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rmonism

博文

计划生育与社会和谐

已有 4115 次阅读 2010-3-24 22:04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计划生育, 社会和谐

计划生育与社会和谐

王洛克

 

看看下面这些在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的“计生”标语口号,火星人都可以想象得出中国的计划生育是一幅多么的野蛮无知和残酷血腥的图景啊!

 

少生孩子多养猪!

农村想不穷,少生孩子养狗熊!

一人超生、全村结扎!

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

打出来!压出来!流出来!就是不能生出来!

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

宁可家破,不可国亡!

谁不实行计划生育,就叫他家破人亡!

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

喝药不夺瓶,上吊就给绳!

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

……

 

如今,这些影响国家形象的“计生”标语口号就要被全面清理和禁止使用了,取而代之的将是由国家人口计生委宣传教育司推荐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评选出来的标语口号,这些新标语口号一改往日的野蛮生硬,变得似乎温馨和温情起来了。看得出来,新推出的“计生”标语口号是以“社会和谐”为主旋律的,190条新标语口号中直接使用了“和谐”字眼的就有30条。可见,在全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国家“计生”部门也不愿甘居人后。

 

强制性的计划生育在中国实行了长达近30年的漫长岁月,已经超过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各种社会与人口问题正不断显现出来,近年来,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不断呼吁调整或改变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针对计划生育的批评也越来越多。那么,计划生育政策究竟是对还是错?究竟能给社会带来和谐还是给社会制造不和谐?

 

计划生育政策能否给社会带来和谐,首先要看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否正确。计划生育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换句话说,中国为什么必须搞计划生育呢?通俗的说法就是中国人口太多了,中国贫穷就是因为人口太多了,中国人要过上富裕的生活就必须减少人口。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中国人口多,增长快,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就会发生“人口爆炸”,人越生越多,“每两年将产生一个澳大利亚的人口,每6年产生一个英国的人口”(国家计委副主任赵白鸽语),结果国家养不活这么多人,将发生可怕的灾难。总结一下就是,计划生育有两个理论基础,一个是追求富裕幸福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指标是人均财富,要增加人均财富就必须减少人口;另一个是避免灾难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生育是没有节制的,不强迫控制的话就会像田鼠一样不断地繁殖,最后导致食物短缺、资源耗尽,人类就会最终灭亡。

 

首先,我们来看看通过计划生育追求富裕幸福的理论。如果财富是固定不变的,用财富做分子,人口数量做分母,分母越小人均财富自然就越多。计划生育把人口减少了,似乎社会人均财富就提高了。其实呢,这里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那就是社会财富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量,而是一个依赖于人口数量变化的函数。人口固然减少了,但如果社会生产力没有提高,减少了总人口同时也就自然减少了社会总财富。在一定的生产效率之下,社会总财富与总人口的比例几乎是不变的。可见,通过减少人口来增加人均社会财富实际上并不可行。事实上,通过提高社会生产率增加社会总财富才是增加人均社会财富的有效可行的办法。

 

通过计划生育追求富裕幸福的理论还有另一个版本,那就是中国人口太多了,那么多人要吃饭,政府负担太重了,负担不起那么多人,所以要计划生育。我们先不谈是人民养活了政府还是政府养活人民,我们就来看看人口本身究竟是不是负担。显然,如果一个人只会消耗社会财富而不创造社会财富,他的确会成为社会的负担。但是,人类是有大脑有双手的,他不仅可以享受社会财富还可以创造社会财富。说到底,人类的社会财富还是靠人类自己创造的。可见,要说人口是不是负担,首先要看他是否为社会创造财富,如果他为社会创造的财富大于或等于他消耗的财富,那么他就不是社会的负担。事实上,经过教育的人本身就是社会的人力资源,是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力资本。所以,如果仅仅笼统地说人口太多就是负担太多,这是不对的。况且,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所要减少的人口是尚未出生或将要出生的胎儿和婴儿,你根本不可能知道他或她将来是否一定会成为社会的负担,但计划生育却野蛮地剥夺了他或她出生的权利。可见,通过计划生育减轻政府负担的说法也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通过强制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爆炸灾难的理论。其实,没有人会否认人口太多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甚至破坏,人们的分歧主要在于通过什么方法来控制人口的增长。目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对自己的人民实行强制性的计划生育,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普遍认为人民的基本权利必须得到尊重,人民的生育权是基本的人权,任何公权力都不可将其剥夺。实际上,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人民都能够自觉进行节育,人口规模的变化受到社会文化、资源状况和市场经济的调控。而强制性的计划生育理论则认为人类跟田鼠一类的动物没有区别,如果不加控制就会无节制地繁殖,只有强制性地实行计划生育才能控制人口增长,从而避免人口爆炸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但是,事实上人类跟田鼠是有本质区别的(当然,支持计划生育的人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很可能认为他们自己就是田鼠),人类除了生育的本能之外还有理性思维和自我尊严。全世界200多个国家,除了咱们中国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行了强制性的计划生育,但他们都没有像田鼠一样无节制地繁殖。相反,许多国家的生育率却不断下降,政府甚至要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人们才愿意生孩子。可见,通过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来控制人口增长、避免人口爆炸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理论,其根本的错误就在于“不认识人类”,他们不知道人是什么,不知道人类社会是什么,也不懂得人类社会的市场经济是怎么回事,他们只会错误地认为人类就是田鼠一样的动物。

