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循环利用规模化发展的一种形象比喻,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和蕴藏于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信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矿产资源通过开采、生产和制造变为供人们消费的各种产品,源源不断地从“山里” 流通到“城里”。随着这些产品不断消费、更新换代和淘汰报废,大量废弃资源必然不断在“城里”产生,城市便成为一座逐渐积聚的“矿山”。城市矿产开发利用将生产、流通、消费、废弃、回收、再利用与再循环等产品全生命周期或多生命周期链接贯通,有助于形成从“摇篮”到“摇篮”的完整物质循环链条,日益成为我国缓解资源环境约束与垃圾围城问题的重要举措。2010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中提出要探索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矿产资源化利用管理模式和政策机制。2011年,“十二五” 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构建50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以推动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这些政策的出台和不断深入标志着我国城市矿产开发利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实际上,废弃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早期。例如,我国早在夏朝之前就出现了利用铜废料熔炼的先例,后续各类战争结束后铁质及铜质武器的重熔、混熔和修补成了资源循环的主要领域,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废钢铁等金属的利用也体现了资源循环的理念。上述实践是在一定时期内对个别领域的废旧产品进行循环利用。然而,以废弃资源为主要原料,发展成为规模化城市矿业的历史并不长,其走向实践始于人类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 源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纵观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自然资源短缺甚至耗竭等问题成为了城市矿产开发利用的两条主要脉络。一方面,随着环境污染和垃圾围城等问题的不断显现,人类逐渐意识到工业高度发达在带来物质财富极大满足的同时,也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直接关系到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寂静的春天》《只有一个地球》《增长的极限》等震惊世界的研究报告,唤起了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环境保护运动逐渐兴起,成为人类拯救自然也是人类拯救自身的一场伟大革命,世界各国共同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出谋划策,为转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思想保障。另一方面,自然资源是一切物质财富的基础,离开了自然资源,人类文明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然而,人类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本身存量的有限性,必然会成为一对矛盾制约人类永续发展的进程,工业文明对资源的加速利用催生了上述矛盾的产生,人类不能再重复地走一条由“摇篮”到“坟墓”的资源不归路。综合上述环境与资源的双重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循环经济作为其重要抓手,使人类看到了通过走一条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可能。由此,减量化、再利用与再循环的“3R”原则成为全世界应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共性手段。
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是助力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它抓住了21世纪唯一增长的资源类型———垃圾,利用了物质不灭性原理,实现了垃圾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根本性变革,完成了资源由“摇篮”到“摇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尤其是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较长,各种城市矿产的社会蓄积量大,随着它们陆续完成生命周期都将进入回收再利用环节,年报废量迅速增长并逐渐趋于稳定,为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并为其能够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提供了发展契机。1961年,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简雅各布斯提出除了从有限的自然资源中提取资源外,还可以从城市垃圾中开采原材料的设想;1971年,美国学者斯潘德洛夫提出了“在城市开矿”的口号,各种金属回收新工艺、新设备开始相继问世;20世纪80年代,以日本东北大学选矿精炼研究所南条道夫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们阐明城市矿产开发利用就是要从蓄积在废旧电子电器、机电设备等产品和废料中回收金属。自此,城市矿产开发利用逐渐由理念走向了实践。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利用现状及技术
郭福 马立民 编著
ISBN:978-7-03-049749-9
富含稀贵金属的废旧家电、电子垃圾被称为城市中的矿产。本书详细追述了废弃电子中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发展历史,全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相关法律、体系以及技术资料。全书共分4章,内容包括废弃电子产品的分类及回收概念的提出和发展;资源回收产业化、正规化的必要性;国内外相关回收体系、法律法规以及行业现状,并重点分析了我国在这些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废弃电子产品主要回收技术;不同种类电器以及材料的回收流程;完善我国废弃电器电子回收途径及政策法规的建议。
(本文责编:李文超)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