响而不得不放弃农业生产方式和乡村生活方式作为被动城市化群体被迫进入城市形成了典型的被动城市化现象其极端表现形式是英国工业革命初期羊吃人的圈地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趋于弱化城市的自生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城市化由被动城市化发展到主动城市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主动城市化通过其渗透辐射作用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大都市区和城市群内部分工体系日益细密并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城市和农村的各自优势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实现自由流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获得均衡配置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

二、“主动城市化” 的突破口: 农民工市民化

主动城市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选择恰当的突破口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书认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加快主动城市化的关键突破口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籍和农业承包地但从事的生产活动却与自己的承包地相分离主要依靠工资收入生活的劳动力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与户籍制度相关联的一个特殊概念。1978年年底开始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被释放出来转向具有更高报酬水平的非农生产活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各种障碍尚未拆除加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因此这一时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是在乡镇企业就业即所谓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流动模式此后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户籍制度的不断松动加之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速度放缓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的不断拉大吸引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流动且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民工潮”。据统计,1978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不足200万人,1993年迅速增加至6200万人截至2009月底农民工总规模为2.4亿人外出农民工规模达到1.5亿人尽管农民工已成为制造业建筑业和城镇服务业的主力军并且1.23亿人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已纳入城镇人口统计范围但由于户籍制度等的限制大部分农民工及其家属难以享受到附着在城市户籍之上的相关福利他们的职业是工人而身份却依然是农民其生活方式消费理念明显区别于真正的市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使得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大打折扣

这种“半转型的农民工”和“半截子的城市化”是“被动城市化”的产物,今后必须通过加快推进“主动城市化”来解决这一问题。 “主动城市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是以城市为载体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品质,而农民工市民化正是彰显城市化本质的内在要求。本书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主动城市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突破口,“主动城市化”可以带动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推进工业产业的优化升级,从而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产业基础,以此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体而言,第一,“主动城市化”可以带动现代农业,尤其是城郊观光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第二,“主动城市化”可以推进工业布局结构调整和工业产业的优化升级,使现代工业向城郊和农村地区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第三,“主动城市化”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主动城市化”可以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就业和生活条件,成为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力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农民工市民化可以通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市规模和增加人力资本等渠道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增长要充分发挥主动城市化在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作用本书认为现阶段必须消除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各种歧视改变以城市居民利益为中心制定人口流动政策的局面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使城市原住民与城市新移民共享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与此同时加快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在城市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流转承包地使广大农民工在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上成为真正的市民完成这些工作之后还要在公共管理和政策制定上赋予城市原住民与城市新移民平等的发言权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主动城市化的演进趋向: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城乡二元结构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既有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具有一般性的二元经济结构又有受中国特殊国情影响所形成的具有特殊性的二元社会结构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相互交织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产生了漫长而深重的消极影响导致三农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具体而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生活方式以及消费理念上的差距不断拉大并使农业严重落后于工业发展水平此外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农村与城市长期分离农民和市民的社会地位不平等阻碍了农民市民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以来的农村改革及城镇化战略虽然使封闭型的城乡关系逐步走向开放城乡壁垒中最难突破的户籍制度也开始松动但由粗放型工业化带动的被动城市化使得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问题反而使得城乡二元结构日益强化因此中国今后必须依托主动城市化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之间的融合与协调发展

为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构想本书认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际上是两个一体化的统一:一是城市与乡村的一体化即在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收入水平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一体化发展二是经济与社会的一体化即逐步改变经济发展迅速而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实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具体而言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包括十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城乡建设规划一体化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经济主体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城乡居民生活方式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城乡收入分配一体化这十个方面的一体化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应有之义

本书认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主动城市化的演进趋向只有充分发挥主动城市化对农村的渗透辐射作用才能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具体而言,“主动城市化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主动城市化可以带动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发展进程实现城乡之间在产业布局市场发育和经济主体建设上的一体化第二,“主动城市化可以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实现城乡之间在建设规划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方式上的一体化当前要充分发挥主动城市化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带动作用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须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产业载体建设构建产品企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四位一体的产业载体建设模式实现城乡在产业发展上的一体化二是必须科学选择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建设路径采取县城大镇大村三位一体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模式采取“1/3的人员外出务工、1/3的人员在县城就业、1/3人员在村镇务农的三位一体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式采取对不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农村采取移民搬迁的办法对适宜生存但没有发展潜力的农村采取由市场机制选择的办法对既适宜生存又有发展潜力的农村采取重点建设的办法的三位一体的农村发展模式并积极推进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结构调整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必须加快培育城乡一体化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留住城市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实现城乡居民在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上的一体化

本文摘编自白永秀主编《后改革时代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

一起阅读科学!

敬请关注科学出版社,搜索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或“科学出版社”公众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8739-843968.html

上一篇:“两刊”多位编委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下一篇:NSR综述: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系统集成研究
收藏 IP: 123.121.153.*| 热度|

9 罗汉江 朱晓刚 谢平 徐耀 文克玲 蒋永华 刘严萍 crossludo sunxiao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