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不少有关经济的论言!感觉经济实在是很玄乎的东西!以往学过的一些什么“政治经济学”基本无用!那些文章可以把人绕到沙漠,不知西东!
貌 似目前中国的货币是不对外开放的,所以,国际游资目前对人民币的冲击相对较小。而自中国经济开始“爆发”后,基本一直以做为国际货币的“美元”为标杆。国 人向来省吃俭用,习于存钱以防不测!导致目前国内的现金特别多。货币说白了,最终要与实物联系起来才可以发挥作用。一般稳定的经济体,市面的现金流,基本 可以和现存商品达到一个平衡。一旦商品量降低,显然就是通货膨胀。当货币开放后,面对的物质流就不仅仅只是国内的,而是市场所及之处的任何地方的!
美 金长期占据该优势。即使大量印刷纸钞,但由于很多国家的外汇都是美金,所以,美国只需印刷纸就可以,而其他国家则必须用实物来兑换这些纸。因此,一个国家 的纸币一开放,如果这种货币的信用度较高,则必然导致该货币“升值”,为了维护纸币的稳定,有必要增大货币的发行量,似有无本经营的感觉。然而,若有一 天,该货币突然信用度降低,原本的储存的不流通的货币变成了现金流,涌回国内,而国内的物质明显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因此,货币信用度会恶性循环地降低,连 续贬值。对于国内的经济而言,必然短期难以承受,导致国家的金融系统因为信用度大大降低而崩溃(当然这方面实际运用时,可以达到弃车保帅的作用,实际利益 还是最终占有了)。当然,那些持有货币的国家组织,也会害怕自己手中的纸币变得一文不值,而阻止该情况发生(除非想要以此做为武器,置对手于“死地”), 而在稳定后,慢慢换回好处。这实际就牵涉到两个甚至多个国家间的利益博弈!
这和炒股就差不多了,首先尽量将价位炒高,甚至远远超过该物的实 际值,然后抛售,以较小的代价换取尽可能大的回报(发行者实际就是空手套狼)。但是,一旦抛售的规模大于承受度,则可能血本无归。而对于拥有国际货币发行 权的国家而言,在信用度良好的背景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本国是有相当的好处的,无端发出的一堆纸,换回来了实际的物质。相当划算。只要在未来的发 展过程中,让纸币逐渐地贬值,相当于持续地从国外拿回自己需要的物质。
不过,目前这种形态似乎总是发生在不利与中国的境地。九十年代的美 金,比现在肯定值钱不少,国家持有大量的外汇,短期基本无法处理,而美金在逐步地贬值,所以,这基本就相当于美国大大获益,表面的顺差,对于美国而言,实 在是大大的有益。 保值增值的选择是大量购入国外的有潜力的固定资产。不过,相信他人的保护政策,让你无计可施。倒是国内,刚改革开放之时,急需外面的资金和技术,以较低的 代价出售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目前的价值,与当年的代价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了。所以,我们的资金的另一个绝佳的处理方式是流向非洲之类的待开发区 域。只是,这些资金的管理者,是否真正把国家的钱当作自己的钱去花,还真不一定。
中国的产能及其巨大,但是,相对而言,国内市场的东西,似 乎总为人诟病,质低价高,这似乎让人感觉这不是做为一个整体与外界博弈获取利益,而是分裂的个体在相互间博弈。如果这过去的数十年,算为“不流血”的资本 的原始积累过程的话,目前资本积累也应该完成了。下一步的目标应该是切实的照顾好国民,尤其是那些为了这原始积累付出极大代价的农民及社会底层。如果感觉 目前能够站起来说话,那是建立在中国底层人民的困苦之上的。下一步,若需要继续高速发展,只需提高国民的消费能力和信心,国内市场的增长,完全可以和国际 市场相比。
突然发现,美国想方设法对付中国的政策,与中国和……
太相似了……
最后发现自己也被自己绕到不分西东的境地了,脱离了怎样开放货币,怎样赚取最大利益的话题了。