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开会,国内一般叫做“组会”,大体应该等同于美国的所谓 “group meeting”。
我之前工作过的课题组有严格的组会制度,每周一次而且非常正式。组会的重头戏是一个课题组成员全面的介绍自己的项目,包括:项目的背景知识、目标、阶段性进展、眼前的困难、拟定的解决方案等等,有时也包括收到的审稿意见和回复方案。组会报告的内容相当完整,和正式的学术报告几乎没有区别,只不过额外加入了关于现阶段问题的讨论。背景知识充实到非小领域的人理解起来也没有问题。由于每周都有一两名课题组成员汇报,大概每两个月所有的成员就都可以报告一次。这样的组会的效果其实非常好。课题组的成员可以通过详尽的报告了解该课题组所有正在进行的项目的背景和进展,同时也可以积极为别人出谋划策或者借鉴别人的技术和方法。
也是因为前面这段经历,我一直觉得组会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非常有效的制度。在我的理解中,“组会” 不应该是简单的 “课题组开会” 或者拉家常式的障碍排除;相反的,组会应该包含有严谨完整的学术报告,并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充分交流来实现对课题组所有科研项目的全面梳理。
**
前面说到组会是一个重要制度,可惜,在科研力量不足的普通高校实现起来其实不容易。主要有下面两个原因:
首先是水平不足。牛校牛组里可以有20个不同背景的博士后。他们听了你的组会报告可以马上从各个不同技术角度给出合理的评价甚至建议。烂校烂组里只有3个本科生,由于水平低,学术交流非常困难。这些初学者作的报告只有老板一个人能听懂其他成员一律听不懂,初学者们听别人报告的时候他们自己也理解不到位,更别说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了。和初学者一起开的组会里,课题组成员之间基本没有有效的交流,只是课题负责人的纯教学而已。
其次是人数不够。牛校牛组30人的组会,声势浩大,交流起来叽叽喳喳的颇为壮观,认认真真的准备一下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烂校烂组里只有3个人。就3个人有没有必要搞的那么正式?大家一起聚在老板的办公室里聊聊天也就行了吧?
由于前面的两点原因,我自己的课题组里一直没有实行严格的 “组会报告” 制度。在我自己课题组的所谓 “组会” 里,主要的工作还是和学生们拉拉家常、查查进度、询问下当前的困难、帮忙做做计划。由于没有严格完整的学术报告,学生们很难系统的了解别人正在做的课题,也很难从别人的工作中获取对自身项目有益的技术灵感。这样的组会制度其实挺让人遗憾的。
**
我个人还是非常希望今后能把组会的学术报告严格的组织起来,可是又觉得自己课题组的现状(弱&小)其实还无法支持组会报告这种模式。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理解不到位。
有没有针对小课题组优化过的组会方案?
或者说小课题组的组会应不应该完全照抄大课题组的组会方案?
---
往日博文
青椒14: 买房(Texas的骄阳Boston的雪,姑苏的细雨朦朦)
青椒5:指导的博士生第一篇SCI被接收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孟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2469-100712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