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kuifu

博文

“最牛五篇博士论文”的不堪 精选

已有 29998 次阅读 2018-3-20 07:39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c1c7d5394ff477903f6b2a3a93f0c7b7.jpg


   前段时间国内自媒体关于“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神迹的非常流行,这个神迹虐得身处“苦海”的博士生们无地自容的。所涉的五个主人公当然全是高山仰止的学霸和科神,但是上述神迹果真这么邪乎?

   “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所涉五个主人公分别是:张五常、西姆斯、萨缪尔森、维特根斯坦和德布罗意。下面一一道来。


一、关于张五常

   “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关于张五常的叙述是:就是在还没答辩之前已经发表在最好的期刊上,而且鉴于论文很长,该期刊必须像小说一样连载。实例:张五常博士论文《佃农理论》,当年在《法和经济学杂志》上连载四期。

        KFC查阅英文维基百科,情况是:从1959(24岁)年到 1967年(32岁), 张五常在UCLA学习经济,并准备PhD 论文(8年呀,KFC加注)。从1967年到1969年,他在芝加哥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KFC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上搜到Steven N. S. Cheung(张五常)最早文章是:Transaction Costs, Risk Aversion, and the Choice of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Apr 1969,Volume 12, Issue 1, pp. 23 – 42.

   根据时间推断,1969年应在张五常的博士论文答辩之后,而不是还没答辩,而且也没发现“连载四期”的事实。

 

二、关于西姆斯

   “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关于SIMS的是:最牛投稿论文就是让编辑满世界都找不到一个能看懂这篇论文的匿名审稿人,最后只能发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实例:SIMS 1971 年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上的论文《无穷维参数空间中的分布滞后估计》。SIMS写完这篇论文后没投经济学杂志,因为他显然知道没人看的懂。于是投给了最牛 B 的数理统计杂志,结果编辑死活找不到审稿人,最后好不容易凑合拉来一个,审稿报告是这么写的:“我真的不明白这篇论文在说什么,但是我检验了其中的几个定理,好像是对的。所以我猜应该发表。”

   首先上述的《数理统计年鉴》上不是什么博士论文,而只是期刊论文。

   其次,在AN INTERVIEW WITH CHRISTOPHER A.SIMS(Macroeconomic Dynamics, 2004, 8: 273–294; 如果需要,可通过文后的邮箱索取英文文档)Christopher A.Sims本人是这样表述的:The paper (Sims 1971c) on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approximation was submitted to Econometica for consideration. The less sympathetic referee report claimed that everything done in the paper had already been done before. While Dale Jorgenson had previously discussed the rational approximation of lag distributions, the implied sense of approximation was too weak for statistical approximation. This issue had nothing to do with continuous- and discrete-time approximation, however. So, the referee hadn’t even realized that there was a difference between approximation of a lag distribution and approximation of a continuous-time model by the estimated discrete-time model.

        Since the work on infinite dimensional spaces was technically beyond what was appearing in economics journals, I sent Sims (1971d) to the Annal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

   在上述英文中,Christopher A. Sims本人的叙述是 1971那篇文章被Econometica拒稿之后才去投Annal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数理统计年鉴》)的。

 

三、关于萨缪尔森

   “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关于萨缪尔森的是: 最牛博士论文答辩就是答辩人一直在挑战答辩委员会成员,直到问得这些教授们紧张到恍惚以为自己才是答辩人。实例:萨缪尔森的博士论文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转过头去问另一位成员里昂剔夫(诺奖得主):“瓦西里,我们通过了么?”

         萨缪尔森确实牛,但在KFCAN INTERVIEW WITH PAUL A. SAMUELSON(Macroeconomic Dynamics, 20048519–542;如果需要,可通过文后的邮箱索取英文文档)看到的英文表述是 An unconfirmed anecdote

   另外,里昂剔夫后面有个括弧标注:诺奖得主。这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萨缪尔森论文答辩时,里昂剔夫就获得了诺贝尔奖。事实不是这样的,Wassily Leontief197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而Paul Samuelson的博士答辩在 1941年。


        四、关于维特根斯坦

   “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关于维特根斯坦的是:①维特根斯坦甚至还没有取得任何学位前,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剑桥大学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思想界的领袖人物。②维特根斯坦的学士论文是他的老师,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大人物剑桥教授摩尔先生与维特根斯坦一起散步时,随手记录下来的维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语.......③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是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的: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里的问题。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敢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学术问题。这时罗素开口了,他转向摩尔说:“继续,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博士论文答辩就以这样的方式通过了。

       KFC查英文维基百科,事情是这样:维特根斯坦在从1906年开始在Technische Hochschule in Charlottenburg (柏林工业大学)学习机械工程,经过三个学期, 19085月获得了diploma。随后到 Victoria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准备做博士。所以上面②是胡扯。①也有胡扯的成分,因为维特根斯坦diploma且准备做博士。

  维特根斯坦在1911年到达剑桥不久,就主动去找了罗素。除了一战期间中断外,维特根斯坦一直在剑桥做研究,其博士论文直到1928年才答辩。此时他已经39岁,在剑桥也十多年了(罗素比他大17),此时也可能出现③那样的情景,但是必须强调他39岁了,这么老博士,什么都有可能。


五、关于德布罗意

    对“德布罗意博士论文一页纸”质疑见KFC以前的推文(德布罗意论文只有一页?),结论是当然是“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在胡扯。

  

   综上所述,“最牛的五篇博士论文”不堪卒读,不堪一击,不堪忍受,....求求你们,别这样不着边际的夸张了。

##################################

春天来了,不要吹牛,出来骑牛吧!

b3482ccab27a2802be09e6ba[1].jpg


致谢:两幅图片均来自网络


HoriIcon.GIF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10768-1104783.html

上一篇:relation与relationship究竟咋个用?
下一篇:靓图隐藏的傅里叶
收藏 IP: 1.202.187.*| 热度|

41 郭战胜 施树明 强涛 李二岭 单明 杨辉 杜培鑫 文克玲 张明武 黄旭 杨顺楷 黄永义 刘建彬 王庆浩 张士宏 杨正瓴 刘彬 吴嗣泽 胡涛 张丰 陈中 王兴民 陈文锐 李楠 郝兆东 李泳 李维纲 张波 李剑超 姚伟 史晓雷 王秀虹 张海涛 刘山亮 李心诚 黄卫东 罗鸿幸 信忠保 孙杨 ncepuztf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