 

可见,计划生育的所谓“理论基础”全部都是完全错误的东西。错误的理论导致错误的政策,而错误的政策能够带来社会的和谐吗?

 

那我们就来看看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中国实践了近30年的伟大成就吧。

 

成就之一:中国性别比例失调全球最严重。

经过近30年的计划生育,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据2007年7月6日人民日报文章《中国男女人数相差3700万社会问题凸现》报道, 2005年我国出生性别比为118.88,与正常值104—107有严重的偏离。江西、广东、海南、安徽、河南五省的出生性别比甚至超过130。

 

成就之二:中国老龄化速度全球最快。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全球最快。根据国际社会通例,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或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的社会被称为老龄社会或老年型人口国家。目前,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有0.88亿,已经达到总人口比例的7%,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3亿,占总人口的11%。一份由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出版的《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人口报告对中国提出警示:中国的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如果准备不充分,将在本世纪后半叶面临一场严重的危机。该报告指出,到21世纪中叶时,中国将失去18%~35%的劳动力大军;35年前,中国的儿童对老人的比例是6:1,但今后再过35年,这个比例会扭转为1:2。中国的老龄化问题甚至受到了联合国的严重关切。联合国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如果目前人口发展趋势不变,到204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将占总人口的28%,远高于目前的11%。

 

成就之三:中国计生队伍浩浩荡荡。

据统计,中国每2000多人就有一个专职计生干部,全国总共有大约65万计生干部。截至2003年,遍布乡村的志愿者和服务人员近百万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主要成就》http://www.npfpc.gov.cn/fpcn/fpcn01-.htm)。实际上,中国的乡镇基层干部的主要工作就只有计划生育(以前还有追缴公购粮的工作,近年已经取消)。所以,实际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人数远远不止这个数字。中国的计生队伍是一个浩浩荡荡的百万大军!这支大军是中国高校教师队伍的几倍!全世界只有中国这么一个国家宁愿不办大学也要花费几倍于办大学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强制性地减少人口的计划生育。

 

成就之四:中国计生工作战功赫赫。

“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本文开头这些遍布中国乡镇的“计生”标语口号向世人炫耀着“计划生育”的赫赫战功。百万计生大军所到之处,橇门打锁,牵牛扒房,所向披靡,多少孕妇被强行捆绑结扎、堕胎、引产!多少家庭家破人亡,被迫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据估计,南京大屠杀,日军屠杀了30万中国同胞。整个二战期间,中国死亡人数是1200万~1800万。而30年的计划生育,被扼杀的中国婴儿就达到数以亿计!甚至超过了全世界整个二战死亡人数的总和(1.9亿)!

…….

看了这些计划生育的“丰功伟绩”,我相信,稍有良知的人都应能够明白:计划生育是在制造社会的不和谐而不是让社会变得更和谐。仅仅改头换面地把计划生育的标语口号用“和谐”的美丽字眼包装一下,就以为能够让计划生育变得“和谐”起来,无疑是自欺欺人。

2007-9-5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2021-305956.html

上一篇:计划生育严重削弱了中国的软实力和硬实力
下一篇:计划生育政策对未来中国人口民族与种族构成的影响
收藏 IP: .*| 热度|

3 曹俊兴 曾建 李世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3: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